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串串火锅”和一个“早餐”共事取个好的名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09-25
昨(16)日,2007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下简称《膳食指南》)面孔一见各大报端,就在成都这座以吃著名的城市引起不小反响。

根据这份由卫生部发布的《膳食指南》为居民提供的最健康日常饮食指导来看,50克粗粮+6000步=健康。那么,成都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离此“健康”有多远呢?为此,早报记者展开了调查,为您送上一份满意答案。

现状堪忧<<<

一份回锅肉油浸成都人

民以食为天,川菜让川人为之自豪,那它是否符合《膳食指南》的营养成分呢?

市民跟健康擦肩而过

先来看看回锅肉,这道成都人乃至四川人非常熟悉的家常菜。翻看川菜食谱中回锅肉的制作方法:“370克猪后腿的二刀肉,需要配料大油25克……”显然,如果一个人一天吃上一份回锅肉,对照新版《膳食指南》膳食宝塔上标明的“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30克,食盐不超过6克”,这个人就可能“油量超标”了,因为猪肉本身还含油的成分。

记者调查发现,严格按照《膳食指南》的以上“标准”,绝大多数成都人已在“油量”问题上陷入了误区。

最新的《四川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也显示,由于居民膳食结构变化,营养过剩问题越发严重,我省目前高血压患者约有1000万人,四川省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高血压患病率高,正是由于许多人每日盐摄入量过多,直接导致钠的摄入偏高。

成都人远离基本锻炼

根据2006年底面向社会公布的《成都市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06年,成都成年人中51.4%的人不锻炼,他们当中也只有一半的人坚持常年锻炼,所选项目主要是步行、跑步和骑自行车;不锻炼人群中缺乏时间、缺乏场地、惰性、没兴趣等为不参加锻炼的主要因素。

在成都市3岁到6岁的小孩中,对电视、电脑的偏好明显高于户外活动。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小孩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的占45.2%,1-2小时的占27.5%,30分钟以下与2小时以上的分别占19.6%和7.7%。

调查还显示,近半年来63.4%的老年人不工作,51.7%的成都老年人平均每天坐姿活动的累计时间为3-6小时,11.9%的人甚至达到了6-9小时。

随机调查<<<

三餐没个准喝水凭感觉

昨日,记者在红星路附近街头随机抽样调查了20位市民,其中18岁到25岁的11位,26岁到35岁的7位,36岁以上的2位。他们都讲述了自己平时一日三餐的用餐情况。其中,平时不吃早饭的就有13位,而这13位的年龄都在30岁以下。

吃早饭为健康 不吃为时间

家住金象家园的何艳说:“早上虽然起来得早,但是公司上班要打卡,根本没时间吃早饭。如果再早点起来的话,当天的精神又不好,一般选择不吃早饭,有闲心的话,我会在头一天晚上随便买点东西,第二天在路上或单位上吃。”

已经27岁的IT白领张先生表示,他一般也很少吃早饭,主要是想多睡一会。因为干他这一行的,一般都睡得比较晚,早上就不吃饭,抓紧时间睡觉。

现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年轻人都有不吃早饭的习惯。成都媒体从业人员刘先生说,虽然吃早饭是一种习惯,但他就没有这种习惯,也不知道吃什么。

在软件公司上班的谭娟说:“早饭必须吃,吃了早饭,一天精神都好。每天我都会吃,就算条件不允许,我想方设法都会吃点东西。”调查显示,为了健康,成为了吃早饭族的最大动力。

午餐时间很紧 就近吃的多

针对午餐,这20位调查对象中,有18位都说自己中午吃得很一般,因为要急着上班,而没有时间却吃得很挑剔,都是选择就近用餐。“中午都是12点下班,出了公司就在附近随便找个馆子吃点炒饭或面条就OK。”张先生说,他和同事们中午都选择方便、快捷的方式就餐。

