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

如题所述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如下:

一、实验名称: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二、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2、练习使用停表测时间。

3、知道平均速度的意义和测平均速度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v=s/t。

四、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小车,金属片。

五、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2、按照下图组装器材。

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所通过的路程S1 ,填入表格。

4、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t1,填入表格。

5、根据测得S1和t1,利用公式V=S/t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6、将金属片挡在斜面的中点,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测出小车到斜面中点的距离S2 ,填入表格。

7、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上半程的时间t2,填入表格。

8、根据测得S2 和t2利用公式V=S/t算出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2。

9、根据全程时间t1和上半程时间t2可知下半程时间为t3=t1-t2。下半程路程S3=S2,利用公式V=S/t算出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V3。

六、实验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作变速运动。

注意事项

1、每次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运动。

2、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动力;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下滑的速度较慢,便于测量时间;金属片的作用是为了挡住小车,便于测量该段路程的时间。

3、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或者从开始计时的车尾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尾,不能从斜面的顶端量到斜面的底端或从车头量到车尾。

4、实验时一般是先选一段路程,再测时间,求平均速度;不是先选一段时间,再测时间和路程,求平均速度。前者路程可先测好,实验时只测时间,较方便;后者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既要测时间,又要测路程,不便操作。

5、长度的测量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