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安住”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安住就是止、定的意思!

注:如何安住身心

人生忙忙碌碌,总为了求得一个身心安住的地方。以下试举数例,让我们的身心有所安住:
  一、安住在慈善喜舍上:世间滚滚红尘,芸芸众生营营求求,都找不到安住之处;假如我们无时无刻,身心都不离柔和忍辱,不离慈悲喜舍,那不就能得到很大的快乐了吗?
  二、安住在发心立愿上:每日不时地发心,不时地立愿,发心会增加力量,立愿能确立目标。发心愈大,立愿愈坚,成就必然愈大、愈多。
  三、安住在般若智慧上:为人不能愚痴、执著,生活在愚痴执著中,懵懵懂懂,难有成就。如果我们能将身心安住在般若智慧上,时时用般若观照,用智慧处事,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安住在禅定戒法上:一个人假如每天都能有半小时的时间,把身心安住在禅定里,整个生活都合乎戒法,必为人天欢喜。
  五、安住在敬念礼拜上:在礼拜时,每礼一拜,可以自由念佛五声或十声,久而久之,身心自然获得清净。
  六、安住在淡泊谦卑上:我们的身心,如果与世间的金钱名利接触,就会有很多的妄想;如果日日生活里只是简单淡泊,与人交往必以谦卑待之,则吾人的道德形象自然会提升。
  七、安住在放下自在上:一个人身上背负太多东西,会不胜负荷;心上负担太多,也会觉得辛苦。懂得放下,自然轻松自在。
  八、安住在学习满足上:人生的痛苦,都是因为不满足。满足就是富贵,满足就能安住。
  以上八事,任何一事情都可以让我们身心安住。只要身心能安住,生活必然吉祥如意。
 
 (摘自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著作《如何安住身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15
楼主 您好

安住也可以说是安忍,在佛法中称为正定,也就是心得决定之义,不一定只有禅定才是安住,其实在大乘法中,安住主要是指对于某法心得决定,而不动摇之义。譬如:

我们若能现前观察能见的眼识,能听的耳识,乃至能知万法的意识等,都必须依著六根与六尘相触,并且在这相触的处所才能出生、现行、运作,若能这样现观,渐渐的就能知晓、体验六识以及六识见闻觉知的虚妄,进而远离我见的束缚。我见断除,疑见一定断,对于诸方学佛人、学佛大师、乃至一切众生是否有断我见,都能判断无误,因为心得决定故,此时无需他人证明,自知自证,便是安忍、安住于断我见的智慧见地上。

又譬如,参禅觅得本来面目后,能够体验真心与妄心的差异与运作,证知真心本来而有、本来清净之涅盘性,因此心得决定,不在落入到妄心妄觉上,也就是安住于真心本来无生的寂灭境界,故名无生忍。

因此在佛法上,任何观察五阴身心的见地,以及观察实相的见地,而心得决定并且能忍于这种无生的无境界境界,就是安住。

当然其他同修所说的禅定也是。

另外说明一下,无生忍极为难忍,一般人如果直接跟他说明本来面目之所在,必然不信乃至诽谤,纵然学佛已久之人,若明说千圣不传之密义必招致诽谤,而造下极重之地狱业报,所以有智之人应当谨慎之,莫将佛法作人情,真如佛性无比神圣,然而若明说之,世俗凡夫必然贱之踏之,轻贱此平凡实在、本来无生的朝朝还共起之自性佛。是故于佛于法、于经典于菩萨僧等应生导师想,若尊重弟子!
第2个回答  2009-07-15
安住是止,一种定境。心能安住才会看到事物的真相。即在定中才能生慧,才能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见到佛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7-15
安住指‘心’可以住于初禅,2禅,3禅,4禅以及果定。因为这些‘住处’都不会产生烦恼以及不善业,因此称为‘安住’,安全的住处。这里指的是‘心’的住处。
第4个回答  2009-07-15
安住就是止观中的“止”,《大念住经》观身不净,于身处修身念住。观心无常,于心处修心念住。观受是苦,于受处修受念住。观法无我,于法出修法念住。就是“安住”。上我的博客阅读《大念住经》。
http://hi.baidu.com/chiayewli/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