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经历和词风?

如题所述

辛弃疾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辛弃疾由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受到苏轼豪放词风及南宋初期爱国词人战斗传统的影响,使得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有着雄奇阔大意境、展现豪放沉郁风格的词作。
如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让我们感觉到辛弃疾身上的侠士之风,“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则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凄凉悲壮的塞外世界,呈现出阔大的沙场秋点兵的景象。而辛弃疾其实在青年时期就南渡到了南宋,他根本没有到过大漠孤烟的塞外,塞外对他来讲,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世界。因此,辛弃疾是把这样一个悲苦或者雄壮的经验通过梦境来加以展现,在理想世界当中驰骋疆场。然而梦总有醒的时候,词人最后无奈地回到了现实,杀敌报国、为国立功等等的一切都只能在梦中得见,面对着宝剑青光,想到英雄老去,白发生愁,壮怀抒尽,到最后只有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全诗一股英雄之气纵贯全篇,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而结尾的轻描淡写又平添英雄悲壮之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而辛弃疾的词作,最让人熟知的当属《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本词通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和典故的深度运用,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和个体人生的苦闷。故国沦陷、国耻未雪的仇恨和焦虑,故乡难归、流落江南的漂泊感,英雄无用的压抑感和壮怀理想无人理解的孤独感,英雄生命等闲虚度的失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交织于胸。因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萌生出退隐之念,但英雄无功的羞愧感和执着的进取心又促使他放弃了归隐的念头。欲进不能,欲退不忍,刚强自信的英雄也禁不住愤然泪下,到最后,在“无人会,登临意”的无奈痛苦之下,也只能“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了。

因此,不论是了解辛弃疾其人,还是赏析其词作,我们都能得到一种豪迈之气与悲壮之风的感悟,而这些带给我们的不光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深层次的关于生命的体验与领悟。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