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四体二用”? 并且举例说明

如题所述

“四体”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二用”则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法。

1、象形字:人、马(繁体)、日、吉、等等。

2、形声字:舶、草、盟、等等很多。

3、会意字:明、休、及、既等。

4、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下。

5、转注字:如“老”字和“考”字,就是一对转注字,它们都属“老部”(所谓建类一首)。

6、假借字: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就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本义为昏暮)字来记录它。这样,“莫”也就成了记录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专用字。为了区别,人们后来又造了“暮”来表示日暮的意思。“莫”和“暮”的关系,属于古今字的关系。

扩展资料:

分类:

1、转注,许慎的定义是:”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意思是归于同一部类的字,它们的字义可以互为训释。历来各家对转注的解说不一,主要有两种:

(1)形转说,认为“建类一首”指用同类部首作意符,“同意相受”指同类意符的字义连类相承,如“考”“老”同属“老”部而又可以互训(“考,老也。”“老,考也。”)。

(2)音转说,认为“一首”指词源上同韵或同声的字,如“考”“老”同属一韵,“颠”“顶”同属一声,即意义相同而声韵也相同或相近的字。

2、假借

(1)通假

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

屈伸的“伸”写成“信”,《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 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译文:尺蠖这种小虫子身体弯曲起来,目的是为了伸长;龙蛇这样的事物,身体是要蛰伏起来的,为的是可以继续生存。 意思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不放暂时委屈一下,顺便积蓄力量。

(2)假借

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就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体二用

百度百科-假借字

百度百科-转注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四体二用: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形成于乾嘉时期。并被“章黄”学派沿用。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叫做“四体二用”。 六书中的四体二用中的二用指的也就是转注、假借.

象形字:人、马(繁体)、日、吉、等等。
形声字:舶、草、盟、等等很多
会意字:明、本、
指示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
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下
」、「凶」……等等。「上」、「下」两个字是用横线「一」为界,
在横线上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方的位置,写成「二」,也就是
「上」字;而在横线下面画符号为「」,则是「下」字。「凶」字
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ㄩ」代表
深坑,中间的「×」符号就是象徵掉下坑的那种惊吓的感觉和危险的
情形。

转注字:许慎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所谓“建类一首”,就是指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就是指几个部首相同的同意字可以互相解释。例如“老”字和“考”字,就是一对转注字,它们都属“老部”(所谓建类一首)许慎对“老”字的解释是“老、考也”,“考、老也”(所谓同意相受) 转注字有三个条件:两字同一部首、二字声音相近、可以互相解释。 转注字必须是一对或一组,不能是一个

假借字: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 ,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
(1)本无其字的假借 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就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例如: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就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本义为昏暮)字来记录它。这样,“莫”也就成了记录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专用字。为了区别,人们后来又造了“暮”来表示日暮的意思。“莫”和“暮”的关系,属于古今字的关系。再如借用本义为“燃烧”的“然”,来记录表示“如此,这样”意思的指示代词;借用本义为“畚箕”的“其”,来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借用本义为“呼叫”的“乎”来记录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借用本义为“捣臼的棒槌”的“午”,来记录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等等;都属于这类情况。 2)本有其字的通假 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 早晚的“早”写成“蚤”; 屈伸的“伸”写成“信”; 飞翔的“飞”写成“蜚”; 屎尿的“屎”写成“矢”,“尿”写成“溺”; 背叛的“叛”写成“畔”; 抗拒的“拒”写成“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