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物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简单地说, 社会生物学=社会学+生物学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中,已经有过许多社会学和生物学结合的例子了。比如,有人把达尔文的演化论“物竞天择”,套用在企业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上。物竞天择本来是说不能适应环境的物种会遭到无情的淘汰,那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也要适应环境不断进化。这套理论是不是听起来早就不陌生了?本期音频介绍的这本书的作者爱德华·威尔逊,就是第一个把生物学概念引入到社会学当中的人,他是这个学科的开山鼻祖。在有些报道里,威尔逊被称为“当代的达尔文”“最后的博物学家”“社会生物学之父”,这些听上去都是一些大词,不过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他在生物学界的地位。《社会生物学》出版后的第二年,理查德·道金斯出版了《自私的基因》,让社会生物学更加被人所知。《自私的基因》这本书每天听本书也解读了,欢迎你查找收听。

那么讲到这里,社会生物学到底是什么呢?我来说得稍微学术一点,社会生物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生物学为基础,对一切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它会先研究各种动物社会,研究它们的群体结构、社会等级、通讯交流等等,然后站在更宏大的视角上,用动物社会的研究来反观人类社会。比如它回答的问题会是:在这么多的群居动物当中,为什么只有人类才有宗教、文化等等这些复杂的社会行为呢?这个问题在今天的音频里我也会为你解答。在社会生物学创立之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它不仅给生物学带来了革命,也影响到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所以,美国著名社会科学家丹尼尔·贝尔,甚至将社会生物学列入70年代社会科学的“四大进展”之首。

我们有了这个眼光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这本大书《社会生物学》,才能感到威尔逊的独创精神和这本书的里程碑意义。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开创新学科可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生物学》问世之后,在科学界引发了巨大的讨论,获得过好评,也引发过不小的争议。关于它的好评和争议,一会我都会说给你听。

那么接下来,我会分三个部分来为你解读这本书:

第一部分,社会生物学这门学科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

第二部分,一个生物体的行为模式,到底是怎么进化和遗传的?

第三部分,说完了普通生物体,那人类是很特殊的生物啊,威尔逊又是怎么运用社会生物学的原则,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的?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社会生物学这门学科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

要说学科的价值,我们得先回归威尔逊的初心。为什么他要把生物学和社会学融合在一起呢?这是因为他发现,许多社会学层面的问题,用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学的视角来解释,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下的社会现象,也可以让问题变得通俗化一点。比如,以生物体为例,我们就会很容易地理解,人类社会自身也像生物一样,是个有机体。既然生物体可以划分出细胞、组织和器官,那把这些概念引申到人类社会里,社会这个有机体也可以分解为社会的细胞——也就是家庭,社会的组织——也就是阶级和种族,社会的器官——也就是城市和社区。我们可以体会到,学科之间的渗透,能让沟通和理解变得容易。我们刚才在前面也说了,社会生物学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生物学甚至自然科学的领域,它横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借鉴和渗透上,做出了相当有成效的探索。可以说,这也是社会生物学对我们今天来说最大的价值。

威尔逊在写作这本《社会生物学》时,是有着非常大的野心的。他用自己几十年的学术功底,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解释了动物社会行为的脉络。同时,书里列举了大量动物的案例,还配合着行为学、遗传学、生态等这些相关证据。最后,作者更是将讨论范围扩大,试图以相同的方式来研究人类社会学。他天生就是个“整合者”,早在1956年,他就想出了社会生物学这个名词,梦想有一日能提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让社会生物学变成一门独立的科学,一门范围从蚂蚁涵盖到黑猩猩,能解释昆虫和灵长类社会的通则。

