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三口在三个城市生活,可我不想父母,这正常吗?

如题所述

这种情况不能说不正常,一家三口居住在不同的城市,有可能是各自的工作要求,不得已一家三口分开,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就说明你要么是在外上课,要么就是在外工作。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一方面说明现在的你已经比较独立了,已经适应了这种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比较少想父母。但如果说你一点也不想,那也不好,毕竟他们是生你养你的父母,你出门在外,他们两个也是独自生活,心里肯定很孤独,很想你的。你嘴上说着不想他们,可能是因为你现在正投入到某种事情,很是专心,所以没时间想家,想念他们。但是在你的心里深处,你一直挂念着他们。

自己独立生活在外,父母不在身边,而父母也不在一起生活这种情况,如果是从你小时候就一直存在的话,你现在不想他们,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小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关爱,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而你小的时候,父母就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对于他们的记忆和温暖的瞬间都很少,而现在你又在外上学或工作。小时候的这种母爱或父爱的缺失,所以就容易造成你渴望独立,也就很少会去思念他们,你不想他们也就很正常了。

但是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你都应该及时转变这种想法,无论你过去经历了什么,你都应该怀抱一颗感恩的心,他们是生你养你的父母。虽然现在你们不在一起,但是你作为子女,你应该尽自己的努力,找机会和父母相聚在一起,拉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无论自己在外有多么的独立和成功,你都不能忘记你的身后支持你、担忧你的只有你的父母,家才是最温暖的港湾。分开时间长了,父母的心里一定很落寞,很想念你,所以说,无论你身处何方,或者你是多么的成功,都不要忘了你的父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8

一家三口分隔三个城市,这本来就是不很正常的生活方式。但你不想念父母,我倒是觉得从心理逻辑上来说可以理解,但也不能说这就是正常,只能说明你还没有真正成熟到明白父母对你的意义或者天生性格淡薄。

我们都知道异地的爱情很脆弱,但其实异地的亲情也是一样。离开家后不想念父母的孩子,大多是因为家庭中的温暖和爱不够多。孩子小时候被父母“捆绑”在一起,就好像小鸟进了不自由的牢笼,时刻渴望着飞翔。尤其是那些从家长制度盛行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旦翅膀长硬,有的甚至不等翅膀硬,就急冲冲地逃之而后快。别说想父母,连回家都不愿意。而且分离的时间长了,如果自己的生活还足够充实,觉得父母就在家里也不会有什么特殊事,渐渐地自然就不会去想他们了。我说的“从心理逻辑上可以理解”大抵就这么回事儿。不再念及父母,是孩子独立的表现,证明他的生活还不错。

但是,不想父母让人感觉得更多的是你的淡漠,这就不是很好、很健康正常的一种心态。特别是你一家三口都在不同地方,想来也是为了打拼牺牲了家庭的团圆。你连想都不想,估计更不用提日常的关心,等到他们年迈又能指望什么呢?再忙也要顾念父母,这是传统的孝道,也是每个人必要的道德涵养。即使压力大或者情绪不佳,也要打电话给老人报报平安、表达挂念。

子欲养而亲不待,请牢记这句话,从现在起,开始学会想父母。

第2个回答  2017-10-18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心里所装下的事情都是不同的,如果你和你父母,你们一直就在不同的城市里生活,你们生活中没有太多的交集,一直都是你有你的生活,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圈子,在不同的人中间游刃有余。你自小就没有在他们身边长大,和他们也没有太深的感情,因为你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他们的陪伴,

所以你一直就比别的小孩子更加的独立自主。你也比别的小孩成长的要快,你能够独当一面,能够自己一个人处理好所有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你的父母都没有参与其中,这个样子,即使你们不在一个城市,你也已经习惯了你一个人的生活,并不是不正常的一件事。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你成长到一定的时间段的时候,你对家庭的依赖会逐渐的减小,你可能一开始会不习惯和家人聚少离多,但是后来你可能就会慢慢的习惯,你原本因为家庭这一块的空缺,渐渐的被别的东西所取代,你不在是以前那个傻傻的只要一离开父母就哭的小孩。你开始经营你自己的生活,平时和他们的联系也不算特别的多。即使他们不联系你,你也不联系他们,我不会徒生很多的想念。

毕竟随着我们越来越大,我们遇见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经历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小小世界不在局限于他们的天空,不想念他们,并不代表我们不孝顺,只是他们不在是我们生活中的全部,而我们也要去经营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就会退到一旁,但是他们一直都在我们的心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0-18

我觉得很正常啊,我现在一家四口都住一起可是我还巴不得他们住到另一套房子里,我只想一个人住,我真的并不想和父母亲人住一起,只要我有的吃有的喝过得开心就行,亲人在不在身边我真的没所谓。

我之前就一直在想,是不是有的人天生对亲情比较淡薄呢,我觉得我脑子里对亲人的观念真的很浅,我觉得只要大家都健康的活着是不是住一起其实没所谓。还有什么中秋过年之类的节日,有的时候我爸妈会忙工作没办法回家就我一个人过节,他们都会觉得很对不起我,可是我没感觉啊!反正我一个人在家里没有人管我,还能自己叫外卖吃好吃的,躲在家里玩电脑游戏不是美滋滋,这样让我过一辈子都行我才不在乎什么过节是不是一个人。就算是他们在家里我也不会觉得特别开心,反正每天就是下完班吃完晚饭就一个人躲到房间里了。可能也正是这样所以才让一家人的关系没那么亲密了吧,像以前那样一家人吃完饭都坐在客厅看电视或许亲情氛围会更浓厚。

我以前一直以为只有我会有这种想法,后来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无意间说到,她竟然也是这样的。她一个人去外地上大学,父母都不住在一起了,可是她说她也是从来都没有想过家,反而觉得一个人在外地生活更舒服没有家里的琐事和烦恼。所以我觉得你完全不用觉得奇怪,这种想法很正常,可能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是这样的!

第4个回答  2017-10-20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慢慢的长大了,可以自己独立生活了,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需要寻求父母的庇佑,依赖父母了。

虽然和父母在不一样的城市生活,距离远了。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独立的圈子。要上班要交际,和父母的联系越来越少,慢慢的就淡忘了家里的双亲。

我在没有结婚的时候,一个人在外面读书,很多时候四五个月才能回一趟家。我并没有像很多同学那样想家里的父母,感觉没有那么强烈。

可能是我独立性比较强,我从读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寄宿在学校,一个人在外面习惯了吧!有时候放假了我都不回家,自己找份临时工作做着,给自己挣点生活费。

只是会按照和我老爸老妈说好的,每个礼拜打一个电话回去。

现在结婚了有了孩子,对孩子的想念很深。才终于明白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是如此的深厚。

很多人都是刚开始没有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感情,等到自己当了爸爸妈妈,才会真正明白父母这两个字的含义。他们为自己真的付出了太多太多。

每个人总会有离开父母独立成家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后,就把所有的心思精力放在自己的小家里。

对生育自己的父母不闻不问,忘了当初自己也是爸爸妈妈含辛茹苦养育,从孩子慢慢成长起来的。

不管现在的你有多忙多累,也要经常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问候。

把父母放在心上,不管离父母多么遥远,还是要记住常回家看看。

父母渐渐的老了,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一天,才如梦初醒,怪自己当初忽略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