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和孟郊是什么关系?

我在家谱上发现孟浩然和孟郊是祖孙关系,我想了解这方面的史籍,或者与大家一起讨论,谢谢大家参与。

孟姓族谱里孟浩然是孟郊的爷爷。 

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孟郊祖先世居洛阳   (今河南洛阳),少时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

人物诗歌成就:

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田园诗派,后人为了突出两人对田园诗派的突出作用也称为:“王孟诗派”。该派有陶渊明、“二谢”(谢灵运、谢朓)诗之长,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风格冲淡自然。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他的旅游诗描写逼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气势磅礴,格调浑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5
  1、简介
  孟浩然(689--740), 本名洁,字浩然,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学其父行,曾隐居鹿门山,又称之为“孟山人”。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出人意料的,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然而这次考试对的大诗人。他的经历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然而现实生活常常是孟浩然的打击还不算太大,而令他入仕的梦想破灭的是因为惹怒了唐玄宗。一次王维邀请孟浩然来家中做客,两人正高谈阔论时,忽然外传“皇上驾到”!孟浩然不及躲避,只好藏匿于床下。等皇上进来后,王维不愿隐瞒,禀报皇上说:“诗人孟浩然在此,因嫌身份卑贱,未敢拜见陛下。”唐玄宗是个爱才之人,听后,立即召见。孟浩然连忙出来见过玄宗。三人说了一会儿诗文,玄宗问孟浩然是否有新作。于是孟浩然就诵读了一首向皇上表明入仕心迹的诗。谁知其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联,竟惹怒了玄宗,玄宗责备道:“你不积极求仕,倒反过来诬说我弃你!”这次,孟浩然对入仕彻底心灰意冷。此后,孟浩然就四处漫游,足迹遍布山林江海,穷极山水之胜,成为人们所倾慕的“隐士”、“高人”。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为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孟浩然病疹发背,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他的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像《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小舟描绘得平常而亲切。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农家生活的简朴,故人情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和谐,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他的一些小诗,如《春晓》也写得含蓄清丽、韵味悠长。孟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孟诗思想内容不甚丰富,但从艺术的完整、精美上来讲,与王维完全可以并驾齐驱,故号称“王孟”。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安丘。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父庭玢任昆山县尉时生郊。孟郊之父早逝后其母裴氏携带其兄弟三人寄居在湖州武康。孟郊早年生活贫困,为生计,他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中,张建封镇徐州时,郊曾往谒。46岁始登进士第,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后世常用以形容人刚刚腾达时的心情。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又过了四年到贞元十七年(801), 才当上一个小小的溧阳县尉。在迎接老母时,写下了著名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在溧阳任上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等小官,后定居洛阳。60岁时,因母死去官。郑余庆镇兴元,又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来到阌乡(今河南灵宝),元和九年暴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韩愈为之撰写《贞曜先生墓志铭》,著有《孟东野诗集》。

  2、也有说是祖孙关系,怕是经不住推敲。
  http://tieba.baidu.com/f?kz=336607594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6-14
唐朝著名乐府诗人孟郊与安丘有不解之缘,因其从叔(即,堂房叔父) 孟简是安丘人。经考证《孟氏家谱.世系》,从孟郊之祖父、著名田园诗人孟浩然十世祖孟怀玉为潍坊安丘人,故“二孟”祖籍潍坊安丘。

祖父关系!

