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10年24节气的具体日期

2010年的24节气都在哪一天?貌似有计算公式,请教如何计算?

立春:2月4日
雨水:2月19日
惊蛰:3月5日
春分:3月21日
清明:4月5日
谷雨:4月20日
立夏:5月5日
小满:5月21日
芒种:6月6日
夏至:6月21日
小暑:7月7日
大暑:7月23日
立秋:8月8日
处暑:8月23日
白露:9月8日
秋分:9月23日
寒露:10月8日
霜降:10月23日
立冬:11月7日
小雪:11月22日
大雪:12月7日
冬至:12月22日
小寒:2011年1月5日
大寒:2011年1月20日

节气日期速算法: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本世纪立春的C值=4.475,例求2017年的立春日期如下:
[2017×0.2422+4.475]-[2017/4-15]=492-489=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15
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这二十四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对农事耕作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一般更适用于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反映季节

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二分、二至是太阳高度变化和季节的转折点。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

反映气候特征

冷热: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一年中最热、最冷时期来临以及寒暑变化。
降水: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表明降水、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此外,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也反映出温度逐渐下降的过程和每个节气温度下降的程度。先是温度开始降低,水汽凝露较多;以后温度下降更甚,不仅露更多,而且凉起来,但还未结冰;最后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从农业生产上看,这三个节气的热量意义大于它们的水分意义,具体而生动。

反映物候现象

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向天地万物通报春回大地的信息。

节气的安排及含义

立春

2月3日~5日,太阳达黄经315度。“立”是开始的意思,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天气回暖,万物更新,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这一天春季开始。

雨水

2月18日~20日,太阳移至黄经330度。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

3月5日~7日,太阳移至黄经345度。春雷开始轰鸣,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气温升高,但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

3月21日~22日,太阳移至黄经6度,阳光直照赤道。“分”是“半”的意思,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4月5日~6日,太阳移至黄经15度。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草木萌动,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谷雨

4月19日~21日,太阳移至黄经30度。“雨生百谷”,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立夏

5月5日~6日,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万物生长,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农事活动也已进入夏季欣欣向荣的繁忙季节了。

小满

5月20日~22日,“满”,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

6月5日~7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需要及时进行夏收、夏管和夏种了。

夏至

6月20日~22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90度,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夏至前后,我国许多地方都进入了闷热夏季,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上,最高气温常常突破37℃。
也许是天气太热的缘故,古代作官的要放假,百姓们也都轻松一下。据宋代《文昌杂录》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史》礼志里的记载较为具体:“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是用来驱热的,而香囊则可压汗臭,用这两种物品纳凉消夏显得非常实用。
夏至来临之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已进入梅雨季节,而梅雨天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少,正是农作物病虫害的高发季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夏至这天,把用菊叶烧成的灰撒在农作物上,作物就不会遭受病虫害,因为菊叶灰里含有一种杀虫的化学成分菊脂,它便成了古代的一种绿色“农药”。
夏至“忌雨”的习俗,其实就是一种气候期盼。古时农家把夏至半个月分为头时(前三天)、二时(中间五天)和末时(后七天),农人最怕的就是“时中下雨”和“时末打雷下雨”,为此“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反映了古代农民“靠天吃饭”的无奈处境,因为夏至半个月内打雷下雨,多半具有梅雨特征,对农作物生长弊多利少;而夏至半月过后,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时节,作物开始需要水分了,所以农家都盼望分龙日(即农历五月二十日)以后,老天能及时下雨。至今,我国许多农村还流传着这样的气象谚语“二十分龙二十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
“疰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主要源于天气的暑热和体质的虚弱。古人预防疰夏一般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第二阶段则从夏天开始,有关“夏至防疰夏”,各地都有一些“吃”的风俗,近人胡朴安在《仪征岁时记》中记载道:“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谓食之不疰夏”。

小暑

7月6日~8日,太阳达黄经105度,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

7月22日~24日,此时太阳已达120度,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大暑不热”、雨水偏多的反常年份。

立秋

8月7日~9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135度。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

8月22日~24日,“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

9月7日~9日,此时太阳达黄经165度,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

9月22日-24日,太阳移至黄经180度,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寒露

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霜降

10月23日~24日,此时太阳达黄经210度。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降霜,天气寒冷造成,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

11月7日~8日,太阳移至黄经225度,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小雪

11月22日~23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240度,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味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

12月6日~8日,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冬至

12月21日~23日,太阳移至黄经270度,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短,气温持续下降,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小寒

1月5日~7日,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会有霜冻。

大寒

1月20日~21日,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