那威尔逊是怎么逐渐完善起他的理论的呢?威尔逊本来最擅长族群生物学,我稍稍解释一下族群生物学,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整群的动物,看它们怎么成长、怎么分布在地表上、怎么萎缩以及是怎么消失的。在研究的过程里威尔逊发现,族群生物学在未来可能成为社会生物学的基础学科。威尔逊认为,社会就是族群,它们两个应该适用同样的分析方式。最开始的时候,威尔逊因为曾经追踪过蚂蚁社会阶层的进化,被他研究过的蚂蚁种类不下数十种,而且分布遍及全球,他就用蚂蚁这种社会性昆虫做了一个示范,来说明族群的组织和力量。后来,他把所有和社会性沾得上边的动物全都网罗进来,从群居的细菌和阿米巴原虫,再推展到脊椎动物,比如成群结队的猴子及其他灵长类动物。

社会生物学的第二个价值也就在这里,它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结合了起来。我们通常会认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是完全不一样的,猴子和蚂蚁怎么能一样呢?但威尔逊认为,这两类动物所进化出来的社会行为,复杂程度非常相似。比如,在无脊椎动物白蚁的群体中,就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白蚁分为雌蚁、雄蚁、工蚁,还有兵蚁,它们跟有些脊椎动物如狒狒、猴子等,具有几乎相同的群居行为和社会化的等级分工。所以,这个将脊椎和无脊椎动物结合起来的学科,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所处的这个大自然,比我们想象得联系更加紧密。

在写《社会生物学》的时候,威尔逊如果在写黑猩猩的地方就此打住,也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他最后还是毫不犹豫地把智人收录进来。他认为如果不写这一块的内容,势必会遗漏生物学里重要的部分。这也正是社会生物学的第三个价值。威尔逊的观点是,虽说人类拥有自由意志和很多选择权,但我们的社会行为却依然受基因影响。而这也让威尔逊和社会生物学受到了很大的争议,在社会科学家中掀起了一阵反对浪潮。因为在当时的70年代,这种论调算是非常强烈的“遗传论者论调”,它引发了长久就存在的“先天-后天”论战,论战交锋的主题就是“人类的本性到底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决定的”。威尔逊的观点被反对者认为是“基因决定论”,是种族主义的温床。

以上就是我们所讲的第一部分内容,社会生物学这门学科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我为你总结为三点:一是,社会生物学打穿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壁垒,学科的融合给了我们看待社会的新角度;二是,社会生物学把原来我们以为完全不一样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结合在了一起,让我们意识到,生物圈里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三是,社会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社会动物,最重要的就是人类,威尔逊提出,人类的社会行为是受生物学因素也就是基因影响的。

第二部分

既然威尔逊提出了这个备受争议的观点,那他是怎么证明的呢?接下来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部分,社会生物学到底是怎么解释生物体的社会行为的。

可以说,社会生物学是从两个基本原理出发,推演出大部分理论的。第一个原理是:在生物进化的长河中,每个生物体都不过是昙花一现,只有基因可以长存不朽。第二个原理是:动物的进化不仅是生物体结构的进化,而且也包括行为方面的进化。因此,动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百万年来,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通过遗传、变异、演化而来的。

其中,第一个原理你可能听着很耳熟,没错,它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自私的基因》这本书里详细阐述的原理。它是说,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既不是物种,也不是群体,而是基因,生物体只是基因的运载工具。从长时间来看,只有那些善于保护自己和复制自己的基因才能留存下来,而不可能是利他基因。生物体和生物体之间,应该是没有所谓的共同利益的。这个理论你可能听得比较多了,我这里就只简单说说,接下来我们要着重讲讲社会生物学的另一个基本原理,也就是动物行为的进化。威尔逊为什么说,千百万年来,动物的社会行为也是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通过遗传、变异、演化而来的呢?因为动物的行为模式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只着重讲讲两种最为经典的行为模式,那就是亲缘关系和利他主义。这两种行为模式是社会生物学的基石。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经典的行为模式,亲缘关系。亲缘关系是人类的许多观念,比如门第观念、等级观念的基础,但动物是怎么知道,谁是它们亲戚的呢?威尔逊研究了许多群居动物,认为动物是从基因那里得到了一种行为规则。假设动物按照亲缘关系行事,那么一定有这样的准则:对亲属友好。动物会更愿意为和自己外貌相像的个体做点好事,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凶猛的肉食动物也会对自己的同类更温和的原因。各种动物在这种亲缘关系的支配下,都会有这样一条准则,那就是“对你所遇见的任何同类成员都以礼相待”。这条准则对于整个物种都是有积极的生存价值的,凡是遵循这条准则的基因,就会在基因库里兴旺起来。

