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界的两大经典骗局,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钓鱼无论是作为一项爱好,还是作为健康保健都是很好的方式。它能让人心平气和,心浮气躁得到改善。而且钓鱼的环境往往都是在野外,空气好、心情好、环境好。

钓鱼既能动手又能动脚,还能动脑。抬杆溜鱼肯定要动手,背包跋山涉水去钓鱼,这需要动脚。想要脑子什么也不想,就想钓上鱼来,那么最后只能是两手空空的回来。

钓鱼还能够锻炼人的思维,反应能力。要勤观察,多琢磨,多反思,头脑肯定不能闲着。

 对于喜欢钓鱼的朋友来说,钓鱼界的两大经典骗局,他们很容易就能够识破。可是作为刚进入钓鱼这一行当的钓友们来说,有哪两大经典骗局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呢?

子线用粗线还是用细线?

一定有钓鱼界的前辈告诉你,你的子线太粗、档口。有很多刚入行的朋友,就信以为真。即便是钓2-3斤的鲤鱼,用的也是0.4号的子线。

一旦遇到断线跑鱼的情况以后,还以为自己钓鱼的水平不行。其实却不知道,自己是上当受骗了!

假如你钓的是小鱼,那么用细一点的线也没有关系。可是如果你钓的是大鱼,用特别细的线行不行?!

有经验的钓友用的都是1.2的子线,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不容易打圈,也不需要经常更换的原因。

钓鱼骗局2,鱼钩究竟是能露还是不能露?


有很多老钓友,无论是鱼钩露着、还是鱼钩不露,他们都能钓上鱼来。因此钓鱼外露还是不露,在于人的经验。

有的老钓友,每次钓鱼都会露钩,照样能钓上很多的鱼来。

为什么钓鱼要露出沟来呢?那是因为鱼吃下去以后,不好吐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8

在户外钓鱼的时候,都会被传出一些惊讶,说怎么钓鱼才能钓到更多其实有些事经不起推敲的,只有自己实践之后才会知道,钓鱼界有两大经典骗局,分别是以下两个。

第一个经典骗局,就是粗线档口。很多钓鱼的人都觉得,子线太粗了会档口,钓两三斤的鲤鱼也用0.4号子线,每次断线跑鱼之后还怨自己钓鱼水平不行。其实子线粗细根本没有具体标准,你是使用的几号线,就瞄准什么鱼,千万不要通吃,如果你想钓一斤的鱼,子线粗细和你钓鱼水平没啥关系,因为再粗也不会影响鱼吃饵。

但是如果你想钓两三斤的鱼,你确实需要考虑子线和主线的粗细,那是因为线组太粗会使得浮漂信号减弱,造成很多小口看不见,这才是钓滑口和轻口鲫鱼的时候,线组细一点的实际意义。

第二个经典骗局,露钩鱼不吃。其实没必要把鱼想得太聪明,他们根本没有复杂的思维,而且鱼的记忆力很短暂,是否露钩根本没有影响。我自己钓鱼都是露沟的,不管是蚯蚓还是红虫,全部浮出水面半截,反而会钓的更多。

这样的好处是惊扰不了鱼,它们觉得安全反而更容易上钩,不管是草鱼还是鲤鱼,都是一样的道理。最好把钩尖露出来,这样鱼吃下去不好吐。

第2个回答  2019-09-17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迷上了钓鱼这一项目,有些人甚至白天上班,晚上通宵钓鱼。当然,任何一个钓鱼达人都是从菜鸟成长起来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诸多的钓鱼骗局,即使在聪明的你也一定曾经上当受骗过。

       玉米是“万能饵”。现在钓鱼的人越来越喜欢使用玉米,在钓鱼前用玉米打窝,并当做鱼饵。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用玉米粒钓到了鲫鱼、鲤鱼和草鱼等。所以大家理所当然的认为玉米粒是一种万能饵,什么鱼都喜欢吃,其实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观点。

       玉米粒是无雾化性能,它在水中没办法大面积的扩散,吸引鱼类的能力有限。所以,在诱鱼性能方面,商品饵的效果反而更加不错。另外,玉米粒的味型属于清淡类的,味道是比较贴近自然的,所以它基本无法通过在水中通过味道传播,而现在的一些商品饵料很轻易的就能引诱十米甚至几十米远的鱼类。

       露钩鱼不吃。在我们钓鱼的经历中,能碰到很多钓友说:“你的饵料露钩了,鱼不会去吃的!”然后,我曾经用一天70斤的收获狠狠地打了他们一个耳光。无论是鲫鱼、草鱼还是鲤鱼,无论是使用蚯蚓、红虫还是饵料,都不会让露钩成为钓鱼的阻碍。其实鱼类是冷血动物,它们没有人类复杂的思维方式,没办法分辨鱼钩所带来的危险性,仅仅是简单的趋利避害的本能。

第3个回答  2020-05-29

钓鱼无论是作为一项爱好,还是作为健康保健都是很好的方式。钓鱼的环境往往都是在野外,空气好、心情好、环境好,它能让人心平气和,心浮气躁得到改善。 但是,初入钓鱼界的新手由于实践少,很容易就被一些人忽悠了,在这里就给广大爱钓鱼的朋友提个醒!

