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长篇电影全名 如果有简介更好

如题所述

「蝙蝠侠」这个角色由鲍勃·凯恩和比尔·芬格创作,设计的造型参考了蝙蝠与佐罗,第一次登场是在1939年5月《侦探漫画》27期,一推出便让《侦探漫画》的销售量急速攀升,因此在1940年开始出现以蝙蝠侠为名的专属漫画,描述亿万富翁布鲁斯·韦恩扮演蝙蝠侠打击犯罪的故事。

这个题材推出之后大受欢迎,因此立刻就出现在影视媒体上;1943年,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发行了十五段的蝙蝠侠短片集,由路易斯·威尔逊与道格拉斯·克罗夫特扮演蝙蝠侠与罗宾,由于当时还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故事的反派变成大日本帝国的探员,蝙蝠侠的身份也是联邦政府的探员。1949年,同样模式的短片集《蝙蝠侠与罗宾》推出,由Robert Lowery与Johnny Duncan扮演蝙蝠侠与罗宾。二战结束后,蝙蝠侠系列漫画就开始由写实黑暗转变成欢乐童趣的风格,1966到1968年的电视剧《蝙蝠侠》就是在这种轻松气氛出现的作品。这个系列剧集在当年极受欢迎,由亚当·威斯特所扮演的蝙蝠侠成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到了1989年华纳兄弟推出由蒂姆·波顿执导,迈克尔·基顿所饰演的《蝙蝠侠》,由杰克·尼克尔逊饰演反派小丑,电影当中呈现了一个充满哥德风气息的哥谭市,蝙蝠侠的形象则变得较为黑暗魔幻,电影使用极大的篇幅描写小丑的诞生、心理状态的改变,与煽动群众的疯狂心态。这部电影推出之后获得了4.1亿的票房收入,不但迈克尔·基顿改变了原有的喜剧演员形象一举成为全球巨星,杰克·尼克尔逊的小丑形象也成了经典的银幕反派。

1992年原班制作团队所制作的《蝙蝠侠归来》上映,米歇尔·菲佛在片中演出猫女,由丹尼·德维托演出企鹅人,克里斯托弗·沃肯演出反派史勒克,片中描述了史勒克联合企鹅人操纵舆论,让蝙蝠侠成为全民公敌,并且计划让企鹅成为市长;比起前作,这集当中的蝙蝠侠变得更加魔幻,蒂姆·波顿将反派企鹅塑造得更像动物,原本漫画当中的企鹅只是一个穿着礼服的矮胖男子而已,但是电影当中他却会吐出黑色的血液,而且从小因为长得太过畸形遭到父母的抛弃,而猫女的诞生则是在摔死之后在猫群围绕之下复活,而且完全没有讲猫女为什么会复活,这些脱离写实面的描写都增长了电影的魔幻元素。《蝙蝠侠归来》在当年的评价很不错,但是票房却不算理想,因为电影当中的一些画面过于暴力,还让一些商业伙伴因此退出合作。蒂姆·波顿在这部电影之后就不再拍蝙蝠侠了。

1995年上映的《蝙蝠侠3:永远的蝙蝠侠》改由乔·舒马赫执导,蒂姆·波顿改任制片,瓦尔·基尔默出演蝙蝠侠,克里斯·奥唐纳饰演罗宾,这一次的反派请了汤米·李·琼斯扮演双面人,金·凯瑞饰演谜语人,跟前作相比气氛显得轻松胡闹,影片当中的打斗暴力性降得很低,反派也显得相当喜感,这部电影在当年获得成功,获得了3.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在当年的世界电影票房排行榜名列第六,乔·舒马赫也因此取代蒂姆·波顿成为蝙蝠侠系列的钦定导演,并且很快就投入续集的制作。

1997年《蝙蝠侠4:蝙蝠侠与罗宾》推出,这一次找来了阿诺德·施瓦辛格饰演反派急冻人,乌玛·瑟曼饰演毒藤女,艾丽西亚·希尔维斯通饰演蝙蝠女,而蝙蝠侠则改由乔治·克鲁尼演出,由蒂姆·波顿建立起来的黑暗魔幻色彩在本片完全消失,成了一部色彩缤纷的真人特摄卡通人物的形象单调,剧情也极度简化,以确保低年龄层的观众看得懂。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后恶评不断,虽然仍旧获得2亿美元的票房,但是造就了极差的名声,不但乔治·克鲁尼声明他再也不会演蝙蝠侠,也让原本打算制作的续集无限期停止。

回头来看蝙蝠侠系列电影,乔·舒马赫版本的蝙蝠侠最大的特色,应该就是他是历代蝙蝠侠系列当中,唯一在蝙蝠装上放上奶头的,我想瓦尔·基尔默跟乔治·克鲁尼穿上蝙蝠衣的时候应该都很想死吧~

