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践的谚语或事例

如题所述

关于实践的谚语如下:

1、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2、不见棺材不落泪。

3、不到火候不揭锅

4、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5、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6、出水才看两腿泥

7、船靠舵,帆靠风,利箭还要靠强弓

8、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

9、动手干,硕果累累;说空话,一事无成。

10、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11、钢不炼不硬,兵不练不精

12、隔行如隔山。

13、广游者,见识多

14、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15、既不要自吹自擂,也不要自我贬低,自己的行动最有说服力。

16、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17、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18、看人挑担不吃力,事非经历不知难

19、靠人终是假,跌倒自己爬。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手脚越用越灵活

22、熟能生巧,巧则生精。

23、双手加一脑,奇迹能创造。

24、说起来容易起来难

25、说话看场合,行事看时机。

26、天平是轻重的衡量器,实践是是非的试金石。

27、庭院里养不成千里马,温室里育不出万年松。

28、望梅不能止渴,画饼不能充饥。

29、伟大出于平凡,理论来自实践。

30、无须多费口舌,让结果自己讲话。

31、行动比语言更响亮

3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3、幸福从劳动中来,真理从实践中来

34、许愿不妨慢一点,行动应该快一点。

35、眼看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36、眼大不一定看得清

37、眼见方为实,传言未必真。

38、要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39、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40、一个人不能在陆地上学会游泳

关于实践的事例如下:

1、爱迪生为了科学实验的成功,不是终日埋头苦读,而是夜以继日地不断实践。为了实践,硫酸差点毁了他的眼睛,强大的电流险些要了他的命。但他仍孜孜不倦地为科学事业奋斗着,最终造福于人类。

2、居里夫妇不顾生命危险,坚持在强辐射的化学药品中奋战。为了提炼钋,他们投注了大量心血,日夜不停地进行实践。提炼成功后,他们放弃了专利权,放弃了一笔巨额报酬,又向更新的科学高峰迈进——发现一种新物质——镭。为了发现镭,他们又投注了全部精力。

四年来,他们不惜每天加热搅拌20多公斤的铀矿渣来逐层提炼镭,不惜在强大辐射的环境中工作,而期间的艰辛又差点让他们命丧黄泉。经过1350个日夜苦战后,他们终于从8吨沥青铀矿残渣中提炼出来1克(八百万分之一)的镭,为4年的科学苦役画上个大大的感叹号。

3、哥白尼、伽俐略等人在不断地对天体的观察并实践后,才向权威而荒谬的“地心说”发出强有力的挑战,但却因此触怒了教皇,献出了生命。但这其中的艰辛,都阻挡不了科学家们继续实践的脚步。

4、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幼时通晓兵法,善谈兵家。连他父亲都打不过他。后来赵王中的秦王反其道而行之,要他接替廉颇做赵将军。赵括是个缺乏实战经验,只懂兵法的人。到了昌平,他扭转了廉颇的行动,换了中尉,改变了军制,使得全军脱德,士气低落。

他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积极策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取胜,夺回上党。长平之战,赵括只知道按照兵法作战,不知道灵活处理。此后,他被秦军枪杀,他的40万人全部被俘。赵国灭亡。虽然兵家输赢是常事,但实践总结出来的知识指导的战争,胜算很大。

5、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重实践、重考察、重验证,他亲自采药、试药,花了将近40年的时间,编写了著名的《本草纲目》。他为了著成此书,访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费尽毕生心血!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则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有所突破,才能有所成就!

实践的意义:

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在认识了自然规律以后,在劳动者的头脑中形成内在尺度之后才进行的。内在尺度既反应了对象的内部规律,又体现了人类改造利用对象愿望和要求,体现了人类生活劳动的需要和目的性,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人通过劳动把它的目的、观念实现在产品中,使对象成为人化的对象,同时,使人的本质对象化。

实践发挥创造作用贯穿着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成。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客体是指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也就是主体对象化。如人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制造出先进的生产工具。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客体和外界事物的形态、属性、规律等经由人的实践活动拓宽了人的视野,发展了人的智慧,增长了人的才干,丰富了人的情感,磨炼了人的意志,从而转化为个体的素质和能力。如人类通过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获取了新的知识,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09

关于实践的谚语如下:

1、挨着铁匠会打钉,挨着木匠会拉锯。

2、岸上学不好游泳,嘴里说不出庄稼。

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4、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5、宝石即使混在垃圾里时,仍然晶莹夺目。

6、闭着眼睛捉不了麻雀。

7、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8、不蹚河不知水深浅。

9、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10、不进深山,挖不到珍宝;不下苦功,找不到真理。

11不登高山,不显平地。

12、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入深谷,不知地厚。

1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4不吃黄连,不知药苦。

15、不走万里路,哪来铁脚板。

16、不喝几口海水,练不成好水手。

17、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18 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19、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20、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有梅花扑鼻香。

关于实践的事例如下:

1、行万里路,著绝代书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尊为“史家之绝唱”。他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得如此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19岁时的一次全国大游历。

游淮阴他鴭追踪韩信早年的足迹;访齐鲁他瞻 仰孔庙,观察儒风习俗;到彭城,他听取汉高祖刘邦的传说故事;达大梁,他凭吊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中的著名的夷门。可以说司马迁因为青年时有了行万里路的亲身实践,才能著出不朽的史书。

2、访采四方,终成巨著

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的著述,李时珍远出旅行考察,上山采药和拜访有实际经验的人。他历尽千难万险,中草药药材丰富的崇山峻岭,都留下他的脚印。白天深山采药,晚上对每一颗药草,从产地、裁培到苗、茎、叶、根、花果以及形态气味、功能等研究得非常深入、细致。

李时珍辛勤劳动了19年多,记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几士遍的反复修改,终于在60岁时完成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分为16部62卷,共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个,并附图1160幅,而且价值极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9-13
关于实践的谚语或事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 实践是成功的关键。
2. 不怕吃苦,怕累着。
3. 实践出真知。
4. 实践出经验。
5. 实践出技能。
6. 实践出创造力。
7. 实践出价值。
8. 实践出可能性。
9. 实践出适应力。
此外,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谚语和事例,比如:
“饱带干粮热带袄”意味着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提前做好准备,预防不时之需。这也反映出实践中的前瞻性和准备性原则。
“千根柳条编成筐,不编不知编筐难”则说明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和难易程度。
“船到桥下自然直,羊走山路一条线”则表达了实践中的方向性和目标性。只有明确目标,并且通过正确的路径去实现,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科学领域,“科学不神秘,实践出真理”的道理更是显而易见,很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是通过实践和探索得出的。
“书读十年,不如就手干一年”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相比于单纯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的来说,这些谚语和事例都表明了一个共同点:实践是获取真知、积累经验、提高技能和创造价值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多动手、多实践,不断探索和尝试新事物,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