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和外国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中国建筑和外国的不同:
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等.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或不同.都能从历代建筑物以及流传下来的建筑学著作中得到印证和反映.
1. 理念与幻想:
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高度概括过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之间的根本差别.他认为:[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了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了东方艺术."也就是说.西方建筑在造型方面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力处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等,而中国建筑则具有绘画的特点.其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很注重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等.而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西方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中国则重视空间.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是动态美.空间美.传神美的统一.因此.可以认为.欧洲建筑的理念性主要集中体现在[实"上.而中国建筑的幻想性则主要体现在[空"上.
2. 模仿与写意: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是模仿的产物.古希腊建筑中的不同柱式建筑就是模仿不同性别的人体美.欧洲人较为重视形式逻辑.讲求逼真.依仗论证.注重体现几何分析性.在建筑的艺术构思与总体布局上较为强调对称.具象以及模拟几何图案美.中国人则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部事物的领悟.感受和把握.以及如何艺术地体现出这种心智的领悟和内心的感受.具有很强的写意性.它是一种抽象美的概括与感悟.是某种有形实景与它所象征的无限虚景的结合或者融汇.所追求的是[得意忘象"的意境.中国人也讲究逼真.论证.但须以写意性的[传神"为前提.且形似逊于神似.比如.我国古典建筑物顶上的形如飘风的飞檐翼角.其传神的写意性极富唐代画家张文通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激情.给人以强大的心理感染力.
3. 礼乐与逻辑:
礼乐的概念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乐记>.即美与善.艺术和典章.情感与理性.心理和伦理的密切关系.礼是社会的伦理标准.乐是社会的情感标准.[礼乐相济"或礼乐密切配合就是中国理性精神的表现形态.可以说.中国建筑的艺术感染力就是在理性(礼)基础上所散发出的浪漫情调(乐).它所体现与蕴涵的是中国建筑的某种[诗意"美.这一点与中国人在行为方式上的[思方行圆"的处事方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西方建筑文化比较注重逻辑与论证.其特征可归结为理性与抗争精神.个体与主体意识.天国与宗教理念.建筑艺术处理的合理性与逻辑性.以及强调艺术.技术.环境的协调与布局.重视比例的适当与艺术的精巧.等等.所有这些特性.在欧洲人的建筑理论中都有所提及或有较多的阐述.在其建筑实体中也有较多的表现.
4. 封闭与开放:
中国的四合院.围墙.影壁等.显示出某种内向.封闭甚至[一劳永逸"的苟安思想倾向.乃至有人认为:[封闭的庭院象征着我们封闭的社会".[中国是一个`秦砖汉瓦`的围墙的世界"--西方强调应以外部空间为主.称中心广场为[城市的客厅".[城市的起居室"等等.有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比如.始建于1756年的法国凡尔赛宫.其占地220亩的后花园与两旁对称且裁剪整齐的树木.一个接一个的水池群雕相即相融.一直伸向远方的城市森林--中国一些较大的宅院或府第.一般都把后花园模拟成自然山水.用建筑和院墙加以围合.内有月牙河.三五亭台.假山错落显然有将自然统揽于内的倾向.可以说.这是中国人对内平和自守.对外防范求安的某种单纯防守性.自我封闭性.内向抑制性的文化心态在建筑上的反映和体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17
中国传统的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逐步趋向开放、兼容,中国现代建筑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朴素淡雅的风格,主要以茅草、木材为建筑材料,以木架构为结构方式(柱、梁、枋、檩、椽等构件),按照结构需要的实际大小、形状和检举组合在一起。这种建筑结构方式反映了古代宗法社会结构的清晰、有序和稳定。古代建筑由于木质材料制作的梁柱不易形成巨大的内部空间,古代建筑便巧妙地利用外埠自然空间,组成庭院。庭院是建筑地基本单位,它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既是人工的,又是自然的,可以俯植花草树木,仰观风云日月,成为古人“天人合一”观念的又一表现,也体现了中国人既含蓄内向,又开拓进取的民族性格。古代稍大一些的建筑都是由若干个庭院组成的建筑群,单个建筑物和庭院沿一定走向布置,有主有次,有高潮有过渡,成为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呈现出一种中国人所追求的整体美和深邃美。其中宫殿、寺庙一类比较庄严的建筑,往往沿着中轴线一个接一个地纵向布置主要建筑物,两侧对称地布置次要建筑物,布局平衡舒展,引人入胜。