在《蝙蝠侠4》的失败之后,华纳考虑了许多蝙蝠侠的剧本,《黑天鹅》的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与《空军一号》的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都曾经一度参与过蝙蝠侠电影的制作,电影的剧本也一再更动,剧情包括描述蝙蝠侠诞生的《蝙蝠侠:元年》、《蝙蝠侠大战超人》等等。

2007年上映的电影《我是传奇》的场景当中,曾经出现过《蝙蝠侠大战超人》的标志,其实就是因为电影的编剧同时正在写《蝙蝠侠大战超人》,所以故意开的玩笑,当然,这个版本的故事当年没有拍成。

2005年,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的《蝙蝠侠:侠影之谜》,重新将故事拉回到蝙蝠侠的诞生,电影大篇幅的描述了布鲁斯·韦恩成为蝙蝠侠的过程以及他的心理变化,风格也走向写实化,蝙蝠侠的武器多了许多「科学」向的辅助说明,变得更具有人性,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后,无论在票房收益或是口碑评论都获得相当大的好评。

2008年,诺兰版的蝙蝠侠续集《蝙蝠侠:黑暗骑士》推出,由希斯·莱杰扮演反派小丑,艾伦·艾克哈特演出哈维·丹特,和以往的蝙蝠侠系列作品相比,这部电影的动作场面相当的简短,大量且复杂的剧情与对话成为电影的重心,克里斯托弗·诺兰使用了多线叙事的交叉剪接叙事,正反派的互斗从以往纯粹的肉体格斗,转变成阴谋与谋略的比拼与价值观的辩论,蝙蝠侠成为了一位悲剧英雄,甚至在片尾成为了一位人人喊打的罪犯,本片在推出获得了十亿美元的收益,也因为希斯·莱杰在电影上映之前就在2008年1月意外过世,电影在当年突破了动漫改编电影的的格局,成为当年最热门的社会话题,希斯·莱杰所饰演的小丑在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美国演员工会奖与奥斯卡金像奖都获得了当年的最佳男配角,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部以超级英雄电影获得演技奖项提名且获奖的电影作品。

2012年黑暗骑士三部曲的完结篇《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上映,汤姆·哈迪饰演反派贝恩,安妮·海瑟薇扮演猫女,这部电影虽然仍旧企图维持写实的风格,然而整体格局算是全系列最奇幻风格的一部,像是蝙蝠侠被囚禁在监狱时受伤与复原的方式,都很难用写实的方式来描绘,对于价值观辩证的表现也不如前作《黑暗骑士》,但是这部电影仍旧获得了十亿美元的票房收益。

电视剧集方面虽然从1960年代之后,一直都没有新的蝙蝠侠,但是在2014年,华纳电视推出了蝙蝠侠的前传剧集《哥谭》,描述蝙蝠侠的警察好友戈登局长年轻时的故事,少年时期的布鲁斯·韦恩以及各大反派还未易容以及装扮前都会出现,想多了解蝙蝠侠的背景故事如果不想看漫画的话,这部剧集也是个不错的入门片。

到了2016年由扎克·施奈德导演,本·阿弗莱克演出蝙蝠侠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上映,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写实城市风格被取代,电影更加强调动作特效场面,影像风格偏向魔幻唯美,而本·阿弗莱克版的蝙蝠侠也是历代蝙蝠侠中最高大壮硕的一位,虽然仍旧是一部剧情面偏重的电影作品,但是不特别注重逻辑而是更偏向感性面的描绘,使电影更接近漫画原著的精神。这个版本的蝙蝠侠预定要在多部的DC共同宇宙电影当中出现,他已经在《自杀小队》当中短暂亮相,也预定会在《正义联盟》当中出场。

追问

2017年与2018年有没有情报

追答

蝙蝠侠与哈莉·奎茵 Batman and Harley Quinn(2017),不过似乎没有引进中国?(也许本人情报不准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10
第一部是1989年上映的《蝙蝠侠》,和续集《蝙蝠侠归来》。1995年的有个《永远的蝙蝠侠》,还有一部影评不佳的《蝙蝠侠与罗宾》,我本人以上早期蝙蝠侠作品只看过蝙蝠侠归来和永远的蝙蝠侠,到了21世纪,就有了诺兰风格的《黑暗骑士》系列,分别是《蝙蝠侠:侠影之谜》《蝙蝠侠:黑暗骑士》《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观看顺序建议如果是老爷粉那么早期的几部就按蝙蝠侠——蝙蝠侠归来——永远的蝙蝠侠来看,如果嫌影片太早提不起太大兴趣就从侠影之谜——黑暗骑士——黑暗骑士崛起来看。后面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三部重启系列与21世纪前的四部并无剧情上的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