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

如题所述

办法1:人工扑打法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久的灭蝗方法。根据《捕蝗要法》的记载,这种方法主要是由乡民们用竹竿撑起八尺长的白布,顺着风的方向三面围追,将蝗虫驱赶到一处后,再集中力量扑打。自春秋战国年间起,农民们就用这种“白刃战”迎战蝗灾。尽管这种方法耗费体力,工具简单,但便于集体作战,因此在两千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农村广为流传。
办法2:沟堑掩埋法
人工扑打法虽然简单,但人力体力消耗太大。到了汉朝年间,人们灵机一动:为何不挖坑埋掉蝗虫呢?因此,“沟堑掩埋法”诞生了。根据东汉《论衡》等典籍的介绍,这种方法需要在蝗虫经过的地区挖出大量深宽二尺的大坑,然后在蝗虫到来时,用扑打等方法将蝗虫引入坑里,再集中力量填埋。这种方法的“歼敌”效果很好,但操作难度也较高:如果土埋得太浅,蝗虫就能钻出来。《晋书》记载,河东地区曾采用“沟堑掩埋法”埋杀蝗虫,但结果是埋进土里的蝗虫很快飞出来,将庄稼啃了个精光。
办法3:篝火诱杀法
实际上,火烧蝗虫的愿望在春秋战国年间就已经很强烈。《诗经》中就有“秉被蟊贼,以付炎火”的描述。到了唐朝,这种方法终于成熟。根据《捕蝗图册》和《治蝗全法》的记载,要想“火烧蝗虫”,就要在天黑时点燃篝火,并在蝗虫密集的地区分路设灯,用灯光吸引蝗虫。被火烧到的蝗虫会失去飞行能力,人们就可以捕杀它们,然后集中掩埋。唐朝开元年间,面对中原的大蝗灾,宰相姚崇果断采用“篝火诱杀法”,短时间内成功扑灭了大灾。
办法4:据虫除卵法
同样在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宋代,人们意识到预防胜于救灾:与其在大灾时劳累灭蝗,不如提前根除。因此,人们开始采用“据虫除卵法”。根据《宋史》的记载,宋代的农民常在冬天寻找蝗虫的滋生地。《治蝗全法》也总结了宋代以来“据虫除卵”的经验:蝗虫虫卵滋生地常有无数像蜂巢一样的小孔,必须果断挖土铲除。明清年间,人们还开发出了原始“农药”,如“百步草浓汁”和“陈醋混合液”,专门用于灭杀虫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