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企业文化有什么特点?

海尔的企业文化有什么特点,它有哪些共通性?对其他企业有哪些指导意义?

企业文化的特点

经营哲学   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要求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有一套逻辑思维的程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经营哲学。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讲求经济效益,重视生存的意志,事事谋求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它的战略决策哲学。北京蓝岛商业大厦创办于1994年,它以“诚信为本,情义至上”的经营哲学为指导,“以情显义,以义取利,义利结合”,使之在创办三年的时间内营业额就翻了一番,跃居首都商界第4位。   价值观念   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可以说,人生就是为了价值的追求,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生追求行为。价值观不是人们在一时一事上的体现,而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观念体系。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才会有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企业才有希望。因此,企业价值观决定着职工行为的取向,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只顾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仅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会影响企业形象;只顾眼前利益的价值观,就会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使企业失去后劲,导致灭亡。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   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理,又简洁明快的语言予以表达,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如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就是用大楼人的光和热去照亮、温暖每一颗心,其实质就是奉献服务;西单商场的“求实、奋进”精神,体现了以求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真诚守信、开拓奋进的经营作风。   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中国老字号同仁堂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长盛不衰,在于它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即“济世养身、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   团体意识   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流通企业由于主要是经营商品和提供服务,与顾客接触较多,所以表层形象显得格外重要,但这决不是说深层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北京西单商场以“诚实待人、诚心感人、诚信送人、诚恳让人”来树立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企业形象,而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优美的购物环境、可靠的商品质量、实实在在的价格基础上的,即以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营实力作为优质服务的保证,达到表层形象和深层形象的结合,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任。   企业形象还包括企业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比如VIS系统,是企业对外宣传的视觉标识,是社会对这个企业的视觉认知的导入渠道之一,也是标志着该企业是否进入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内容。   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文化结构   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它表明各个要素如何链接,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模式。即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形态。   企业使命   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使命要说明企业在全社会经济领域中所经营的活动范围和层次,具体的表述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内容为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23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系统,有其显著特征。深刻认识企业文化的特征,对于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讲,企业文化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特征:
一是全员性。很多人有一种认识误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而且这种将企业文化等同于老板文化的企业还为数不少。但如果回归企业文化之本,这种企业文化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很简单的道理,老板一个人撑不起来一个企业,老板顶多就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最具典型性的践行者,倡导者,推动者。如果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为什么还要叫企业文化而不干脆叫老板文化呢?所以说,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的文化。只有全体员工都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共识,并将这种共识付诸实践,企业文化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仅如此,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团队文化,也决定了其具有全员性。如果我们的老板在那里不停地喊“创新,创新,创新”,而企业员工都无动于衷,老板再怎么喊破嗓子也是无济于事。只有全员参与,创新才能走进生产,成为生产力。
二是阶段性。企业文化和事物发展规律一样,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企业和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因而,企业文化有阶段性这个特征。所以,企业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就要因地因时制宜,而不能固步自封,墨守陈规。所谓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企业文化里也要得到真实的体现。
三是差异性。这里所说的差异性,是针对于不同企业而言的。在现实中有很多企业,总是将自己的目光锁定在那些世界知名企业身上,企图将世界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复制过来,然后自己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这是十分荒谬的。打个简单的比喻,有一件衣服穿在别人身上特别好看,但换到你身上了不是尺码不合适就是颜色不搭配。人家有一米八,你只有一米六,你怎么穿别人的衣服?什么叫量体裁衣?就是因人而异,就是强调每个人的差异性。企业文化也是如此。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这需要各个企业自身努力去探索去发现。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各个企业之间有着一些共通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全盘照搬照抄,如果这样,就给失败埋下了伏笔。尊重差异性,认识差异性,善于利用差异性,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四是渐进性。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文化也是如此。企业文化后于企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慢慢沉淀。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对企业的文化进行提炼,形成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文化理念。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先前提炼的文化理念会慢慢变得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这时,就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新,保证企业文化的生命的鲜活。当然,适度超前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必要的,但这超前绝不可以没有依据凭空捏造,而是在掌握了企业发展规律之后对企业文化进行的创新。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表来看,企业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具有显著的渐进性。因而,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能急躁冒进,要掌握火候。
五是无形性。企业文化不是生产也不是制造,企业文化更多的是无形的思维意识,它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各种载体上,但要真正形成力量,却只能运行在人们的脑海和心灵中。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或许不是核弹头,也不是航空母舰,而是人的思想。如果人的思想消失了,那么,整个世界也将会陷于沉寂。思想,是人类进步的最锋利的武器。但思想却是无形的,它以一种意识形态存在于人的脑海中。企业文化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首先存在于企业员工的心灵中。但这种文化积淀到一定程度后,它便会爆发出巨大的能力,催生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法,将一种被企业所倡导的文化意识灌注到实际行动中,成为激励,指导人们开展一切工作活动的有力武器。所以,认为企业文化不能立竿见影的或者举着企业文化无用论的人要清醒起来,任何企图一口吃成胖子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也是得不偿失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海尔的超速发展与壮大,得益于以创新为典型特征的海尔文化。海尔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强势亚文化,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文化成分的借鉴、改造,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的成果,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张瑞敏把海尔管理模式总结为12个字:“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 民族文化心理是中国式管理模式的核心,因为无论你承认也好,否定也罢,民族文化心理都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理性的态度与做法是:批判、吸收、借鉴、发扬。换句话说,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古为今用”是“洋为中用”的前提。海尔成功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追答

