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文艺心理学作为一种文学批判方法来看,又什么样的优缺点。

急救急救啊。!
连题目都没看懂是什么意思。
悬赏100分。
我要的是优缺点啊。
各位。
都追加到200了。
帮帮忙吧。

一、文学批评的意义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与内在融通。文学批评既是广义的文学接受现象的一部分和文学接受活动的一种表现方式,同时它又是文学接受过程的深化与高级形态。
(一)文学批评对作家的影响
从文学批评与作家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具有规范、引
导的重要作用,是社会对文学作品的主要反馈形式之一。
批评家是通过具体作品的阅读研究进而认识、了解作家的;同
样,他也是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品评、分析影响作家的创作。由于批
评家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修养与理论背景,他往往站在比作家更高
的视点上,帮助作家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作品,提高文学创作的自
觉能力。批评家对作家的了解有时胜过作家本人,他能够深入作家
内心世界中潜意识与不自觉的层面,发现作家自我认识的盲点和被
遮蔽的东西。批评家对作品深层意蕴的发掘也往往是作家未想到的
却又是富有启发性的,对作品艺术价值的评估也由于置放到更大的
文学系统中去考察而更显客观、中肯。因此,批评家对作家艺术潜
力的确认、创作道路的总结、发展方向的建议能够起一定的规范与
指导作用。古罗马的著名批评家贺拉斯曾用磨刀石与钢刀比喻批评
家与作家的关系。他说:“我不如起个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钢刀锋
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么。我自己不写什么东西,但是我愿意指
示(别人):诗人的职责和功能何在,从何处可以吸取丰富的材料,
从何处吸收养料,诗人是怎样形成的,什么适合于他,什么不适合
于他,正途会引导他到什么去处,歧途又会引导他到什么去处。”②
这就是文学批评促进文学创作的功能。
在文学作品大规模机械复制的时代,作者与读者事实上是互相
隔绝的。也就是说,接受者大众对作品的理解与评价难以反馈给作
者,对他产生影响与压力。文学批评则是社会反馈的主要和有效形
式之一,将作品所激起的读者反应与批评信息传递给作者。批评家
--------------------
① 《批评的诸种概念》,lgljll文艺出版社新1988年版,第“页。
② ((~-51e》,《(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53页。
首先是一个普通读者,但他拥有的职业眼光和掌握的尺度又使他代
表着一定的读者群及其社会性共识。而且,文学批评一般是以文本
的形式见诸媒体的,它既通向作者也为读者大众所知,它预计到读
者的反馈并常常以读者的代言人自居。这使文学批评通常具有公开
的对话性质与丰富的社会反馈内涵。 ’
(二)文学批评对接受者的影响
从文学批评与接受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可以帮助接受者深入
理解作品,对接受者的文学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塑造作用。
文学批评是加深接受者与作品沟通的桥梁。文学作品是一种审
美的精神产品,它本身·具有的价值只有在消费、接受过程中才能得
以实现,也就是说作品首先要为读者所理解。一些艺术创新的作
品,一些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作品,一些超出读者阅读经验和高
出于读者审美能力的作品,一些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把握的古
代与外国作品,接受者往往会产生或多或少理解上的障碍。这就需
要文学批评的中介,帮助接受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艺术价
值。匈牙利文论家阿诺德·豪泽尔说:“没有中介者,纯粹独立的艺
术消费几乎是不可能的,不然就是一种对艺术才能的神化。艺术风
格越是发展,艺术作品新奇的成分就越是丰富,艺术消费者对作品
的接受就越是困难,这时就越需要中介者的参与和帮助。”(0批评
家以他的学识与经验,充当着文学接受的中介者角色。 ,
文学批评还对接受者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起着塑造作用。批
评家常常通过推荐作品、确立经典,帮助读者选择阅读的作品。古
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鱼龙混杂,读者往往先从介绍、评论
文章中获取关于作品的先期信息,然后决定是否值得阅读与阅读什
么。对于有害的作品与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文学批评也能起到预警
与防范的作用,提醒不良的倾向并指导正确的阅读。鲁迅说: “有
害的文学的铁栅是什么呢?批评家就是。”②批评家划分作品的等
-------------------
① 《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页。
② 鲁迅:《准风月谈·关于翻译》, 《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1年版,第297页。
级、指出作品的优劣,也就是在传播他的文学价值观念。读者的审
美能力和艺术趣味,一方面受作品的熏陶,另一方面也受文学批评
的引导与塑造。把接受者大众的审美价值观提升到经典文学作品的
水平、接受活动中艺术再创造的层次和批评家专业的眼光,这也是
文学批评担当的责任。
(三)文学批评对社会的影响
从文学批评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通过作品的分析、评
价表达出某种价值观念与理想,从而对社会发生实际影响。
文学批评在分析、评价文学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时,必然要提