威尔逊在书中举了一些群居动物的例子。比如,正是由于亲缘关系在起作用,所以猴子和海豚常常表现出让人感动的、相互救助的行为。我们知道,鲸类属于鱼状的海洋哺乳动物,它们没有鳃,靠肺呼吸,虽然呼吸的时间间隔稍大些,但呼吸不到空气也是会被淹死的,因此,当幼小或受伤的海豚、鲸鱼无力游上水面呼吸时,它们的同伴就会合力把它带出水面。不管谁遇难都会受到援救,这显然对所有的成员都是有利的。

这里面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概念,那就是“亲缘关系指数”,它表示两个近亲之间,共有一种基因的几率。比如我们知道,父亲在产生一条精子的时候,他把自己体内基因的一半给了这条精子,母亲那边的卵子同样也是,因此,父母和子女的亲缘关系指数就是二分之一。威尔逊推导出,所有的动物都是按照这个亲缘关系指数而生存的。当然,动物在援救自己的同伴时是不可能去计算数据的,人也不可能在看到有人掉进河里时,先来一番数学换算,威尔逊说,有关得失的估计都是物种以过去的经验为依据的,基因赋予了它的载体学习的能力。因此,物种的经验都是学习得来的,只要生存条件不发生急剧变化,这些以经验为依据的估计往往都是可靠的。

比如在狮群中,每只雄狮似乎都知道其他雄狮的战斗潜力,生活就能维持在一种紧张的和平之中,这就是因为它们是在按照亲缘关系指数行事。雄狮会调整自己行为的亲疏,如果它太亲热,像对待同胞兄弟那样友好地对待其他雄狮,可能遭到家族里狮子的排挤,也可能被其他雄狮利用;如果太冷淡,自己家族的狮子遇到危险,结果孤立无援。这都是因为不符合亲缘关系的理论估算,才没受到自然选择的青睐。

以上就是我们说的动物的亲缘关系,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第二类经典的动物行为模式,利他主义。

在动物群体之内,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互相协作,可以把利他主义的便利分享给其他的成员,亲族关系就这样连成一个个关系网,能在整体上提高网中成员的平均适应能力,这听起来简直跟我们人类社会的亲戚关系网一模一样。但是按照自私的基因理论,基因的本性不是自私的吗?为什么表现了利他主义反倒成功了呢?威尔逊说,这并不矛盾,生物进化的事实恰好说明,利他恰恰是利己,必须通过无私才能达到自利。因为有的时候,生物为了拯救其他的近亲而牺牲自己,这种利他行为的代价,对于基因来说也是合算的,因为它失去了一个,却保住了更多的相同拷贝。

在社会性昆虫中就有许多利他行为的例子。比如大多数蚂蚁的兵蚁,一旦遇到危险开始反击,就会把自己置身于最大的危险之中;蜜蜂和黄蜂也可以为轻微的挑衅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在狒狒群中也一样,占统治地位的雄性,在群体其他成员觅食的时候,会站在一个特别显眼的地方,暴露自己的位置,以便观察动静;在鸟类当中,双亲为了保卫自己的后代,也会在捕食者面前进行迷惑性的表演,比如翅膀下垂或者展开翅膀,假装受了伤,或者装成有病的样子,来吸引捕食者的注意,把捕食者从鸟蛋或者雏鸟那里引走。这些都是动物牺牲自己而保护种群里其他个体的行为。

威尔逊甚至说,对敌手的忍让,也是一种利他行为。在动物的决斗中,可能有头破血流,但很少有致命的情况出现,这是为什么呢?他的解释是,这种怜悯对物种是有好处的,因为这样可以保持本物种的最大数量,也能维持物种整体的健康。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利他主义的核心,就是个体按有利于群体的方式来行动。

