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死亡社保一次性补助标准

如题所述

社保可以保障人的方方面面,累计缴纳15年养老保险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参加医保可享受住院和门诊报销待遇,失业保险能保障失业期间的生活质量,生育保险可以弥补产妇生产期间的收入损失,工伤保险可以为职工人身安全兜底,社保除了这些好处外,在参保人离世后,遗属还能享受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抚恤金待遇跟职工的缴费年限,领取养老金时长,以及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这3个因素挂钩,缴费不满5年发放月数3个月;满5年不满10年发放月数6个月;满10年不超过15年发放月数为9个月;15年以上的,每多缴费1年,发放月数增加1个月。发放月数最髙为24个月。退休人员每领取一年养老金,发放月数减少一个月,最低不超过9个月。
农民社保缴存成本远低于职工,自然享受的待遇水平也低于城镇职工,无论何种情况,农民去世后都领不到社保机构发放的抚恤金,而领取丧葬补助金也需要视情况而定,只有同时满足以下这3个条件,遗属才能领取丧葬补助金:
第一,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第二,缴费和领取养老金待遇期间离世;
第三,当地已经建立丧葬补助制度。
拓展资料:城乡居民丧葬补助制度尚未全国统一,因此只有当地建立了丧葬补助金制度,遗属才能领取丧葬补助金,各地补助金发放标准差异很大,主要有两种发放形式:
第一,发放一个固定值,发放方式较为刻板
第二,以本地基础养老金为基数,计月发放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