土壤对动物有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土壤动物在土壤形成与发展以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重金属和农药等污染物不仅影响土壤环境,也会改变土壤动物的生理状态,降低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质量,其中一些土壤动物甚至可以作为土壤污染的指示生物。
土壤动物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无细胞壁的活有机体,通常为无脊椎动物。它们包括环节动物(如蜈蚣、千足虫)、节肢动物(主要是昆虫幼虫)、软体动物(如蜗牛、蛞蝓)、线形动物(如钩虫、蛔虫和蛲虫)和原生动物(如阿米巴、草履虫)等。土壤动物根据体型、栖息时间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土壤中的分布极不均匀。
土壤动物在其生命活动中对土壤有机物质进行强烈的破碎和分解,转化为植物易于利用或易矿化的化合物,并释放出许多活性钙、镁、钾、钠和磷酸盐类,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显著影响。它们积极参与物质生物小循环,对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养分的富集、土壤结构的形成、土壤发育及通气透水性能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某些土壤动物对土壤和农、林、牧业生产可能造成一定危害。
土壤动物对土壤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植物和动物残体的粉碎与分解:土壤动物破碎和分解植物残体(如落叶、落枝、落花和落果)和动物残体,加速其崩溃过程。不同类型的土壤动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扮演着不同角色,如温带地区蚯蚓、跳虫和螨虫起主要作用,而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白蚁和蚂蚁则取而代之。
2. 土壤的疏松与混合:土壤动物通过其强大的挖掘能力,如蚯蚓、蚂蚁、白蚁和哺乳动物等,负责土壤的疏松和混合。例如,蚯蚓通过其消化道排出的泥土每年每公顷可达数吨至30吨,同时它们还能将深层土壤搬运到地表形成粪堆,并将地面上的有机物拖入洞穴中取食。
3.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土壤无脊椎动物对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种群繁衍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影响土壤质地、团粒结构、通气性、透水性、孔隙数量和含水量等物理性质,以及pH值、碳含量、有机质含量、氮含量、碳/氮比和钠、钙、锰、钾等含量变化的化学性质。
4. 土壤动物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土壤动物能反映土壤污染状况,如蚯蚓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可作为环境重金属浓度的指标。不同土壤动物对同一元素的吸收率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它们的重金属含量随环境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5. 土壤动物与农药污染:农药是主要的化学性环境污染物。土壤动物对农药的耐受性存在种间差异,其中蜱螨类耐药性最强。在高浓度农药影响下,某些甲螨类数量会减少,因此甲螨指数可作为土壤污染的监测指标。
通过了解土壤动物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
1. 保持土壤肥力的稳定增长:土壤动物如蚯蚓、跳虫或多足动物在氮的快速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而白蚁和共生微生物则参与碳循环和氮固定。
2. 作为检测(土壤)环境污染的指标生物:土壤动物能够反映环境变化,通过比较不同地点的土壤动物群落,可以评估环境污染和土壤变化。
3. 土壤退化的治理:土壤动物,尤其是蚯蚓,能够对退化的土壤进行恢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