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心理健康与否,追随的两大基本原则是什么?

如题所述

判断心理健康与否追随的两大基本原则是: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以心理的外部表现即行为表现为客观标准的、心理健康作为人的一种状态,与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是有区别的。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扩展资料: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2
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势,又能接纳自己的劣势与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去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与物,能够真切的感受到环境带给我们的安全。
第2个回答  2020-03-12
我认为判断心理健康与否,首先要客观,其次要真实,并且符合他的实际情况
第3个回答  2021-03-28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