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经典的民间俗语谚语有地方特色

如题所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广为人知,但关于苏州的其他俗语,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苏州俗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苏州俗语一:“打碎闷桥水缸洇过来”
意思是指话不说明白,话里有话。例如:“他阴损起人来倒结棍了嗨哇,闲话么全是打碎水缸洇过来!”
苏州俗语二:“急先锋碰着慢郎中”
急性子遇到慢性子,自然没话好说了。原话是“急惊风碰着慢郎中”。
苏州俗语三:“城头上掣棺材,远兜远转”
一般指讲话时不直接,绕弯子。例如:“他个人讲闲话就是欢喜绕圈子,城头上掣棺材,远兜远转。”
苏州俗语四:“说着风,就扯篷。”
扯篷是行船时升帆的意思。这句话是指很会顺杆爬的行为。
苏州俗语五:“顺风篷勿能扯足”
意思是得意时不能太过分。例如:“晓得他对,那么讲脱两句么也好着哦,顺风篷勿能扯得忒足!”
苏州俗语六:“瘌痢头儿子自家个好”
意思是自己的东西哪怕不如意,总是觉得比别人的好。例如:“他写的文章么,总归觉着好个哦,瘌痢头儿子自家个好哦。”
苏州俗语七:“满饭好吃,满话难说”
就是千万不要把话说死了。例如:“他勿要一起首全答应俚,满饭好吃,满话难说噶!”
苏州俗语八:“肉骨头敲铜鼓,昏咚咚”
昏咚咚的意思是指思维混乱,这句话常用来教训那些一下子没主意,昏头昏脑晌罩团的行为。
苏州俗语九:“七石缸,门里大”
一个容量七石的缸,放在屋里显得很大,放到外面,真不算什么。特指那些在外面懦弱,只在家人面前充好汉的人。
苏州俗语十:“螺丝壳里做道场”
地方不大,但充分利用,也能派上用场,可毕竟太挤了。
苏州俗语十一:“拎起来不像粽子,堕下去不像饭熟”
“饭熟”就是锅巴。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那些专业不精,啥事都办不成的无能之辈。
苏州俗语十二:“鸭吃砻糠鸡吃谷,各人头上长的福。”
各自命中注定贵贱似乎太过宿命。
苏州俗语十三:“薄皮棺材膛子大”。
特指那些看上去不胖,胃口却很大的人。略带贬义。
苏州俗语十四:“阎洛王笃阿爹,老鬼。”
阿爹是爷爷的意思,阎王的爷爷,分明是老鬼了。在苏州话里,老鬼是指对某事相当熟悉,或是指某人特别精明。
苏州俗语十五:“冷镬子里爆出个热栗子”。
一句话激起千层浪,指那些出人意外的状况。
苏州俗语十六:“师傅搭浆,全靠葱姜”。
搭浆就是没有真功夫。这句话本意是指厨师手艺一般,烧菜全靠佐料撑场面。引伸开来专指那些做事不求根本,只靠表面粉饰对付。
苏州俗语十七:“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
乡下人在苏州话里一般都是没见识人的代称。走马灯一圈圈转动时,某个图像会一再出现,第一次见到的人确会倍感惊奇。这句话整个就只是想引伸出“又来了”这三个字。
苏州俗语十八:“仙鹤腿跳舞,蹩脚”。
蹩脚在苏州话里和崴脚是一个意思,象仙鹤一样的细腿,跳起舞来很容易崴了脚,那就很容易引伸成为蹩脚的意思。
苏州俗语十九:“弄堂里掮木头,直来直去”
意思一般是指讲话很直接,不绕弯。
苏州俗语二十:“癞哈蟆跳勒戥盘里,自称自”
戥盘就是老式称上的那个称盘。癞蛤蟆跳在戥盘里也只能自己称自已。这里,称又被引伸成“称赞”的意思。
苏州俗语二十一:“描金箱子白铜锁,外头好看里厢空。”
看来就是指那些虚有外表,没有内涵的人。
苏州俗语二十二:“假客气碰着真老实。”
本想客套一番,没想到人家还真不推辞,有点出乎意料。例如:“中朗晌俚来白相,我随便讲子声奈吃子饭去吧,不晓得俚倒是假客气碰着真老实,搭我讲好个。那么弄僵着哇,我菜啊呒不哇。”
苏州俗语二十三:“白乘子航船,还嫌比杉木臭。”
得了实惠,非但不懂得感谢,还要挑别人的毛病。
苏州俗语二十四:“一丈水退脱八尺”
一丈有十尺,现在只剩下2尺,真是所剩无几了。这句话一般用来指因故使原存的希望和做事的热情大打折扣。
苏州俗语二十五:“三只节(指)头扼田螺。”
用三个手指拿捏一只田螺,很容易办到。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某件事做起来很稳妥,没有太大困难。
苏州俗语二十六:“木匠屋里三脚凳,卖油娘子水梳头。”
说明木匠、油郎光顾着外头生意,自家的凳子都顾不上修,自家娘子梳头的油也顾不上给。看来,对于忙忙碌碌的普通市民来说,事业、家庭很难兼顾呀。
苏州俗语二十七:“本作里个货色”
本作坊里的产品,质量有把握,拿得出手,当然是正确的选择了。
苏州俗语二十八:“老虎头朗拍苍蝇”。
明显是高危动作,在旁人看来,属于既不讨好,又不讨巧的鲁莽行为。
苏州俗语二十九:“该子和尚骂贼秃。”
"该子"的意思是当着某人的面,当着和尚的面骂贼秃,这当然是一种肆无忌惮的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