古人很早就能运用平衡、和谐、对称、明暗轴线等设计手法,达到美观的效果。古代建筑重艺术装饰,但不复杂,只在主要部位作重点装饰,如窗檐、门楣、屋脊等,布局多为衡平方向发展,不重高层建筑,至佛教传入后,出现了楼阁佛塔,共建筑才得以盛行。建筑地一切艺术加工也都是对结构体系和构件的加工,如色彩、装饰与构件结合,构成了丰富绚丽的艺术成就,雕梁画栋,形体优美而色彩斑斓;楹联匾额,激发意趣而遐想无穷。

古代建筑品类繁盛,包括宫殿、陵园、寺院、宫观、园林、桥梁、塔刹等。

实用艺术的一种,又归于广义的造型艺术。指用沉重的物质材料堆砌而成的物质产品,是人类为满足自身居住、交往和其他活动需要而创造的“第二自然”,也是人类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空间环境。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体形式、结构造型、内外空间组合、装修和装饰、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实用造型艺术。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初的建筑主要是为遮风避雨、防寒祛暑而营造的,是人类为抵抗残酷无情的自然力而自觉建造起来的第一道屏障,只具有实用的目的。随着物质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才越具有审美的性质,直至发展成为以作为权势象征为主要目的的宫殿建筑,以供观赏为主要的目的园林建筑。在各门艺术中,建筑是最早的艺术之一。恩格斯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有了“作为艺术的建筑的萌芽”了。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具有四维空间(包括顶面)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建筑呈现出中西交汇、风格多样的特点。这一时期,传统的中国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数量上的优势,但戏园、酒楼、客栈等娱乐业、服务业建筑和百货、商场、菜市场等商业建筑,普遍突破了传统的建筑格局,扩大了人际活动空间,树立起中西合璧的洋式店面;西方建筑风格也呈现在中国的建筑活动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哈尔滨等租界城市,出现了外国领事馆、洋行、银行、饭店、俱乐部等外来建筑。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近代民族建筑,这类建筑较好地取得了新功能、新技术、新造型与民现代建筑族风格的统一。

建筑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木结构建筑、砖石建筑、钢筋水泥建筑、钢木建筑、轻质材料建筑等;根据建筑所体现的民族风格,可分为中国式、日本式、意大利式、英吉利式、俄罗斯式、伊斯兰式、印第安式建筑等;根据建筑的时代风格,可分为古希腊式、古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式、国际式建筑等;根据建筑流派的不同,分类就更复杂了,仅“二战”后,西方就有野性主义、象征主义、历史主义、新古典主义、新方言派、重技派、怪异建筑派、有机建筑派、新自由派、后期现代空间派等。但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较多地是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而将建筑分为住宅建筑、生产建筑、公共建筑、文化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陵寝建筑、宗教建筑等。
第2个回答  2010-09-17
中国建筑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征形式和风格。自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体系,2000多年间风格变化不大,通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外国建筑,特别是西方建筑的大量输入,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发生了急剧变化,通称为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代建筑有直接影响,17世纪以后,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

艺术特征

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3个最基本的特征:

①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②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不可理解的形象。

③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古代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是动员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抽掉了其中一项,也就损害了整体效果。

这些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

重视环境整体经营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周礼》中关于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虽然未必全都成为事实,但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规划的大区域规划构思。《管子·乘马》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中国的堪舆学说起源很早,除去迷信的外衣,绝大多数是讲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秦咸阳北包北坂,中贯渭水,南抵南山,最盛时东西达到二三百里,是一个超级尺度的城市环境。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北魏)、建康(今江苏南京)、北京(明清)等著名都城,其经营范围也都远远超过城墙以内;即使一般的府、州、县城,也将郊区包容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统一布局。重要的风景名胜,如五岳五镇、佛道名山、邑郊园林等,也都把
环境经营放在首位;帝王陵区,更是着重风水地理,这些地方的建筑大多是靠环境来显示其艺术的魅力。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