另外2位调查对象则表示,因为自己家离工作单位很近,每天都是回家吃,营养搭配得很好。有时因为忙不在家吃,他们会选择快捷的方式就餐。

晚饭最为丰盛 更喜欢烫着吃

调查显示,晚餐,已成都市忙碌一族一天最为丰富的一顿饭。何艳说:“我忙碌了一天,好不容易闲下来,当然要吃一顿好的。”20位调查者都表示,一日三餐中吃得最好的是晚饭。他们说,一天都对不起自己的胃了,晚上当然要吃顿好的。他们大多数时候不是和家里人一起吃就是跟朋友一起聚,都觉得晚餐才是一天吃得最香、最好、最饱的一顿。其中,火锅、串串香等口味偏重的本土特色餐饮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空调房上班族 喝水凭感觉

规模为200人左右的某教育培训机构部门,负责呼叫中心工作的郭春梅表示,在部门呼叫中心的24人中,大多数都为24-25岁的年轻人。郭小姐每天的早餐都是一袋牛奶或一包麦片再加上半包饼干,中午则相对不固定,多数时间在外面的馆子来份炒饭、盒饭,晚餐和午饭差不多,有时候在单位食堂来一个两荤一素的套餐。她表示,办公室的所有人都有2-3个水杯,以备不同的需要,但是,大家都没有特别注意喝水,只有感觉到渴了才喝。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大多数上班族饮用的水量视个人习惯而定,不过由于长期处在空调房内,会补充较多的水分。

专家提醒<<<

火锅千万要悠着吃

“先不说火锅中油脂含量高,光看烫火锅,四川人最爱吃的毛肚、黄喉、各种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都非常高,火锅倒是吃欢了,可不知不觉就吃进去了很多脂肪、蛋白质,血压‘噔噔噔’就窜高了。”“四川人很喜欢说一句话,叫做吃得咸看得淡,殊不知这‘吃得咸’可是很危险的。”

———省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邓颖

薯类也不能吃太多

“薯类食物虽然是我们鼓励大家要吃的,但是也不能吃多了。因为薯类是以淀粉为主,本身蛋白质含量很低,如果因为这样的排名而过多地吃薯类,就会造成蛋白质缺乏。适量吃是有益的,但不能拿来当饭吃。人们的饮食需要各种食物来进行合理摄取,把各种营养元素组合好了,比例合适,才是好的膳食。”

———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名誉会员、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陈春明教授

相关标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成都人饮食健康
第2个回答  2010-09-18
昨(16)日,2007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下简称《膳食指南》)面孔一见各大报端,就在成都这座以吃著名的城市引起不小反响。

根据这份由卫生部发布的《膳食指南》为居民提供的最健康日常饮食指导来看,50克粗粮+6000步=健康。那么,成都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离此“健康”有多远呢?为此,早报记者展开了调查,为您送上一份满意答案。

现状堪忧<<<

一份回锅肉油浸成都人

民以食为天,川菜让川人为之自豪,那它是否符合《膳食指南》的营养成分呢?

市民跟健康擦肩而过

先来看看回锅肉,这道成都人乃至四川人非常熟悉的家常菜。翻看川菜食谱中回锅肉的制作方法:“370克猪后腿的二刀肉,需要配料大油25克……”显然,如果一个人一天吃上一份回锅肉,对照新版《膳食指南》膳食宝塔上标明的“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30克,食盐不超过6克”,这个人就可能“油量超标”了,因为猪肉本身还含油的成分。

记者调查发现,严格按照《膳食指南》的以上“标准”,绝大多数成都人已在“油量”问题上陷入了误区。

最新的《四川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也显示,由于居民膳食结构变化,营养过剩问题越发严重,我省目前高血压患者约有1000万人,四川省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高血压患病率高,正是由于许多人每日盐摄入量过多,直接导致钠的摄入偏高。

成都人远离基本锻炼

根据2006年底面向社会公布的《成都市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06年,成都成年人中51.4%的人不锻炼,他们当中也只有一半的人坚持常年锻炼,所选项目主要是步行、跑步和骑自行车;不锻炼人群中缺乏时间、缺乏场地、惰性、没兴趣等为不参加锻炼的主要因素。

在成都市3岁到6岁的小孩中,对电视、电脑的偏好明显高于户外活动。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小孩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的占45.2%,1-2小时的占27.5%,30分钟以下与2小时以上的分别占19.6%和7.7%。