古有姜太公直钩钓鱼,今有钓鱼界两大骗局~

1.粗线档口

  我相信任何上网学习过或者在渔具店学习过的钓友,都会被大师宣传过这样的观点“你这个子线太粗了,档口!”很多钓友信以为真,钓2-3斤的鲤鱼也用0.4号子线,每次断线跑鱼之后还怨自己溜鱼水平不行。实际上,这是彻头彻尾的骗局!抛竿的鱼线粗吗?炸弹钩的线粗吗?钓时速150以上的小鲫鱼片子,我都用过1.2的子线,为啥?因为不容易打卷,不需要换呗!如果你垂钓的对象鱼超过1斤,完全不需要考虑子线是不是太粗了,因为再粗也不会影响鱼吃饵。如果对象鱼小于1斤,你确实需要考虑子线和主线的粗细,那是因为线组太粗会使得浮漂信号减弱,造成很多小口看不见,这才是钓滑口和轻口鲫鱼的时候,线组细一点的实际意义!

2.露钩鱼不吃

很多钓友说:“你挂玉米/蚯蚓露钩了,鱼肯定不吃!”然后我用一天50斤以上的鱼获狠狠的打了他的耳光。冬天钓鲫鱼,无论蚯蚓还是红虫,无论野钓还是坑塘,我一律露钩,从来没有什么鲫鱼不吃的事情,反而跑鱼少,不易惊窝。夏天钓草鱼、鲤鱼,我一贯是2粒玉米上钩,钩尖必须露出来!老天爷帮忙的时候,能钓七八十斤,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鱼不吃的情况。竞技塘玩滑口鲫鱼,用昆布丝拉拉胡,我还特地整理一下,让钩尖露出来,这样鱼吃下去不好吐。  那么鱼如果认识钩尖,那为什么不认识钩柄呢? 

以上是公认的钓鱼界的两大经典骗局,其实还有一个,也需要给大家提个醒~

雾化的骗局 

雾化≠诱鱼。请问红虫雾化吗?蚯蚓雾化吗?酒米雾化吗?玉米粒雾化吗?那为什么诱鱼呢?有多少台钓的钓友被旁边酒米+红虫钓到没脾气?诱鱼的关键是里面的营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糖份……说了专业一点,这些东西的分子震荡可以给鱼类传递出一定的信息——这里有可以吃的!现在流行的散炮、小黄面,都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雾化”,是散落,是崩解!如今养殖造成的鲫鱼本能性和应激性的趋向一定粒径的脱落型雾化,而非早期台钓倡导的极细小的悬浮类为主的雾化了。 

希望能帮到喜欢钓鱼的鱼友们!

第4个回答  2019-08-27

经典骗局——粗线档口

我相信任何上网学习过或者在渔具店学习过的钓友,都会被大师宣传过这样的观点“你这个子线太粗了,档口!”很多钓友信以为真,钓2-3斤的鲤鱼也用0.4号子线,每次断线跑鱼之后还怨自己溜鱼水平不行。实际上,这是彻头彻尾的骗局!抛竿的鱼线粗吗?炸弹钩的线粗吗?钓时速150以上的小鲫鱼片子,我都用过1.2的子线,为啥?因为不容易打卷,不需要换呗!

如果你垂钓的对象鱼超过1斤,完全不需要考虑子线是不是太粗了,因为再粗也不会影响鱼吃饵。如果对象鱼小于1斤,你确实需要考虑子线和主线的粗细,那是因为线组太粗会使得浮漂信号减弱,造成很多小口看不见,这才是钓滑口和轻口鲫鱼的时候,线组细一点的实际意义!

一两一条的鲫鱼,用2号线一样钓的起来

经典骗局——露钩鱼不吃

很多钓友说:“你挂玉米/蚯蚓露钩了,鱼肯定不吃!”然后我用一天50斤以上的鱼获狠狠的打了他的耳光。冬天钓鲫鱼,无论蚯蚓还是红虫,无论野钓还是坑塘,我一律露钩,从来没有什么鲫鱼不吃的事情,反而跑鱼少,不易惊窝。夏天钓草鱼、鲤鱼,我一贯是2粒玉米上钩,钩尖必须露出来!老天爷帮忙的时候,能钓七八十斤,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鱼不吃的情况。竞技塘玩滑口鲫鱼,用昆布丝拉拉胡,我还特地整理一下,让钩尖露出来,这样鱼吃下去不好吐。

鱼如果认识钩尖,那为什么不认识钩柄呢

我一再强调,鱼类是冷血动物,没有复杂的思维方式,只有简单的趋利避害的本能,理解了这点,你很快就能成为钓鱼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