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牌位的正确写法示范

如题所述

1. 牌位制作应确保大小高宽一致。制作一个方形框架并糊上纸张,但不要在上面留下左右两个小角。这样的牌位仅供放置,不可靠墙放置。在牌位中央书写“先人考”或“妣某公某君讳字”,右侧写出下面文字后再返回原位,书写名字前加上“梁”字,例如“某某之灵位”。
2. 祖宗牌位是长期固定的牌位,而逝者祭典用的牌位是临时的。这种牌位通常用于供路祭和安葬之用,上面一般不写“供奉”二字。正中央书写“灵位”,例如“男女某太公或某太君或某公某”,在右侧格子中写一个“讳”字,以表示避讳直接书写姓名以示尊敬。
3. 回到原位书写名字“某某大人之灵位”。右边空格处书写一联,例如“永垂不朽,万古长青”等。左边下方书写:“不孝儿·女某某泣血敬立”。所有文字均应竖向书写,从右上到左下。牌位的材料应用黄色,尺寸为上下一尺二寸,宽三寸六分。这些细节含有吉祥的寓意。
4. 如果是在祠堂或家中设立长期供奉的牌位,应使用黄色纸张,不可使用其他颜色。黄色代表至高无上,表示尊贵的颜色。红色、绿色、青色、白色、黑色等颜色则适用于辈分较低的后代,不可使用失礼。根据《礼记》的规定,活着的时候称呼父母为“父”、“母”,去世后则称为“考”、“妣”。因此,“灵位”绝不能用“先父”“先母”这样的字眼,这是不尊重的。按照古汉语的习惯,“先考”的“先”是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使语气更加完整,而“先考”实际上指的是去世的父亲。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也会听到“故先考”的用法,这可能是误传或误变,没有必要画蛇添足。而“显考”的“显”字则是从“先考”的“先”字延伸而来,唐代起就有使用,含有赞美之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