您好,我想问一下,正是因为海尔建立了如此特色的企业文化,也许使海尔在发展的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以及成功克服了一些困难,那么这样的具体案例有没有呢?谢谢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2-23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为社会公众所接受,以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组织内部具有鲜明个性的独特的思维方式、经营理念、行为模式和因之而展现出的群体风格及形象、文化内涵及意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促进企业文化创新,进行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彻底变革,成为企业所推崇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

1 企业文化的特点
  1.1 企业文化是一种追求企业整体效应的文化
  企业文化追求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服务社会的价值观,追求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的经营观念,追求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和在社会上的美誉、地位,以使企业达到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
  1.2 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经济性
  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必须也应当讲究自身的经济效益。正因为如此,它注重投入和产出的变换,追求经济效果以实现盈利、增加积累、壮大企业规模、谋求企业长远发展。它必须充分利用和组织自身的一切资源,脚踏实地进行企业的生产、制造、经营和服务。
  1.3 企业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强调共同作战、共同发展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和谐、蓬勃向上的工作氛围,从而推动和激励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协调一致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1.4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创新为突出特征的文化
  面对市场竞争,不断创新才是一个企业永葆生命力的最可靠的保证。因为竞争环境的复杂多变和竞争互动的加快将会使竞争优势动态化。动态竞争将改变企业战略的思维,导致企业必须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即新的企业文化。
第4个回答  2012-02-23
】“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词汇”,几乎成了企业实现“从平庸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直至“基业长青”的法宝;或者是企业解释一切成败得失的“事后诸葛亮”。企业文化之所以会被人们捧上管理的圣坛,之所以会成为解决一切管理问题的灵丹妙药,皆因为它太过于神秘、抽象、高不可攀……

  在我们的概念中,企业文化一直是一个很熟悉、很贴近,但又很不具体、难以琢磨的概念。我们知道这个字眼,时常提及它,甚至对它“顶礼膜拜”,希望它能拯救企业于危难。但我们却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就像我们侍奉了那么多年的神,只见其“形”,却不见其“神”;只可“意会”,却始终无法“言传”。

  作为一种文化,它首先当然应该是无形的。企业文化不是写在纸上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即便他因某种契约关系而受到企业规章的约束,多数时候他仍然拥有自由行动的权利。无论多么详尽的规章制度都无法事无巨细,毫无遗漏的将企业内部全部的可能行为、评判标准、纪律、准则全部用文字的形式记录、规范下来。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内部恰恰就会形成一种群体压力的约束,很严密,很自觉,很统一,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作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所有成员的行为。不认可这种规范的人,会被群体排斥。经过长时间的“自动筛选”,这种观念上的一致不断强化,最终成为我们所谓的“文化”。但是,这应该只是企业文化形成的第一个阶段。

  再进一步,企业文化就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或是“群体压力”了,它应该是一种精神状态。企业文化讲求的不是被动的接受、屈服,而是一种动态的适应、融合,以形成一种共有的待人处世的态度。至此,企业文化被进一步抽象、内化,成了企业内在的动力源泉。

  但这不是必然,固步自封的企业文化只能让企业终结于骄傲自满,冥顽不灵。企业真正走向成熟,必须要形成“巩固-学习-创新”的文化氛围。通常,在一个企业里,总是存在若干态度科学,对环境敏感或是追求创新的人,这都是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但不是文化。只有整个组织都意识到了这种资产的价值,自觉地汲取其中的精髓,使之成为企业成员的共同特征,这样,这种精神的力量才能推动企业的不断成长与发展。

  企业文化是什么

  那么,企业文化究竟是一种结果,还是一种手段?回答这样的问题,又易于落入非此即彼的圈套。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结果,它反过来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行为。企业文化一旦稳固下来,便形成一种成熟的企业组织心态,它是企业所有经营管理行为在精神层面的综合反映。此时的企业文化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变化而变化,不会因为某个架构的变化而变化,也不会因为某个外部评价标准的变化而变化。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作为输出结果的组织行为是人为难以控制的。但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企业文化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的稳定内核只有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兼容并蓄,才能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的发展。

  我们“需要很多很多时间,才能形成一点点传统;需要很多很多传统,才能形成一点点文化。”想以朝夕之功去塑造甚至改变一种企业文化,恐怕只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企业文化而建企业文化是徒劳的,企业文化不是一杯可以随时解渴的水,但往往,拯救我们的恰恰就是这样一杯水。

  企业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但左右着企业员工的观念更新、心态改变、心智模式的改善及行为习惯的规范,以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因为它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抽象概念,不象企业里的科研、生产、经营、营销等是可以通过量来衡量的。但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善于通过多种渠道,把高度浓缩的文化理念故事化、案例化及漫画化,使得它更加具体与形象,如此,作为企业员工是时刻能感觉到企业文化在指导他们执行任务或工作的。

  企业开始创建,就存在企业文化现象,只是集中在老板文化的成分里头而已。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刚成立不久的企业里做事,老板的思想与行为在左右着我们的工作。根据我国台湾著名学者的说法,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里,被大家所认同与遵守的做人做事的准则。它在企业里,往往集中体现为企业的风气、风貌和员工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氛围。尽管是刚起步的企业,还是基业常青的企业,企业文化始终是其提升管理,打造核心竞争力,竞争制胜的良策。借用《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即“无中生有”,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企业文化的效能。“有”与“无”是对立统一的,没有“无”,则不存在“有”。企业文化是无形的,但企业的产量高低、质量好坏、销量大小及效益高低却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