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要传承万年的秦朝为什么到秦二世就灭亡了?

如题所述

从根本上来说,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在于之前短时间内的扩张让这个大王朝难以消化。面对如此广阔的疆域,直接进行中央集权统治必然要耗费极其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除此之外刚刚建立的秦王朝还具有很多周朝邦国的习气,这就意味着秦朝在统一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对所有地区所有人民一视同仁。这从秦朝建立之后所实施的很多政策就可以看出。

另外,秦朝所实施的财政制度对秦朝的灭亡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战国时,秦国就实施“以战养战”的政策,对外扩张使秦国迅速获得了土地和人口,但也导致财政的迅速崩溃。

秦在统一六国之后,将这种政策复制到了全国,此时六国已经被消灭,大秦王朝的敌人变成了南岳和匈奴,于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发动50万大军去平定南越,公元前214年又发动了30万大军去北伐匈奴,

可是要知道南越和匈奴属于游牧民族他们的生产方式和农耕民族有着明显的差距,虽然战争胜利了,但是所取得的财富远远不足战争支出。


一、秦朝迅速灭亡的内部原因

(一)郡县制的实施

相比于分封制来说,郡县制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但是秦始皇在实施郡县制时存在操之过急的问题,当时秦朝刚刚统一六国,在地方上仍然存在一些反对秦朝统治的势力。在《汉书》中记载“羽使率三万人从汉王,楚子诸侯人之慕从者数万人”。由此可见,地方旧贵族在起义时依然拥有着极高的号召力。并且他们的行动力极强,比如说高渐离击筑袭击秦始皇,张良于柏浪沙狙击秦始皇等。

对此秦始皇也实施过一定的措施,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秦始皇曾下令“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但是这一措施是失败的,虽然把地方就贵族困在了都城周围,但依然没有完全消灭社会危机。

并且这些地方贵族在当地的影响力极大,他们被困于都城周围,无疑加剧了地方和中央的矛盾。总之,郡县制的操之过急,给秦朝树立了敌人,埋下了灭亡的伏笔。


(二)秦律严苛

《秦律》是从商鞅变法时期形成的,商鞅在李悝所制定的《法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秦律》,相比于其他六国的法律来说,《秦律》极其复杂严苛。之后汉朝和唐朝的法律都是在秦朝法律基础上完善形成的。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政治水平并不适合如此严苛复杂法律的实行。比如说终结秦朝统治的刘邦,当时刘邦在押解犯人时出现了犯人逃亡的现象,按照《秦律》应当被斩,为了活命他选择带兵起义。

《秦律》过于严苛,使东方六国的贵族以及百姓无法适应,对百姓来说,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触犯了法律,就要遭受残酷的惩罚。对六国贵族来说,废井田开阡陌严重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当时六国中的贵族还在实行井田制,这一土地制度无疑侵犯了他们的权利。这些贵族虽然国家被灭,但是他们的手中还是掌握着一定的权力。

由此可见秦朝的法律缺乏变通性。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官员们往往会从中捞取个人利益,这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迫使了百姓们揭竿而起


(三)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秦始皇时期为了更好的统治天下稳定政权,采取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的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对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说,这些措施的实施过程是极其艰难的。

首先“车同轨”就意味着重新修筑桥路,这增加了百姓劳役;统一货币,对过去的其他六国人民来说也是极其不便的。这些制度的顺利实施,必须要通过行政措施来进行调整。因此这一系列制度对国家的行政机关以及百姓们的生活都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最终这些措施因为严重影响到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最终的效果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还激发了社会矛盾。

(四)法家思想的影响

战国时期秦国能够迅速崛起,离不开法家思想的影响,秦始皇重用李斯,对韩非子的“法、术、势”结合的理论深信不疑。皇帝制度的建立就体现了他唯我独尊的自我意识。

秦二世当政时也将这一思想融合到了统治当中,但是此时的这一思想已经发展扭曲,成为了秦二世暴政的借口,他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怀疑忠良,任用奸佞,屠杀兄弟。


(五)统治者的个人原因

(1)统治者的暴政

秦始皇在灭亡东方六国之后,没有尽快让百姓们休养生息,反而好大喜功,接连建立了多座大工程。先是修长城,建驰道,再修灵渠,建皇陵。这些工程的修建大大压迫了底层百姓,最终超过了百姓的极限,引起了百姓反抗。

(2)不立皇后,不设太子

在秦昭襄王继位之初,秦宣太后把握朝政,虽然帮助秦国灭掉了心腹大患义渠,但也引来了楚国贵族势力对秦国朝政的控制,或许是由于这一原因,秦始皇忌惮外戚专权,所以在位期间拒绝册封皇后和太子。

这种情况导致了秦王朝的统治缺乏外戚支持,加上郡县制的实施,削弱了嬴氏宗氏的力量,最终在刘邦兵临城下时,秦子婴没有做出任何反抗,这是因为他深知此时的嬴氏贵族,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刘邦抗衡。

(六)奸臣当道

说起秦朝时的奸臣,就不得不提指鹿为马的赵高了,赵高是个有能力的人,精通法律,深得秦始皇的信赖,还是秦二世胡亥的老师。

在赵高的挑唆下,蒙氏兄弟相继离世,尤其是蒙恬的死亡,更是让30万大军群龙无首,最终在秦灭亡时,这30万大军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秦朝覆灭。

除了大臣以外,胡亥的兄弟姐妹也相继被杀,在这种情况下,秦国朝政乱作一团。最终,赵高掀起政变,杀害了秦二世。


二、秦朝迅速灭亡的外部原因

秦朝末年,社会动乱快速且剧烈,从秦始皇去世的公元前210年7月到公元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这8年内秦国迅速有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变成了割据的乱世,由此可见秦朝时期社会矛盾的激烈。

(一)地方贵族与秦王朝矛盾激烈

在郡县制的实施下,地方贵族的权利被大大削减,那些与贵族联系紧密的士人阶级也失去了上升的道路,在战国时期这些士人阶级往往会依附贵族,成为门客,但如今分封制已经被消灭了,过去的六国士人能够进入秦朝为官的寥寥无几,加上“禁书令”的执行,这些士人阶层皆对秦王朝恨之入骨。之后很多贵族纷纷在当地召集士兵发动战争,不少士人都加入了反抗队伍。

(二)百姓与秦王朝矛盾激烈

在秦政府的苛政下,百姓们深受其苦不堪重负,由于秦律的严苛,很多百姓选择揭竿而起,其中最著名的有陈胜吴广起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1
因为有一代奸臣赵高的作祟,他改变赵令赐死了贤明的君王扶苏,以及有军事才能的蒙恬,加上他怂恿秦二世昏庸执政,引得天下民不聊生,各个地方都奋起反抗,最后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第2个回答  2020-09-10
秦朝以法家治国,重刑罚酷政,天下人不服,六国虽灭,但怀念的人很多,秦二世是赵高傀儡,政令皆由赵高出,赵高指鹿为马,乱朝纲,杀李斯,杀忠良,搞一言堂。
第3个回答  2020-09-11
秦始皇“传承万世”的想法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实际上,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最大的问题并不在匈奴等尚未被秦国征服的蛮族,而是已被秦国统一的边境地区,燕、齐、荆等地,用扶苏的话讲,就是“远方黔首未服”,但秦始皇并不以为意,也未采用分封或轻徭薄赋等手段来争取“远方黔首”的民心,待到始皇帝驾崩,二世皇帝即位,这些“未服”的“远方黔首”便在陈胜、吴广的呼声中揭竿而起,项羽、刘邦、彭越、英布、吴芮等人纷纷响应,秦帝国无力剿灭,也就最终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