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是如何变化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1

1、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称为新月或朔。

2、农历初三、初四,称为新峨眉月。

3、农历初七、初八,称为上弦月

4、农历十一、十二,月相变成凸月。

5、农历十五、十六,称为满月或望。

6、农历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

7、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称为下弦月。

8、农历二十七、二十八,称为残娥眉月。

月相变化的原因

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

1、朔: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

2、弦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月”。

3、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称之为“望”。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

4、下弦月: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也就是图中的位置7,黄经差270°。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