出一系列的概念+观点,在其背后则有一定的学说依据与理论支
撑。这些观点、理论既有艺术的、审美范畴的,也有文化价值观的
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从后者来说,文学批评是一种与一定的社会意
识形态深刻联系的批评话语,它通过与作品及其作者进行意识形态
对话的方式张扬自身的意识形态价值,从而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作
用。结构主义叙事学家托多罗夫曾论及他称之为“投射”的批评方
法,即一种以作者、社会和批评家感兴趣的其他对象为方向、穿越
文本的阅读方式,某些心理学批评或社会学批评都是在批评上采用
投射方法的实际例子。事实上,任何批评都或多或少包含着批评者
价值理念的主观投射,都或显或隐地渗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因素。
即使是托多罗夫提到的“非投射”的“英美新批评派”,其批评也
并非是纯形式与纯审美的,而是关注于“隐喻”及其文化内涵与社
会价值。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话语;往往通过对文学作品
思想意义的揭示和对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理论背景的分析来影响社
会的价值观念,发挥其社会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对巴尔扎克、莎
士比亚作品的评价,列宁对托尔斯泰作品的分析,别林斯基对普希
金、果戈理作品的研究,鲁迅以杂文形式展开的文学批评,都表现
出意识形态评价的效能。由于他们的观点不是用抽象的理论形式写
出的,而是借助于作品人物、情节的形象分析,因而能够传播得更
广、更深人人心。
二、文学批评的方式
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批评的历史不
仅与文学同样悠久,而且,文学批评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一
样,都是富有创造性的文学产品的主要形式之一。有着一定造诣的
批评家在文学舞台上可以扮演与创作作家同样重要的角色。然而,
文学批评方式与文学创作方式是不同的,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要
求。正确的文学批评方式能够生产出好的批评作品,反之,不正确
的批评方式将导致不合格或伪劣的批评作品。尽管文学批评的具体
运作因人而异,但批评家在批评方式的掌握上却体现出一定的惯例
与规范。一般而言,文学批评的方式应包括以下三个要点:
(一)审美体验
欣赏与体验,即批评家首先要成为接受者,要对作品产生审美
体验。
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与艺术形
象来表现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因此,进行以文学作品为对象的
文学批评时,必须充分注意到对象的这一特征。也就是说,批评家
应该以文学的方式阅读文学作品,以审美的态度观照与体验作品中
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合格的文学接受者都能够做到的,批评家首
先应该做到。当批评家象普通读者那样进入阅读、欣赏的角龟,在
作品的形象世界中产生由衷、真切的审美体验之后,他才拥有了批
评作品的权利。脂砚斋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第一位批评
家。他的批评富有真知灼见,却又处处与作者感同身受,与作品中
人物息息相通,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和审美体验。试举几例:
在第五回“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眉批云:“奇
笔摅奇文。作书者视女儿珍贵之至。不知今时女儿可知?余为作者
痴心一哭——又为近之自弃自败之女儿一恨!”在第二十六回黛玉
“越想越伤感,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
悲悲戚戚,呜咽起来”旁批云: “可怜杀!可疼杀!——余亦泪
下。,’在第二十七回·《葬花吟》上眉批云:“余读《葬花吟》至再至
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①脂砚斋的一哭一恨、又
怜又疼、再三回味、身世两忘,显示出他进入了欣赏作品的佳境。
脂砚斋的批评之所以被后人一再引用与研究,除了他究竟是何人及
他与曹雪芹是什么关系是个谜之外,还因为他的批评是以真切的审
美体验为底色的。
因此,批评家应该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感受能力。一个艺
术感受力迟钝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好的批评家的,因为他对作品审美
价值的判断是大可怀疑的。普列汉诺夫说:“只有那种兼备极为发
达的思想能力跟同样极为发达的美学感觉的人,才有可能做艺术作
品的好的批评家。”②那些虽具有一定的审美欣赏能力却又跳过审
美体验阶段、脱离作品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分析而对作品价值乱
加评判的人,是谈不上真正的文学批评的。
(二)理性分析
理性分析,即批评家要跳出一般的接受过程而以冷静的审视目
光对待作品。
文学欣赏与审美体验的主要特征是感受性。它以个人主观感受
的结果为依据。即使含蕴着理性认识,也带着个人体验与情感的印
记。因此欣赏与体验允许个人偏爱的存在。文学批评虽然也必须首
先感知艺术形象,对艺术形象进行审美的把握,但它的主要特征是
一种理性的分析、认知活动。批评的目的是要对作家、作品和其他
文学现象作出较为客观的认识与评价,这就需要它从偏于感性的欣
赏与体验上升到理性的分析与评判,要考虑和关注作品在读者中唤
起的普遍的接受效果与社会反应,要限制个人偏爱与情感倾向在批
评中的干扰或支配作用。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说: “批评是科学。
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它是以充分理解艺术
