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制造的基本现状和基本架构是什么

如题所述

1. 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和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12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了“两步走”战略。到2020年,智能制造的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将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的重点领域将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将取得显著进展。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将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将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2. 智能制造发展目标包括: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实现突破,发展基础明显增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初步形成,重点领域发展成效显著。具体而言,到2020年,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将实现突破,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将基本完善,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将基本建立,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将超过7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超过50%。
3. 制造业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近年来制造企业数字化基础能力稳步提升。根据《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分别达到47.1%、49.5%、41.0%,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9.3%。
4. 我国已形成系列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根据赛迪研究院的研究,我国已形成以“一带三核两支撑”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空间分布总体格局。环渤海核心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等省市,长三角核心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珠三角核心地区的先进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和江门等地。
5. 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引擎。2018年、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分别为1.42万亿元、2.13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分别为55.7%、47.3%,占GDP比重分别为1.5%、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6.7%、9.9%。
6.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迅速,政策方面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1959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与约翰·英格伯格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我国在1972年开始工业机器人研究。到“十二五”规划期间,“智能制造”开始正式全面提上国家战略。2016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开始进一步完善机器人产业体系,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提升应用集成能力。
7. 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国半导体市场需求占全球第一,但国内供给能力有限。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度达2271亿美元,而同年我国石油进口原油38101万吨,金额为1164.69亿美元,集成电路进口额远超石油进口额。中国半导体生产一直不能满足国内半导体消费需求。
8. 智能制造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包括:智能制造业人才紧缺,需加快培养相关人才;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体系;半导体、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的国产替代需要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议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强科研机构与产业界的联动,通过提高国家系统自主创新能力来推动关键领域的技术瓶颈突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