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订就业协议后,持什么前往用人单位

如题所述

在签订就业协议后,需要持就业协议书、身份证、毕业证书等材料,到用人单位报到。
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流程:
1、毕业生本人填写就业协议书内本人填写的内容;
2、毕业生转交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
3、用人单位或毕业生本人将就业协议书交至学校,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4、就业协议书分为四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各留一份,学校留两份。
毕业生签订协议应了解如下:
1、要增强法律意识 要对《劳动法》和相关法规多一些了解,认识到劳动合同(就业协议)的重要性,知道哪些合同不能签,哪些合同含义不清,日后可能引起争议等;
2、要对用人单位的情况多一些了解 诸如用工制度、养老保险、工资住房、工作条件,服务期等,在签定协议前应多一些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签订协议时提出相应的要求,大学生在签订合同时,也可以与劳动、人事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在他们的监督与指导下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以保证合同的公正性、合理性,减少漏洞
3、提高严格履行就业协议的自觉性 从过去的毕业生违约情况看,大多数事例德主要责任方是毕业生。由于同学签约违约的随意性,给学校的名誉带来损失,给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为此,毕业生要提高严格履行就业协议的自觉性,签定就业协议要慎重。
综上所述,就业协议书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签署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否则违约方应向权利受损方支付协议条款所规定的违约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