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饱和攻击营销法读后感

如题所述

华为饱和攻击营销法读后感如下:

《华为饱和攻击营销法》读书笔记1:

这一章着重来讲饱和攻击营销法。标题有点特别:“到处都是”似乎这种营销法很简单。从书中的归纳总结来说,因为有红利才有饱和攻击营销法的用武之地。意思就是说其实饱和攻击的营销方式随时都可以用,所以才会有“到处都是”的说法,但其实这个方法的有效性的前提要有红利,也就是时机,同时要找到可以用的规模市场。

红利可以是新的产品,新的渠道。这两者的背后还有一层隐性的技术。技术到了应用层级就会产生这样的红利。互联网的技术到了应用层级就产生了平台,直播这样的应用、才会有了新的营销渠道和方式。

规模市场,本质是一个放大器或者雪球效应或者叫水波效应。投入全部的资源去做营销,利用红利的放大器(大众对新产品的追捧,大众在新渠道的聚集),然后形成滚雪球的效应。

《华为饱和攻击营销法》读书笔记2:

“—线呼唤炮火”的意思就是,销售部门在一线作战,其他部门要给足弹药炮火的支援。比如,产品部门要研制适销对路的产品,供应链要给用户及时、准确地发货,服务部门要做好客服,等等。在华为,有至少六个主要部门围绕着市场销售提供销售支援。

除此之外,还有专门的接口人员或者接口部门负责部门之间的连接,每个部门与市场的接口都规定了支援市场的具体条目。华为是一家非常重视销售的公司。那么,这种价值导向是如何形成的呢?还得回到它刚刚诞生的时候。

华为是1987年创立的。1987年9月15日注册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就是一个二道贩子,俗称“倒爷”——当年市场经济刚开始积累一段时间,二道贩子是市场经济的先行者,对市场最敏感。华为创业时期,市场上倒爷满天飞,华为也是其中一员。

虽说叫技术有限公司,但华为一开始是没有技术的,而是倒腾各种东西找饭吃,据华为原副总裁刘平回忆道,最初创业时华为还卖过减肥药。后来任正非在辽阳的一个战友告诉他,倒卖小型电话交换机可以赚钱。

《华为饱和攻击营销法》读书笔记3:

我们知道如果对于饱和攻击,光理解到投入大、强度高这一层,也会出问题。

比如,在2012年,华为的企业网事业群成立一年的时候,公司嫌销售额增长太慢,就极大规模地扩充了员工数量,半年内增加了一倍以上的员工,希望能复制当年电信设备销售高歌猛进的发展模式。但是,当时华为能够得到的市场并没有这么大的容量,结果招来的大量员工没事干,反而造成了混乱。

这样的例子提醒我们,在发动饱和攻击之前,要确认需求的真实性和方法的可行性,找到—条有效的攻击路径,之后再最大限度地投入资源,否则只能是白费功夫,自损元气。那么,怎么样才能找到有效攻击路径呢?这就需要在发动饱和攻击之前增加一个预备环节,那就是路径探索环节。

在这个环节里,咱们要做的事情,其实跟正式攻击环节是反着的。在正式攻击环节里,你要盯住一个方向,狂轰猛炸;但是,在路径探索环节里,你要做的事情,有点像是在往许多条可能的路径上扔小石子,听—听哪条反馈的回声最响,然后做出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