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因素有哪些 ,怎样影响 影响之后平衡的移动方向 浓度变化 导电能力变化 , 以 醋酸和一水合氨举例 谢谢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温度T升高,促进电离平衡。

2、同离子效应,即加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相同的离子就抑制电离平衡,如加H+或CH3COO-。

3、加与离子反应的物质,促进电离平衡,如加金属Na。

4、越稀越电离。如加水促进电离平衡。

强弱判断:

1、在相同浓度 、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溶液进行导电性对比实验。

2、在相同浓度 、相同温度下 ,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3、浓度与 pH 的关系。

4、利用盐类水解的知识 ,测 定对应盐的酸碱性。

5、采用 同离子效应的实验证明存在电离平衡。

6、利用 强 酸制备弱酸的方法 来判断电解质的强弱。

7、稀释前后的pH与稀释倍数的变化关系。

8、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电离平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3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温度T升高,促进电离平衡.

2、同离子效应,即加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相同的离子就抑制电离平衡,如加H+或CH3COO-。

3、加与离子反应的物质,促进电离平衡,如加金属Na。

4、越稀越电离。如加水促进电离平衡。

扩展资料:

电离平衡具有极性共价键的弱电解质(例如部分弱酸、弱碱。水也是弱电解质)溶于水时,其分子可以微弱电离出离子。

溶液中的相应离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一般地,自上述反应开始起,弱电解质分子电离出离子的速率不断降低,而离子重新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不断升高,当两者的反应速率相等时,溶液便达到了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与离子的浓度分别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达到动态平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温度、浓度。1 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是吸热的。温度升高,弱电解质电离度增大。导电性增强。2 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低,电离程度越大。导电性是通过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实现的。虽然浓度降低电离度增加,但相对高浓度溶液来说,可自由移动的离子个数较少。因此降低浓度会减弱导电性。但实际上导电性强弱由很多因素制约,因此并不能仅通过电离度判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0-04
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和化合价成绩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