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栽培蔬菜,增施有机肥料有些什么好处

如题所述

(1)有机肥料施入土壤以后,经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会转化成腐殖质,腐殖质进一步分解,不但可释放出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硼(B)、铁(Fe)、锌(Zn)、铜(Cu)等肥料元素,供作物不断地吸收利用。而且有机质分解后还能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和水分。释放的二氧化碳不会被风吹走,全部成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在设施内增施有机肥料,可有效地解决设施内栽培作物二氧化碳(CO2)气体缺乏的问题,使温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大高于露天条件下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能大幅度地提高室内作物的光合生产率和产量。

(2)增施有机肥料,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在土壤中,经微生物的作用转变成为腐殖质(即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虽少,但对土壤性状和植物的生长状况影响是多方面的:

①它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团粒结构的生成,增加土壤的孔隙度,调节土壤的水气比例,使土壤的三相(固相、液相、气相)比例和理化性状更趋合理。从而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性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并使土性变暖。

②它能不断地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和氮、磷、钾、钙、镁、硫等矿质元素,除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对二氧化碳和矿质元素的需求外,还能刺激根系的生长发育,促进扎根。

③它在土壤中呈有机胶体状,带有负电荷,能吸附阳离子,如:

④它具有缓冲性,能够调节土壤的酸碱度(pH)。土壤溶液处于酸性时,溶液中的氢离子(H+)可与土壤胶体上所吸附的盐基离子进行交换,从而降低了土壤溶液的酸度;当土壤溶液处于碱性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OH-)又可与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H+)结合生成水(H2O),降低土壤溶液的酸度。因此在盐碱性土壤中,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有机肥料有多种多样,人畜粪便、作物秸秆、杂草树叶、各种饼肥、沼气液渣、酒糟、醋糟等,都是良好的有机肥料。

在设施内施用基肥时,每667米2土地,可用8~10米3的畜禽粪+200千克有机生物菌肥,或饼肥,结合整地施入土壤内。

也可以结合整地,翻压切碎的植物秸秆、树叶等,每667米2可翻压500千克左右,或鲜草1500千克左右。为防止秸草发酵分解时夺取土壤中的氮元素,每50千克干草中,可掺加1~1.5千克碳酸氢铵,翻压后,灌透水,地面见干时再整畦。

追肥也应以有机肥料为主,一般在幼果迅速膨大期追施,特别是冬至前半个月左右,气温、地温都将进入最寒冷时期,为提高地温和保障二氧化碳的供应,一定要在操作行中追施有机肥料,可一次性追施腐熟粪干每667米22000~2500千克,或腐熟粪稀每667米22500~3000千克。追肥必须严格执行开沟、撒粪、浇水、覆土、盖膜同步进行。整个操作过程要在晴天上午拉开通风口以后进行,严禁阴天或傍晚时间追肥!以免氨气为害作物和防止增高温室内的空气湿度,诱发病害。

追肥也可以结合浇水进行,每次、每沟冲施腐熟畜禽粪3~5千克或腐熟饼肥1~1.5千克,每20~30天1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6
蔬菜大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温度、湿度较高,病虫害种类多,农药施用量大;大棚空气基本不流动,农药不易散发,又得不到雨水、露水淋洗,农药消解缓慢,土壤盐渍化严重。对于大棚内的蔬菜的废弃菜叶、长完果实后的废弃植株和一些被抛弃残果等废弃物都可以和大棚内的少量土壤和一些畜禽粪便用农富康粪便发酵剂进行发酵,一般只需4-7天就能制得有效养分含量高的生物有机肥,用其做底肥能明显的减少大棚作物的病虫害,很好的固定大棚内的养分使其不流失,并且能很好的疏松土壤,吸附残留的农药,缓解和改善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等问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