家或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所遵循的规则、深刻研究典范的作用和积
------------------------
① 《脂砚斋甲戍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
72、208、223页。
② 《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期,第104页。
极观察当代突出的现象为基础的。”①人们通常把文学批评归人文
艺学或文学理论的范畴,其深刻的意义就在于强调文学批评是一种
客观的、理性的分析与认知活动。
如果说欣赏和体验是对作品“人乎其内”,那么理性分析就是
“出乎其外”。批评家既要像一般读者那样人乎其内,还要从专业的
角度出乎其外,以冷静的理性眼光分析作品。《红楼梦》第48回有
香菱谈诗的情节,她说:“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
字似无理, 乙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
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章再找不出两个宇来。”香菱基本上还停
留在欣赏与体验的层次,‘未进入理性分析,具体表现在讲不出
“直”字的好处。对王维的这一首《使至塞上》,批评家叶维廉却能
从理性高度加以阐释: “文字向内凝缩,意义向外延展。举王维的
另一种表现的例子:大漠孤烟直。虽然我们看见的只是一个景的描
摹,但我们无法将之视为表面的景,它伸人烟以外的事物,和历史
的联想里。首先,漠大,但是空的,除了烟以外,别无其他形态的
生命,而‘烟’因‘直’字而具躯体之实。 ‘孤’不只是‘独一’
的意思,因为连风都停止了,亦是说,没有任何活动,所以又是
‘孤寂’与‘死寂’。但在‘孤寂’、‘死寂’中我们因为‘烟’的活
动而引向我们虽然看不见听不到,但却感得到眼前的景物之外的活
动:边地的战伐、戍卒的怨声、风沙的翻腾……”②这段话包含着
词与词、景与景外、文字与意义等多重关系的理性分析,体现了对
作品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http://www.zjzk.cn/kj/work/show_unit.php?unit_id_c=3984&chapter_id=111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23
首先要分开来理解.........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欣赏者的感受、理解艺术作品等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性的心理学分支。
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文艺家如何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积累、提炼素材;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过程;研究情感、抽象思维与想象活动的关系;研究文艺家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特点及其对创作的影响;研究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怎样感受和理解作品,引起情感共鸣;研究如何通过文艺作品、艺术活动去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鼓舞人们的意志和热情;研究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文艺兴趣和欣赏、创作能力,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精辟见解。《乐记》中就分析过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更为充分地分析了作者、欣赏者的想象活动、情感作用、灵感突发、个性与创作的关系等。后代的许多诗话、词话也都有丰富的文艺心理学思想。
在西方,17、18世纪以后,随着美学研究的深入,审美心理学成为一个特别受到重视的领域。德国心理美学家李普斯提出了移情理论。弗洛伊德根据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把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欣赏共鸣看成是受到压抑的潜在的性本能得以“升华”的需要。其弟子荣格又发展了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用来分析文艺心理现象。
美国的阿恩海姆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写成《艺术与视知觉》一书,强调了文艺心理的整体观念。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美学家朱光潜著有《文艺心理学》一书,系统地介绍了以往的文艺心理研究状况。
英国尼达姆所著的《论十九世纪法国和英国社会美学的进展》一书,比较明确地提出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及审美心理研究在整个美学研究中的地位。作者指出,美学研究应包括三个截然不同、却又相互补充的部分:抽象的或形而上学的部分,致力于给美下定义;心理学的部分,致力于描述美对于人类心灵的影响;社会学的部分,目的在于确定美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文艺心理学着重讨论的内容有:艺术感知,作家、艺术家的思维特征、形象、情感、理性的关系、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以及创作个性等。
这些内容在创作心理和欣赏心理中的不同特点以及对评论心理的影响,已开始受到普遍重视。因此,有人认为可以把文艺心理学分为创作心理、欣赏心理和评论心理三个部分。
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