以上就是我们所讲的第二部分内容,社会生物学到底是怎么解释生物体的社会行为的。威尔逊从基因的复制和传递,到动物行为的进化,为我们讲述了自然界动物的行为以及社会组织,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生物学的组织力量。

第三部分

同时,威尔逊也认为,人类也是一种生物,人类的基本解剖构造、生理状态以及许许多多基本的社会行为,都和活跃在旧大陆的非人类灵长动物相通。就算是我们独有的特征,比如快速学习语言的能力,也都被科学家们从遗传上找到了缘由,还原出了一段由自然选择造就的进化史。那是不是说,人类跟其他动物一样,人类的许多社会行为能演化出来,是不是也是因为它们对物种的生存有益,才被自然选择筛选出来?威尔逊把他的理论从动物推向人类,探讨人类的社会行为,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关注。接下来,我们就讲讲第三部分的内容,也就是人类的社会生物学,我们来看威尔逊是怎么运用分析昆虫和群居动物行为的生物学方法,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的。

我们为什么要从生物学角度探究人类的社会行为呢?这是因为人类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物种,我们生而为人,为什么行为里会存在盲目、功利、偏见、矛盾?认清楚自身,有助于我们鉴别自己的行为和规则,也能够给我们提供具有哲学意义上的思考。我们从局部到整体,从每个人到整个社会,来看看社会生物学是怎么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模式的。

先来说说我们每个人。不知道你在浏览社交网站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看到某个人发的状态,非常惊讶,“原来有人碰到这个事儿是这么做的!”人和人之间的行为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呢?人类社会已经繁荣到了一个极为复杂的水平,几乎每个成员都有高级智力,都会面临各种社会挑战,这些挑战需要全身心来应付。为了迎接挑战,人类具有的交流能力、掩饰能力、操纵能力、剥削能力等等,就像是一台精密计算机的参数,这些参数都能被环境轻易地改变,而且每种参数的改变都会有显著的效应,最终的结果就是可能引起社会的变化。现代人是一个多面演员,可以随着时机需要,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因为环境的不断变化,可以让他的表演能力扩展到极限。

人类行为在社会结构中有这么多的变化,还有一个解释,是因为我们缺乏来自其他物种的竞争。这个观点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生态放松”。什么意思呢?在过去的一万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控制环境方面已经如此成功,几乎任何一种文化都能持续一段时间。但如果放到动物界,没有一种蚂蚁能享受这种自由,因为有来自其他社会性昆虫的捕食和竞争,蚂蚁只要有一刻的疏忽,都会导致物种迅速灭绝。简而言之,动物物种更可能被禁锢在生态系统之中,它们的活动范围很小,而人类则不同,我们已经暂时逃脱了种间竞争压力。

不过,可别觉得人类更轻松,人类每个人的行为又受到了人性的约束。所谓的人性是什么呢?按照威尔逊的理论应该是这样的:有人遗传到了某种行为倾向,而且有这种倾向的人数量还很多,那这种倾向就被人们称为人性。人性都包含什么呢?比如有两性分工、对近亲的高度利他行为、乱伦禁忌和其他各种道德行为、对陌生人的怀疑等等。你看,尽管文化天差地别,人类由共同祖先那儿承继来的基因中,总是蕴含着这些共通的人性。

说完了每个人,接下来我们看看,从人类社会整体来看,人类为什么会有阶级意识?为什么有宗教和仪式?人类的文化和基因遗传之间有关系吗?

