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有哪些

如题所述

    溶剂:

    碳酸丙烯酯 PC ﹝Propylene Carbonate﹞

    碳酸乙烯酯 EC ﹝Ethylene Carbonate﹞

    碳酸二甲酯 DEC ﹝Dimethyl Carbonate﹞

    甲酯 Propiolic Acid1,4 –丁丙酯 GBL ﹝γ- Butyrolactone﹞

溶质LiPF6 ﹝主要﹞LiBF4 LiClO4 LiAsF6 LiCF3SO3

    溶质:

    LiPF6 ﹝主要﹞

    LiBF4

    LiClO4

    LiAsF6

    LiCF3SO3

    工作原理:

    1、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所谓锂离子电池是指分别用二个能可逆地嵌入与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作为正负极构成的二次电池。人们将这种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来完成电池充放电工作的,独特机理的锂离子电池形象地称为“摇椅式电池”,俗称“锂电”。以LiCoO2为例:⑴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中脱嵌,在负极中嵌入,放电时反之。这就需要一个电极在组装前处于嵌锂状态,一般选择相对锂而言电位大于3V且在空气中稳定的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做正极,如LiCoO2、LiNiO2、LiMn2O4、LiFePO4。⑵为负极的材料则选择电位尽可能接近锂电位的可嵌入锂化合物,如各种碳材料包括天然石墨、合成石墨、碳纤维、中间相小球碳素等和金属氧化物,包括SnO、SnO2、锡复合氧化物SnBxPyOz(x=0.4~0.6,y=0.6~0.4,z=(2+3x+5y)/2)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3
锂电池的电解液是电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传统电池中,电解液均采用以水为溶剂的电解液体系。但是,由于水的理论分解电压只有1.23V,即使考虑到氢或氧的过电位,以水为溶剂的电解液体系的电池的电压最高也只有2V左右(如铅酸蓄电池)。锂电池电压高达3~4V,传统的水溶液体系显然已不再适应电池的需要,而必须采用非水电解液体系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锂电池电解液主要采用能耐高电压而不分解的有机溶剂和电解质。锂离子电池采用的电解液是在有机溶剂中溶有电解质锂盐的离子型导体。一般作为实用锂离子电池的有机电解液应该具备以下性能:(1)离子电导率高,一般应达到10-3~2*10-3S/cm;锂离子迁移数应接近于1;(2)电化学稳定的电位范围宽;必须有0~5V的电化学稳定窗口;(3)热稳定好,使用温度范围宽;(4)化学性能稳定,与电池内集流体和恬性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5)安全低毒,最好能够生物降解。适合的溶剂需其介电常数高,粘度小,常用的有烷基碳酸盐如PC,EC等极性强,介电常数高,但粘度大,分子间作用力大,锂离于在其中移动速度慢。而线性酯,如DMC(二甲基碳酸盐)、DEC(二乙基碳酸盐)等粘度低,但介电常数也低,因此,为获得具有高离子导电性的溶液,一般都采用PC+DEC,EC+DMC等混合溶剂。这些有机溶剂有一些味道,但总体来说,都是能符合欧盟的RoHS,REACH要求的,是毒害性很小、环保有好性的材料。目前开发的无机阴离子导电盐主要有LiBF4,LiPF6,LiAsF6三大类,它们的电导率、热稳定性和耐氧化性次序如下:电导率:LiAsF6≥LiPF6>LiClO4>LiBF4热稳定性:LiAsF6>LiBF4>LiPF6耐氧化性:LiAsF6≥LiPF6≥LiBF4>LiClO4LiAsF6有非常高的电导率、稳定性和电池充电放电率,但由于砷的毒性限制了它的应用。目前最常用的是LiPF6。目前常用的锂电池的所有材料,包括电解液都是能符合欧盟的RoHS,REACH要求的,是环保有好性的储能物品。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09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电子碳酸二乙酯(DEC)
电子碳酸乙酯(EMC)
电子碳酸二甲酯(DMC)
其他
具体市场数据,请参考《2021-2027全球及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溶剂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研究“十三五”期间全球及中国市场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以及“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预测。重点分析全球主要地区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的的产能、产量、销量、收入和增长潜力,历史数据2016-2020年,预测数据2021-2027年。
本文同时着重分析锂电池电解液溶剂行业竞争格局,包括全球市场主要厂商竞争格局和中国本土市场主要厂商竞争格局,重点分析全球主要厂商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产能、产量、产值、价格和市场份额,全球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产地分布情况、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溶剂进出口情况以及行业并购情况等。
此外针对锂电池电解液溶剂行业产品分类、应用、行业政策、产业链、生产模式、销售模式、行业发展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和进入壁垒也做了详细分析。【报告篇幅】:121【报告图表数】:164【报告出版时间】: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