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的心理状况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大学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会不一样。

1.大学一年级学生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思维较敏捷、性格热情、心理不安。

由于大一新生刚从高中学校迈进大学的校门,他们都保持着高中时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敏捷度,学习比较认真刻苦。他们中也有很多人对大学比较失望,与理想中的大学从在这明显的区别,还有的同学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就造成了他们很大程度上的情绪问题。刚进大学校园的新生对周围的一切都有着新鲜感,对很多事情有着极大的热情,他们踊跃地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和各种社团活动并且富有激情的去结交新的同学朋友,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还有的同学对大学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很不适应,由此导致他们中的部分同学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还有一些同学在第一次大学考试中就被亮了“红灯”,使其对大学学习显得比较焦虑和烦扰,表现出紧张不安的心理特征。

2.大学二年级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处事更加精明得体,但学习能力下降。

经过大一的学习生活,大二的学生已变得比较成熟,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很大的了解,办事不再像大一那么鲁莽,想象得也比较周到,变得沉着冷静,趋向保守。大二年级的学生不再像大一那样单纯,学习之外他们还要忙着各种活动,以致他们的学习能力也随之下降。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大家都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形成了自己单独的人际圈,学生的人际关系也随之变得敏感。大二这一年也是课程最多的一年,同时也是“考证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三级),因此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如若处理不好这些关系就会使学生产生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3.三年级大学生自制能力增强、专业能力增强、思维更加合乎成规,但是大三学生仍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大三学生和老师、同学之间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仍然是困扰大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有的同学会在大二过渡到大三前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是一段迷茫期。毕业以后的走向,尤其是考研和就业压力的提前到来会加重大三同学的负担,使其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4.大学四年级学生的性格更加开放、人际交往水平显著提高,但自信心、自我决断能力下降,

考研的巨大压力,找工作带来的压力同样很大,找一份自己既喜欢薪水又不错的工作来说难度很大,再加上社会人士的竞争和一些家庭及社会因素会给毕业生空前巨大的压力。大学期间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大学期间的恋爱很可能会随着毕业的到来走向尽头,情侣之间可能因为工作问题或者生源地等问题而分手,这对那些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