提到人类的阶级意识,你可能会想到我们刚刚说过的蚂蚁社会等级森严的制度,但其实,人类社会和社会性昆虫的等级是完全不同的。人类有时会像昆虫那样密切协作,但我们更多的是为有限的资源而竞争。人类不像昆虫,会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角色的框架里,比如蚁后就是为了产卵而生,它不会想别的,而人类却会企图通过改变角色,向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运动。阶级之间也会发生竞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阶级之间的竞争是社会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生物学认为,虽然进入一定的阶级、扮演一定的角色在遗传上找不到什么证据,不过,在一个社会中我们总能看到人类的这种向上运动的路径。比如一个阶级地位低的人,他的女儿会更倾向于借助婚姻上攀,而在商业或者政治生活中的成就,甚至能把一个家庭推到统治阶级的地位。

既然有了阶级,在人类的群体生活中,不可避免也就会有宗教和仪式出现。法国哲学家亨利·伯格森曾经说,假如每个家庭都制定出自己的行为规则,结果肯定是社会非常混乱,而宗教能够让这一切归于秩序。威尔逊也认同这个观点,他在书里说,宗教在所有的社会中都保持着活力,它会把一个程序或者一种陈述神圣化,暗示任何反对它的人都要受到处罚。社会生物学认为,在人类群体生活中,神圣的仪式最具有人类的特色。它为群体最为生命攸关的利益服务,它的典礼歌颂创世神话,让道德法典不断神圣化。

人类社会的特征除了有阶级、有宗教,其实最重要的是人类的文化。那么,人类的文化和基因遗传之间有关系吗?威尔逊的解释是,人类的社会行为是由文化传递的,文化是大脑的产物,而大脑是遗传进化的产物。也就是说,大脑的遗传、进化是发生在文化环境下的。因此他认为,文化的变迁必然会影响到大脑的遗传、进化。在这个基础上,威尔逊提出了“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用来表达基因和文化间的关系。它的意思是说,人类的遗传基因决定了人类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神经系统又影响了人类的学习、认识和行为。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社会,创造了一定的文化,在这个文化背景下,通过自然选择作用,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种群基因的改变。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因而他认为,遗传的进化和文化的进化是互动的,这才让人类的心智得以发展,形成了人类多种多样的文化。

这套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可能听起来稍稍有点复杂,用简单一句话说,威尔逊认为,基因是能够决定心智与文化的发展的。他的这个研究思路还需要更深入的发展和进行下去,不过,这些融合了脑神经科学及认知心理学、遗传学层面的知识和观点,读起来也颇有意思,它让我们忍不住想反观自身,对“人何以成为人”这个话题始终保持着深厚的兴趣。

最后来简单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讲了社会生物学这门学科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社会生物学是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对一切社会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是用现代科学在生命领域的全部知识去探讨社会行为——这个生命现象最错综复杂的现象。社会生物学这个新兴的学科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它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生物学甚至自然科学的领域。社会生物学横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这两者的统一、借鉴和渗透上,起到了相当有成效的探索作用。

其次,我们从基因和有机体尤其是动物行为模式这两个层面,讲述了社会生物学是怎么解释生命进化和生物的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行为模式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着重讲了两种最为经典的行为模式,亲缘关系和利他主义。这两种行为模式,也可以说是社会生物学的基石。

最后,人类是进化过程非常特殊的一支,在基因、习性、情感等方面有着漫长的进化过程。我们从动物推及到人类,了解了威尔逊是怎么运用分析昆虫和群居动物行为的生物学原则,来解释人类的阶级、宗教、文化等等社会行为的。

如果你想看《社会生物学》的纸质书,我在最后补充说明一下这本书纸质书版本的问题。在1985年,《社会生物学》问世十年后,国内曾经出版过一本小书,叫《新的综合:社会生物学》,但是这本书其实并不是完全译自威尔逊的原作。这本只有14万字的小书,内容源自很多资料,包括《社会生物学》原书的缩节本,威尔逊获得普利策奖的《论人性》一书,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以及其他一些当时发表的社会生物学文献材料。在解读这本书的过程里,这些资料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到了2008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了一本真正的原版中译本《社会生物学》,厚达700多页。这个中译本当时印数不多,现在恐怕买到纸书有点困难。不过好在,台湾左岸文化出版社在2013年也出版了一套完整的中译本,分为了4册,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