家谱
孟子后裔世系及历代大宗嫡裔》中可以查寻。中载,孟轲,即孟子,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从孟轲至以后的二十代均为单传,他们是世系是:孟轲生仲子,仲子生睾。孟睾为邹之处士,隐居不仕。好静、多智虑,容貌俊仪,通五经,美词章。睾生寓。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朴,不骄侮人,善与人交往,治家有道。寓生舒。孟舒,字子怀。汉高祖时封“云中牧”。舒生之后,之后生昭,昭生但,但生卿,卿生喜,喜生镃,镃生兴,兴生尝,尝生展,展生戫,戫生敏,敏生光,光生康,康生宗。孟宗,字恭武。三国时吴国嘉禾末年令永宁,后为右御史,宝鼎三年为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笋”之事。宗生揖。孟揖,晋惠帝时为庐陵太守。揖生观,孟观,字叔时,晋惠帝时为殿中郎,后为黄门侍郎。孟观即为孟轲的第二十代孙,字万年。晋代为安西大将军长史,后为江州别驾。性无苟合,言无夸矜,为时所重。生二子,长子曰嘉、次子曰陋。嘉又生三子,长子曰怀玉,次子曰龙符,三子仙客,出继别宗。怀玉居山东,龙符居武昌,仙客居南京,他们是孟轲的第二十三代孙。从孟怀玉以下十代,即至孟轲的第三十三代孙又均为单传,即怀玉-表-斌-威-恂-儒-景。孟景,隋炀帝时为膺扬将军。孟景生善谊。孟善谊,事隋,为河内通守。善谊生诜。孟诜唐高宗时为进士第,累迁凤阁舍人,武后时为春宫侍郎,相王召为侍读,拜同州刺史。孟诜生大融。孟大融,唐玄宗屡召不仕,后隐居于王屋山。大融生浩然。浩然即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他是孟怀玉的第十世孙。孟浩然生两子,长子曰云卿,字宜甫,唐肃宗时为校书郎,与诗人杜甫善交。次子庭玢,生郊等三子。

关键看最后几句吧。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336607594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本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

他两人出生年代不一样,出生地也不一样,两人之间没什么关系,要说的话,也只能说他俩同属孟氏宗族。
第4个回答  2009-06-14
诗家生平

孟浩然(689--740), 本名洁,字浩然,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学其父行,曾隐居鹿门山,又称之为“孟山人”。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出人意料的,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然而这次考试对的大诗人。他的经历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然而现实生活常常是孟浩然的打击还不算太大,而令他入仕的梦想破灭的是因为惹怒了唐玄宗。一次王维邀请孟浩然来家中做客,两人正高谈阔论时,忽然外传“皇上驾到”!孟浩然不及躲避,只好藏匿于床下。等皇上进来后,王维不愿隐瞒,禀报皇上说:“诗人孟浩然在此,因嫌身份卑贱,未敢拜见陛下。”唐玄宗是个爱才之人,听后,立即召见。孟浩然连忙出来见过玄宗。三人说了一会儿诗文,玄宗问孟浩然是否有新作。于是孟浩然就诵读了一首向皇上表明入仕心迹的诗。谁知其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联,竟惹怒了玄宗,玄宗责备道:“你不积极求仕,倒反过来诬说我弃你!”这次,孟浩然对入仕彻底心灰意冷。此后,孟浩然就四处漫游,足迹遍布山林江海,穷极山水之胜,成为人们所倾慕的“隐士”、“高人”。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为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孟浩然病疹发背,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他的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像《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小舟描绘得平常而亲切。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农家生活的简朴,故人情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和谐,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他的一些小诗,如《春晓》也写得含蓄清丽、韵味悠长。孟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孟诗思想内容不甚丰富,但从艺术的完整、精美上来讲,与王维完全可以并驾齐驱,故号称“王孟”。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安丘。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父庭玢任昆山县尉时生郊。孟郊之父早逝后其母裴氏携带其兄弟三人寄居在湖州武康。孟郊早年生活贫困,为生计,他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中,张建封镇徐州时,郊曾往谒。46岁始登进士第,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后世常用以形容人刚刚腾达时的心情。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又过了四年到贞元十七年(801), 才当上一个小小的溧阳县尉。在迎接老母时,写下了著名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在溧阳任上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等小官,后定居洛阳。60岁时,因母死去官。郑余庆镇兴元,又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来到阌乡(今河南灵宝),元和九年暴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韩愈为之撰写《贞曜先生墓志铭》,著有《孟东野诗集》。

诗坛成就

孟浩然的山水诗清雅中透露着豪放。《唐音癸鉴》中写道:“孟浩然诗祖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孟诗不事雕饰,极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又赞叹他“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皮日休则称:“先生之作遇景入□,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诗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 《早寒江上有怀》、 《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严羽以禅喻诗,谓浩然之诗“一味妙悟而已”。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中以孟浩然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并列,成为摹写洞庭壮观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