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如东县掘港,有一条充满历史韵味的仿古街,名为扶海洲。这个名字源于如东大地的古老记载,《后汉书·郡国志》中首次提及。扶海洲最初是南黄海与长江交汇形成的一片沙洲,象征着大海与长江的交融,因此得名。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三千年的西周时期,直到唐朝,扶海洲才与大陆相连。《崇川竹枝词》中的一首诗描绘了扶海洲的独特位置,"淮南江北海西头,中有一泓扶海洲",准确地定位了如东县的位置。古时,如东被称为"扶海洲",这里的人们以其善唱吴歌而闻名。
街名“扶海”寓意着岁月更迭,古韵犹在。早在秦汉时期,如东县的前身——扶海洲,曾是海中沙洲,历经沧桑变化。据《扬州府志》记载,长洲泽和扶海洲在那时已经存在。《嘉庆一统志》中提到的掘港,位于县东江中的沙洲上,进一步证实了扶海洲的历史地位。
扶海洲的开发是历代劳动人民辛勤努力的结果。掘港曾有一座庙宇,面向大海,庙门上刻有"辟我草莱",象征着先民们披荆斩棘,开垦这片荒滩。据说,很久以前,有三位兄弟在这片荒漠之地辛勤耕耘,他们的坚韧精神激励后人,庙宇因此建立,以纪念他们的贡献。
扶海洲本是江苏省如东县的称谓,也是如东县城掘港的一条仿古街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