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来历简单介绍

如题所述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洛阳市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城市史、1500多年的建都史。
在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夏王朝时期,洛阳是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商汤建都西亳(二里头遗址东北约6千米)。西周时期,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秦朝时期,秦在洛阳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汉朝时期,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治洛阳。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属司隶。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阳为宜阳,设“新室东都”和“中市”。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为河南尹。汉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万零八百二十七”。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设司隶校尉部。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阳置洛州。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隋朝时期,隋炀帝迁都洛阳,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总管府,辖洛州、郑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鲁州等九州,洛州辖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巩、阳城、嵩阳、陆浑、伊阙等9县。显庆二年(657年),置东都。开元元年(713年),改洛州为河南府。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于洛阳置都畿道。天宝年间,改东都为东京。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阳。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始,改东都为神都,对都城进行扩建,修建了明堂、万国天枢等。唐天祐四年(907年),后梁、后唐、后晋均曾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陪都。宋朝时期,以洛阳为西京,置河南府。金代,定洛阳为中京,改河南府曰金昌府,并河南县入洛阳县。自元代始,洛阳不复为京,降为河南府治。明代,河南府辖洛阳、偃师、巩县、孟津、登封、新安、渑池、宜阳、永宁、嵩县等10县,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清代,洛阳仍为河南府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