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不赡养老人的问题比较突出

如题所述

您好!为什么农村不赡养老人的问题比较突出?下文也许会给您做出回答。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亲戚全部在农村,参加工作后在法院工作一段时间。我发现农村不赡养老人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最近,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的成了“拆迁暴发户”,但老人却成了“累赘”。我分析一下与以下因素有很大关系。
一、客观地说,有些农村确实很穷,如果“老天”不帮忙,赡养老人确实有困难。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毕竟在同样的环境下老人能把孩子养活大嘛!为什么小的就养不了老人呢?
二、从社会的角度分析,与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有关。有些人不从中国国情出发,盲目接受西方观念,认为孩子成年了就像“同志”一样,没有抚养赡养关系。有些家庭不注重文化传承,导致“上行下效”。同样一个村子,家风好的赡养老人就好,家风不好的就不赡养老人,就证明了这一点。
三、更深层次的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大多数老人不会行使财产权,有些老人的财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首先,分家析产不当导致老人“过早”地丧失财产所有权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有的孩子尚未成年,对家庭没有一点贡献,老人就急于把财产写到孩子名下;有的孩子虽然成年,对家庭的贡献也就“一点点”,分家析产时却把老人的财产全部分到孩子名下,使老人没有了对财产的控制权。更有甚者,“未婚儿媳”结婚前,就要挟“分家”。殊不知,家庭财产所有权虽然是共同共有,但也是以贡献(除继承、赠与之外)为前提的。没有贡献就没有所有权,有多大贡献就有多少所有权。俗话说“老婆汉子有不如手里攥着有”,只要老人在世一天就不要撒手“财产权”。只要老人控制财产权,孩子就会围着老人转。即使分家析产也只是把孩子有贡献的部分分给有贡献的孩子,而不是把全部财产包括老人的财产分给一个孩子或几个孩子。
其次,一些地方老人的财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使问题更加严重。有些地方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味照顾“风俗习惯”,不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致使发生“判例效应”。大家知道,公民包括孩子取得财产合法所有权的方式除劳动(含股权、孳息)之外就是继承和赠与。我国法律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开始,赠与在赠与物交付时生效。就继承而言,农村所谓的“分家单”中处理的老人财产部分只能算是“遗嘱”的特殊形式,老人在世一天就有权力修改、废止。也就是说,老人有一口气孩子就无权处理属于老人的财产。把一个不明白法律的老人“糊涂”的“分家单”简单的当做“赠与”是有损老人合法权益的,也是有失公平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6
其实我觉得城市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只是城市的老人都没那么缺钱而已。
第2个回答  2017-10-16
农村经济情况一般比较差,这是根本原因
第3个回答  2017-10-16
这个问题本人看法如下.农村的家庭养儿.女比较多 再加上经济条件有限.所以顾了下一代.就顾不了老一代.
第4个回答  2017-10-16
因为老人没有退休金,你看看每月4000+退休金的老人,哪天退休金到账,哪天闺女儿子孙子孙女都去大包小包的去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