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要过三周年了,牌位应该如何写?

如题所述

人去世后,为了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尊重,和尽最后一丝孝心,我们往往会注重丧葬,也就是阴宅风水的好坏,像选址、立碑这些事情当然也马虎不得。墓碑碑文,自古以来,在形式上可以说不拘一格,一般是由抬头、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组成。

一、墓碑碑文的基本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逝者的生前职务、职业、诞辰与陨日(就是出生和去世的日子,通常用农历,代表传统,也有用公历的,由立碑人决定)和籍贯。

2、正文:

一般一个墓地是夫妻同穴,是写两位墓主姓名,老式坟墓只写丈夫姓名,妻子只写姓氏,且大都不居中写,仅靠左旁写;现代坟墓,墓碑上夫妻是并排列,男居右女居左。

一般是这样书写:“慈父某公某某,德配某氏某某寿域(或之墓)”12字排成两列,“寿域”两字须比其它字大一倍,且居左右两列的中间。

也有人提出正文主体字数不能成双,要成单数,则宜改为“慈父某公某某,配某氏某某寿域(或之墓)” 第一字慈写顶格中间,字体大小与寿域两字一样。也有是“父某公某某,配某氏某某” 排成各五字两列。

在老式墓碑中,女性姓氏后常见“孺人”两字,有此两字的女性,通常是丈夫七品官以上或名门望族家庭的夫人,普通百姓妻子一般没资格享此尊称。

3、落款:

特指出资建造此墓穴者,即使出资者是墓室主人,也宜具写自家子女及孙辈曾辈的名字,常见的有:“孝男某某、某某、某某,孙某某、某某、某某,敬立” 。

没儿子,只有女儿的,则写“孝女某某、某某、某某,外孙女某某、某某、某某,敬立”,落款位置在左侧三分之二写起,字体大小一般与日期一样,“敬立”之前要空一格位置,子孙名字前省略写姓氏,但外孙若是异姓,则要写上其姓氏。

碑文中的称呼,则需要遵循祖宗十八代里面的规定,一一对应,不可出现错误。

二、立碑有何注意事项。
1、立碑方向:

立碑要和点穴立向的方位一致,立向有24山向,360分成24份是15度,也就是说15度一个山向。若立碑和坟地穴位的山向不符合,有可能会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点穴立向,不能小视,这关系到后人的人气旺衰、健康、事业。须记住东北的艮方位,一般情况下不要立碑,因为传统的艮方为鬼门,在此立碑容易家人不安,阴气很重,闹鬼气怪异之事。

2、立碑时间:

给故去亲人立碑,要选在1周年、3周年、5周年时间段。一年之中,以清明、农历十月初一和年底腊月为最好。具体时间,要选择良辰吉日,不要和已故的人犯冲,防止带来不利。

3、墓碑和墓穴的距离:

墓碑和墓穴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一般是距离穴位的9寸到6尺之间为宜,记住墓碑和墓穴尽量不要零距离接触。太近,容易影响墓穴的风水效果;太远,墓碑和穴位不能互相接气。具体远近,要根据墓碑和穴位的建造情况来确定。

4、墓碑的大小和颜色:

墓碑要大小适宜为好,如果墓陵穴位很小而墓碑很大,有头重脚轻之嫌,如果过小则气势不够。墓碑大小,主要依据是墓陵和墓碑要协调统一。墓碑的颜色,要根据靠山的颜色来决定,如果是在西北向东南,因为西北为金,最好是黄色和白色;如果是坐南向北,墓碑颜色最好选红色和黄色,以此类推。

三、祖宗十八代的宗族成员称呼。
1、上按次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2、下按次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ūn)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

3、直系亲属:

①父系:曾曾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亲。

②母系:曾曾外祖父(母)--曾外祖父(母)--外祖父(母)--母亲。

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4、旁系亲属:

①父系: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大妈:大爷的妻子;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婶:叔叔的妻子;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

②母系: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妈:舅舅的妻子;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夫:姨的丈夫。

5、姻亲亲属:

丈夫:结婚的女人称呼自己伴侣;媳妇:结婚的男人称呼自己伴侣。

公公:丈夫的父亲,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直称妈妈。

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直称爸爸;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直称妈妈。

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

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

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互相称呼或合称;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称呼或合称。

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

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9
比较普遍的“讲究”是:一般亲人去世三周年是比较隆重的一个日子,血缘亲近的亲戚们会提前商量好聚集在一起,去祭拜亲人,同时祭拜的时候烧的“纸钱”、“元宝”之类的东西也会特别地多。重点突出在于一个“隆重”,也就是体现出人们比较重视的心理。
有些地方,老人去世后,他的家人子女需要把家中的对联都换成紫色的,持续贴上一年或者三年。不过近年来很多人都不在乎这些外在的仪式了,仅仅保持着最基本的祭拜。其实所谓的三周年、一周年、十周年等等说法,都只是在世的人们对已经去世的亲人的思念。
有很多人在亲人去世之后心中仍然会牵挂着亲人,内心始终无法释怀,这种牵挂的心绪在内心积压久了,就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和身体健康。这种时候就必须释放内心积压的情感,所以人们就特别隆重地去对待一些比较有纪念性的日期。
这种所谓的“纪念性日期”,对于已经去世的人而言,并没有什么区别,真的想要对一个已经去世的人好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多思念他。曾经有一位名人说过,一个人在世界上最后的痕迹就存在于人们心中,当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忘记了他的时候,这个才算真正的死去。所以让亲人永远活在自己心中,就是对已经死去的亲人最好的祭奠。
至于那些外在的形式,其实都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人们需要通过这些外在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来抒发内心积蓄的情绪,来证明自己的“爱”。
综合而言,亲人去世三周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讲究,只要内心不忘亲人的过去,然后郑重严肃地祭拜一番即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9
故顕考某某之位(或灵位),也有写成“慈父某某某之灵位”,再复杂一点的写法是“先考某(姓)公讳某某(名)府君之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