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营所得税核定征收怎么算?

如题所述

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及合伙企业中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以及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等有偿服务取得的所得,需要按照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征税方式分为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那么核定征收下,经营所得应纳税额如何计算呢?

      根据《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令第707号)第十五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应纳税额。
      生产经营所得核定征收方式分为直接定额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以及核定征收率。
定额征收
      定额征收是最简单直接的核定办法,一般用于生产规模较小且没有能力建账的个体工商户(比如一些小商小贩),无需知道收入、成本、费用,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办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或季度应纳税额。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按规定申报缴纳定额税额即可。

核定应税所得率
      核定应税所得率即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办法,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由纳税人根据纳税期内的收入总额和成本费用总额的实际发生额,与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推算出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再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计算最终应纳税额。
      纳税人有实际营业收入数据的,通过实际收入推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纳税人有实际成本费用数据,推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适用税率(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经营所得适用)》。

核定综合征收率
      核定征收率即直接核定一个综合征收率,通过收入总额和核定综合征收率直接计算出应纳税额,具体公式为:
      应纳税额=收入总额×综合征收率
      这里的应税所得率以及核定综合征收率由税务机关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进行核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