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问题一:幼小衔接是什么意思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注重于智育的衔接,尤其是对大班幼儿的知识技能等进行强化训练,忽视了对幼儿发展同样至关重要的体育、德育、美育、等方面的衔接,特别是忽视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 。在智育中,重视知识,特别是数学、语文知识的衔接,忽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同时,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经过小学教育的专门训练,对小学教学要求不怎么了解,所教知识和技能有时不够规范,使幼儿养成不正确的习惯,如书写汉字的笔顺错误,致使儿童刚入学就面临首先纠正错误的问题,阻碍了儿童应有的发展。
这种片面的、单一的衔接内容非但不能提高孩子入学的适应能力,反而使幼儿很难去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问题二: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儿阶段与小学阶段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也可以称为衔接时期。这是幼儿从保育阶段真正走向社会的一个标志阶段。幼儿从一个时刻被关注的对象转变成一个学习主体。在这个时期,幼儿的心理行为特征与小学生行为心理特征同时并存,互相交叉。幼儿阶段的特征逐渐减弱,小学阶段的特点特征逐渐增强。比如,大班幼儿渐渐增加对规则游戏的兴趣,反映出他们规则意识的逐渐加强,但仍然热衷于游戏;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够接受许多规则的约束,但仍保留对游戏的兴趣。发展过渡期的特点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这时期,如果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新阶段的特点较易形成,否则,会过多保留幼儿期的特点。1.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新作准备入学准备是全面素质的准备,包括身体、学习和社会性适应等方面。有些家长或幼儿园过多注重大班孩子的学习,忽视其身体健康,其后果是孩子入学初期即难以适应生活上的急剧变化和紧张的学习任务,以至接连生病。2.心理适应能力的准备实验的大量资料证明,无论是身体准备、学习适应准备和社会性适应准备,首要的是儿童本身的学习主动性。如果儿童缺乏主动的态度,就得不到比较好的发展。强制也可能一时奏效,但最终是不成功的。有些孩子在入学后遇到的难题,并不是学习上或智力上的问题,而是生活自理问题,比如,不会整理书包,上课时找不到所要的书或练习本,接连丢失学习用具等。另一些孩子则因人际关系问题而困惑,如有的孩子因为小学教师不像幼儿园教师那样和自己密切接触,就以为教师不喜欢自己,因此不愿学习该教师教授的课程;还有些孩子因不会处理同学间的关系而苦恼。由此说明,入学前的社会性适应准备是十分重要的。3.逐步从兴趣教学向动机教学过渡幼儿的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没有趣的事情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果缺乏指导,幼儿的兴趣就仍然停留在被动地由外界事物的表面特点所左右,不会产生较强的、持久的主动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对幼儿兴趣的指导是必要的,这实际上是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从客观规律上看,幼儿园大班末期的幼儿已经有可能产生探索和思考的兴趣,如果教师因势利导,结合教学和日常生活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和自己寻找答案,可以培养幼儿旺盛的求知欲、上进心和学习兴趣。4.阅读能力提前准备前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关键,比如,文字是符号,相对于图画和实物来说是抽象的,而儿童入学后要去适应大量的文字和符号。又如在语言方面,幼儿园老师对孩子说话往往是非常形象的,常常是罗列和描述许多细节,但是到了小学,孩子要面对许多术语和比较概括的指令,由此可能产生不适应。5.任务意识的准备这在体操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幼儿园用比拟性的、描述性的指导语,小学从第一天开始就用口令,因此,在幼小衔接期,幼儿教师应该适当提高语言和教学内容的概括性,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和推理等能力,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6.规则意识的准备而规则意识的缺失给一个人带来的负面效应,会影响他们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影响他们人际交往状态,进而影响他们一生的幸福。例如,缺乏入学准备教育的孩子,到了一年级的课堂,仍然随意活动,难以自控。因此,学前阶段幼小衔接的任务,就是做好入学准备,为新阶段特点的产生和发展打下基础。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和法律组成各种有序而稳固的系统,一个人要在这些系统中生存,必须认同并遵守相应的规则,才能与系统产生和谐统一,才能得到群体的承认和尊重,才能真正树立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自尊感,否则就容易受到系统的排斥而变得不快乐,感受不到自我在群体中的价值感和幸福感。如一个从小不受约束的人,在群众中更容易受到挫折,他可能在幼儿园因抢玩具受到同伴攻击、在小......>>

问题三: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小衔接是什么意思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是小、中、大班的衔接吧
以上皆为个人观点,请辩证接受
希望能够帮到你
满意还望采纳,谢谢

