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文学名词解释?

伤逝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VIP专享文档 2011-08-09 8页
现代汉语
一、 名词解释:
1、子 君:鲁迅小说《伤逝》的女主人公,她善良、无私、天真、纯洁、热爱生活、珍重爱情,通过与涓生从恋爱到同居到分手到回家最后在无爱中死去的描写,揭示了五四时期青年男女追求个性解放,走个人奋斗的道路,深刻指出在旧社会恋爱婚姻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个性解放必须融入社会解放的斗争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2、陈二妹:郁达夫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正直、善良、真诚、乐于助人的下层女工,作者通过陈二妹与小说中“我”的交往的四个阶段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当时社会深刻的阶级矛盾,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展示了他们自发的反抗意识和美好心灵,同时也歌颂在旧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和穷苦工人之间真挚的友谊。
3、吴荪甫:茅盾小说《子夜》的男主人公,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艺术典型,他精明能干,有雄心,敢冒险,兼并工厂不择手段,镇压工人冷酷无情,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铁腕人物,作品通过吴荪甫的遭遇命运和最后破产的描写,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软弱的,形象的驳斥了托派宣扬的中国在当时已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谬论。
4、华威先生:张天翼小说《华威先生》的主角,是抗日时期国统区带有某种类型化倾向的代表,是一个浅薄无知,自命不凡,官气十足,喜欢摆领导架子的国民党党棍,作品通过华威先生天天匆忙出席各种会议,对各种组织进行所谓“领导”的描写,讽刺了只对抗日领导权感兴趣而对抗日实际工作不感兴趣的国民党政客。
5、荷花淀:孙犁的代表作,选自《白洋淀纪事》,作品写的是抗日时期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作者以清新明快的笔调,通过白洋淀妇女送夫参军到自觉组织队伍的描写,歌颂了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美好心灵,她们识大体,顾大局,爱丈夫更爱祖国,全篇洋溢着乐观主义激情,渗透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爱。
6、断 章:作者卞之琳,写于1935年10月,他将刹那的感觉升腾为深邃的慧思,表达了一种相对、平衡的观念: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的一部分,四行诗表现出诗人对于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关系的一种哲理性思考,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因而辞约意丰,令人回味无穷。
7、荷塘月色:朱自清的现代抒情散文名篇,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期,文章写了淡月掩映下的荷塘的美丽景色,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只能追求刹那安宁的复杂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
8、周朴园:曹禺话剧《雷雨》的主要人物,周公馆的主人,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家,既具有近代资产阶级自私、冷酷、残忍和虚伪的特质,又有封建家长专横暴虐的本质,是《雷雨》悲剧的罪魁祸首,通过周朴园与繁漪、侍萍以及鲁大海的矛盾冲突,形象的反映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与罪恶,周朴园的失败预示了旧制度的崩溃与灭亡的必然性。
二、简答题:
1、谈谈《家》中觉新的形象
觉新是巴金《家》中高家的第三代“觉”字辈的大少爷,是在封建家庭和旧礼教的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具有双重性格,他善良懦弱,既是一个深受封建伦理道德熏陶的地主少爷,又是一个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青年;一方面他是封建礼教的最大受害者,一方面他又反对受害者(包括自己)进行反抗,但惨痛的生活教训最终使他有了初步的觉醒和反抗(支持觉慧逃出了高家),觉新是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立的一个痛苦的灵魂的典型形象,在他身上表现出新旧社会交替嬗变中的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2、谈谈《家》中觉慧的形象
觉慧是巴金《家》中高家的第三代“觉”字辈的三少爷,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进步青年,他的民主主义觉醒有一个过程,作者令人信服地描写了他从幼稚到坚定,最终成长为一个反对封建家长制,追求文明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主张人格平等的民主青年,他最后离家出走,成为封建大家庭的第一个叛逆者,典型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对那个时代青年的影响力,觉慧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在二十世纪初期,这种思想有一定的反封建作用,作者通过觉慧的思想发展过程,展示了近百年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共同经历的思想历程。
3、谈谈《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翠翠这一少女形象,是沈从文向往的优美人性与人情的化身与极致。这个湘西少女,祖孙俩相依为命,生活在山水间、渡船上。青山绿水与古朴的环境造就了翠翠清澈透明的性格,她美丽、热情、纯真,在一 次龙舟竞渡时邂逅船总的儿子傩送,从此暗暗倾心,而在傩送远走,爷爷逝世后,翠翠仍一如既往,因循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平和地生活着、等待着。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特别是通过这一人物在爱情生活中的态度,描绘出人世间一种纯洁美好的感情,讴歌了一种淳厚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人生。
4、谈谈《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艺术特色?
作品结构紧凑,作者把矛盾集中在其香居茶馆中展开,类似一出独幕剧;
斗争激烈,忽而又急转直下,收到了大起大落而又不显生硬的艺术效果;
人物形象富有特色,在不长的篇幅里,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人物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既揭示了他们的反动共性,有刻画了各个人物的独特性格;
双线演绎:明线:刑么吵吵与方志国的吵架;暗线:县长与刑么吵吵大哥的暗中操纵;
闹剧般的结尾,揭开了国民党兵役的黑幕,画龙点睛,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5、结合《死水》谈谈闻一多的“三美”主张?
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他主张新的格律诗必须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死水》便是他这种理论的最满意的实验。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三字尺在每行中出现的位置可以有变化,收尾都是双音词,这样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每行四节,每行九字,形式十分整齐。闻一多对新诗格律化的提倡和实践,有助于纠正“五四”以来部分新诗“散而无章”的弊病。
6、《雨巷》的艺术特色?
《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戴望舒受法国印象派影响很深,强调表现自我的感觉,喜欢追求意象的朦胧,用象征手法抒情;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也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这显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
《雨巷》十分注重音乐感,音节优美,韵脚铿锵,每节押韵两至三次,同时还以复沓、重复等手法来强化全诗的音乐性。
7、《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十分注意艺术技巧,在《再别康桥》里,敏锐的抓住“金柳”、“波光”、“青荇”、“星辉”等具体而生动的形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1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第2个回答  2020-10-31
伤逝文学是指用悲伤的文字表达出来的文章。很伤感和无奈。
第3个回答  2020-10-31
伤势是取自鲁迅的一部作品,叫丧事,在那个年代,嗯很多作者会写一些很伤感的文字,去感叹时光的易逝,当代的社会的一个悲惨的一个社会现象。
第4个回答  2020-10-31
二是文学名词解释 就是这个文学即将消逝 伤势就是悲伤失去的意思 我是这么理解的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