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都有哪些习俗

如题所述

1. 立春,又称“打春”,是重要的节日,天子会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并行布德施惠之令。立春日,民间有鞭打春牛的习俗,象征一年的农事开始。同时,民间艺人制作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
2. 雨水,标志着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气温升高。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早晨时有露、霜出现。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
3.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惊蛰时节,民间有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的习俗。惊蛰时节,气候干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4. 春分,白昼黑夜平分为各12小时,春分也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时节,民间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也称为春碧蒿。
5. 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清明前后还流传着很多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斗鸡等活动。
6. 谷雨,有“雨水生百谷”之意。江南地区,俗呼牡丹花为“谷雨花”,以其在谷雨节开花,故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谚。谷雨节流行祭海习俗。
7. 立夏,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
8. 小满,华南地区有“小满大满江河满”的民谚,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是湿性皮肤病的易发期,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
9. 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日祭饯花神的风俗。芒种时节有煮梅的食俗,这一食俗在夏朝便已经有了。
10.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
11. 小暑,过去民间有“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12. 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矿物质等,相对于家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
13. 立秋,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周代立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
14.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15.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16. 秋分,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17.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
18. 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时为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19. 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20.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令的原本之意。
21. 大雪,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令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令。
22. 冬至,在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23. 小寒,一般在公历1月5日或6日。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
24.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表示天气严寒,最寒冷的时期到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