问题四:为什么说幼小衔接很重要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孩子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小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致挺高,可几天下来就会发现,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不是把铅笔盒丢在家里,就是忘了老师让他带什么东西,老师上课讲了什么也说不出来,上学的兴趣也不大了;有的孩子特别胆小、孤僻,有什么事情也不对老师说,上课尿憋急了宁愿尿裤子也不举手请假;有的孩子不会听讲,不做作业不说,连基本的课堂常规也不懂,上课随便下位、说话、喝水,老师今天讲,孩子明天又忘。每天都有同学忘带书本和学习用具,还抱怨爸爸、妈妈昨天晚上没给他装进书包。有些孩子特别自私,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稍微碰一下就要告老师,既不知道谦让,更不懂得关心别人;还有一些孩子则不敢跟别人说话,不会和同学交往。如此众多的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很重要。家长应该为孩子顺利地向小学过渡作好一切准备。
幼小衔接工作往往会出视片面性,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和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就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还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家长们经常找我诉苦,要我帮忙。其实反观做父母的这样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工作,更是家长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家皆受益的主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使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少走许多弯路。
暑期“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时间过得很快,孩子们再过几个月,就要成为小学生了。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的转变都要巨大。的确,如果“幼小”衔接得不顺利,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甚至会导致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那么怎样才算做好“幼小”衔接呢?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一是“学习感兴趣”,即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好奇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学习,不懂就问; 二是“活动能合群”,就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与家人、亲友、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三是“生活有条理”,也就是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着、盯着。
因此,我们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教育规律,在“幼小衔接班”设置以下课程:1.幼小衔接语文,如:拼音、儿歌、幼儿故事、拼音游戏等;2.幼小衔接数学,如:计算、数字书写及游戏、面积题型的认识、钟表的认识等;3.珠心算,促进孩子左右脑的平衡发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计算能力。
针对这些课程,我们在课时中间还安排了穿插识字(常用字的认识、小学题型中常出现的字)和写字(让孩子保持正确书写姿势,培养孩子良好书写习惯)等教学内容。
希望本期内容能带给各位家长一些启示,同时,欢迎您把孩子送到我们的幼小衔接班来,我们本着对每个孩子都负责的教育宗旨,采用小班制,每班限额招收,由专业......>>

问题五:教育中幼小衔接指的是什么? 幼小链接是指 幼儿园和小学过渡中的一些学习知识方面 一般是在幼儿园的时候开始为小学要学的东西进行一个学习基础 为上小学做准备 这就是幼小链接

问题六:什么是幼小衔接? 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教育这个过程也就是幼小衔接。入学前最重要的两件事:学习习惯早培养;能力培养最重要。
一、学习习惯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
(1)认真倾听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如家长给孩子讲了故事后可以请孩子复述,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理解能力。
(2)教孩子理解老师和父母的要求。
(3)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4)避免做事拖拉。
(5)养成阅读背诵的习惯。
二、五大能力培养最重要:语言与专注力、区分玩具与学习、课堂行为、时间观念、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
1、语言与专注力:
通过语言与专注力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把听觉材料快速地读出来,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2、区分玩具与学习:
通过区分游戏与学习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正确的区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能够正确的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
3、课堂行为:
通过课堂行为的训练,使孩子能够养成正确的上课、举手、站立、坐姿、翻书、读书、做笔记以及下课等课堂行为,按照正确的课堂行为要求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
4、时间观念:
通过时间观念的训练,使孩子学会认识时间,学会整点与半点的表示方法。合理利用和珍惜时间,并会制定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表。减少和避免磨蹭、做事拖拉的坏毛病。
5、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
通过作业行为的训练,使孩子了解什么是作业,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与写字姿势完成作业内容。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听作业、记作业、写作业、检察作业的训练。通过任务意识的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能力。
学前力专注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提能力,决胜就在学前力。

问题七:幼小衔接是什么?跟学前班一样么? 差不多。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小学

问题八:什么是幼小衔接准备 就是孩子在上幼儿园大班第二学期的时候,要为他们即将上小学做一些思想、物质、行为上的准备。这样能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04

一、幼小衔接是什么?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其有两层含义,一是狭义的幼小衔接是集中在大班下学期;二是广义的幼小衔接是贯穿在3-6岁整个学龄学前阶段。
3-6岁是孩子黄金学习敏感期,因此建议家长进行通过幼儿园三年进行教育,让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加无缝地适应小学,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提高孩子的能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而不是等到孩子到幼儿园大班或者幼升小暑期再来突击准备。

二、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幼小衔接”?

(1)是心态上的衔接

作为家长,你有没有对孩子这样说过:“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小学去,过些日子上小学了老师很严格的,你就等着挨罚。",其实这种威胁式教育方法是不对的,会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有压力感和抵触情绪。

再者,孩子对未知的、全新的环境会有抗拒的情绪。对小学害怕的情绪在暑假里日积月累,等到真的要去上学,心态上就会极度抗拒和不适应,大哭大闹。

所以家长应该帮孩子建立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比如,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小学的事,课桌很新,教室很大,操场和体育馆有很多好玩的器械,可以学习到很多有趣的新知识。

也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大哥哥又会跳绳又会打篮球,都是小学里老师教的呢”,这样就可以建立起积极的入学期待,帮助孩子在心态上进行衔接。

(2)习惯上的衔接

我们提倡家长帮孩子区分一下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幼儿园有老师提醒喝水,小学要自己拿水壶接水。

幼儿园班级里就有洗手间,小学要自己去楼层洗手间上厕所。在小学的课堂上要遵守规则,回答问题要举手,不能随意发言等等。 提前让孩子预知了小学会遇到的变化,就可以在帮助他们改变幼儿园的习惯,在习惯上进行衔接。

(3)学习上的衔接

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 小学上课需要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两者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

3-6岁幼儿处在学习习惯和兴趣培养的重要时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渴望,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任务意识和自制能力,能帮助幼儿更加从容地步入小学生活,也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2个回答  2023-03-20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很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要识字、读书、学拼音、学外语……捷足先登,为孩子进入小学奠定知识基础。
其实,这是对“幼小衔接”这个概念狭窄、片面地理解,幼小衔接不只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