调查还显示,近半年来63.4%的老年人不工作,51.7%的成都老年人平均每天坐姿活动的累计时间为3-6小时,11.9%的人甚至达到了6-9小时。

随机调查<<<

三餐没个准喝水凭感觉

昨日,记者在红星路附近街头随机抽样调查了20位市民,其中18岁到25岁的11位,26岁到35岁的7位,36岁以上的2位。他们都讲述了自己平时一日三餐的用餐情况。其中,平时不吃早饭的就有13位,而这13位的年龄都在30岁以下。

吃早饭为健康 不吃为时间

家住金象家园的何艳说:“早上虽然起来得早,但是公司上班要打卡,根本没时间吃早饭。如果再早点起来的话,当天的精神又不好,一般选择不吃早饭,有闲心的话,我会在头一天晚上随便买点东西,第二天在路上或单位上吃。”

已经27岁的IT白领张先生表示,他一般也很少吃早饭,主要是想多睡一会。因为干他这一行的,一般都睡得比较晚,早上就不吃饭,抓紧时间睡觉。

现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年轻人都有不吃早饭的习惯。成都媒体从业人员刘先生说,虽然吃早饭是一种习惯,但他就没有这种习惯,也不知道吃什么。

在软件公司上班的谭娟说:“早饭必须吃,吃了早饭,一天精神都好。每天我都会吃,就算条件不允许,我想方设法都会吃点东西。”调查显示,为了健康,成为了吃早饭族的最大动力。

午餐时间很紧 就近吃的多

针对午餐,这20位调查对象中,有18位都说自己中午吃得很一般,因为要急着上班,而没有时间却吃得很挑剔,都是选择就近用餐。“中午都是12点下班,出了公司就在附近随便找个馆子吃点炒饭或面条就OK。”张先生说,他和同事们中午都选择方便、快捷的方式就餐。

另外2位调查对象则表示,因为自己家离工作单位很近,每天都是回家吃,营养搭配得很好。有时因为忙不在家吃,他们会选择快捷的方式就餐。

晚饭最为丰盛 更喜欢烫着吃

调查显示,晚餐,已成都市忙碌一族一天最为丰富的一顿饭。何艳说:“我忙碌了一天,好不容易闲下来,当然要吃一顿好的。”20位调查者都表示,一日三餐中吃得最好的是晚饭。他们说,一天都对不起自己的胃了,晚上当然要吃顿好的。他们大多数时候不是和家里人一起吃就是跟朋友一起聚,都觉得晚餐才是一天吃得最香、最好、最饱的一顿。其中,火锅、串串香等口味偏重的本土特色餐饮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空调房上班族 喝水凭感觉

规模为200人左右的某教育培训机构部门,负责呼叫中心工作的郭春梅表示,在部门呼叫中心的24人中,大多数都为24-25岁的年轻人。郭小姐每天的早餐都是一袋牛奶或一包麦片再加上半包饼干,中午则相对不固定,多数时间在外面的馆子来份炒饭、盒饭,晚餐和午饭差不多,有时候在单位食堂来一个两荤一素的套餐。她表示,办公室的所有人都有2-3个水杯,以备不同的需要,但是,大家都没有特别注意喝水,只有感觉到渴了才喝。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大多数上班族饮用的水量视个人习惯而定,不过由于长期处在空调房内,会补充较多的水分。

专家提醒<<<

火锅千万要悠着吃

“先不说火锅中油脂含量高,光看烫火锅,四川人最爱吃的毛肚、黄喉、各种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都非常高,火锅倒是吃欢了,可不知不觉就吃进去了很多脂肪、蛋白质,血压‘噔噔噔’就窜高了。”“四川人很喜欢说一句话,叫做吃得咸看得淡,殊不知这‘吃得咸’可是很危险的。”

———省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邓颖

薯类也不能吃太多

“薯类食物虽然是我们鼓励大家要吃的,但是也不能吃多了。因为薯类是以淀粉为主,本身蛋白质含量很低,如果因为这样的排名而过多地吃薯类,就会造成蛋白质缺乏。适量吃是有益的,但不能拿来当饭吃。人们的饮食需要各种食物来进行合理摄取,把各种营养元素组合好了,比例合适,才是好的膳食。”

———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名誉会员、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陈春明教授

相关标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成都人饮食健康
第3个回答  2010-09-16
“传传”早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9-24
朝思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