----------------------------------------------------------

文学批评 literary criticism

文艺学的组成部分。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等)所作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价。文学批评以文学鉴赏为基础,同时又是文学鉴赏的深化和提高。在文艺学的诸种研究形态中,文学批评是最活跃、最经常、最普遍的一种。文学批评从文学实践出发,又反作用于文学实践。它能影响作家认识和理解文学的性质、特点、规律,从而影响创作的发展;它还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评论,影响读者对文学的鉴赏和理解,从而直接关系到文学的社会作用的发挥。达到时代先进水平的文学批评,不仅对同时代个别作家作品起到支持、鼓励和指导作用,而且对同时代作家的创作思想、创作倾向产生很大影响,甚至能改变一代的文学风尚和创作风格;不仅能提高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艺术趣味,而且能帮助、促进一定时代审美理想的建立和形成。文学批评又是进行文学论争较为常见的方式。

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方面,涵盖非常宽泛,从新书的评介到系统的理论研究都包含其中,在西方几乎成了文学研究的同义语。而狭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艺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在鉴赏的基础上,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

文学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极富理性的探讨、分析和评价,如果我们把这种理念化了的内核又用与之趋近的概念演绎的方式加以叙述,势必会使其流于机械、干涩的境地。
在西方,文学批评注重概念演绎,首先确定一种模式、一种方式,再把文学作品放进去进行衡量,极像工厂的产品质量检查。而在东方,文学批评则倾向于印象似的、随感式的,没有太多的概念定式,也不太讲究批评方法,其批评文章大多是艺术化了的,有的干脆就是诗的形式,或者是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散文。这在西方是不多见的,而在我国却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然而,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其正面效应,就会有其负面影响,表现在文学批评上自然也就有了东西之分、优劣之别了。概念演绎式的文学批评,因过于客观易忽视艺术的独创性。作者创造不是工人做工,可以在规定的模式的尺寸中产生相同的产品,而是阐析人生感悟和艺术发现,不同的作者就会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其作品表现出来的情感意志与艺术风格自然也就各不相同,又怎好用同一的标准去衡量呢?印象随感式的文学批评,因过于主观容易导致批评的随意性,比如《诗品》中把曹操的诗列为下品就是一例,甚至于喧宾夺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放弃作品而阐述己见,把文学批评变成讲经布道的“弥撒”,自然就散漫无边、离题万里了。
无论是概念演绎,还是印象随感,都是其优点,也有其缺点,怎样才能彼此相辅相成,蔚为大观呢?事实上,要想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美学观念下的文学批评进行沟通、演变,最终“合壁”,确实不容易。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当代许多学者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但终因文化传统的束缚和美学观念的局限都未能如愿。因此,笔者认为,文学创作也好,文学批评也罢,都应遵循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并在此基础上博采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这样才不失为一条文学批评的康庄大道。
韦勒克说:“文学批评中的新潮流,当然也是根植于历史,既不是前无古人,也不是完全独创。”可见,文学批评并非天外来客,而是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融会,既相互渗透,又别有洞天。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学理论和批评观念的发展变化都有自己可循的思路和规律,不可能在外来文化挺进的过程中举手投降,招降异化,它应始终与该民族的文学创作纠缠在一起,不可能人为割裂,也不可能因耽于主观形式而忽略批评实质,因此东西文学批评也就只好在兼收并蓄、相辅相成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各具特色了。
介于此,笔者认为文学批评应该更多地倾向于古典意蕴极浓的生命存在的形式,更多的倾向于满怀激情地拥抱作品本身,而不是像西方那样全是冷峻的解剖和繁琐的概念辨析,也不是纯东方式的印象感悟仅凭主观臆测,从而在东西论衡的夹缝里寻求一条平衡之路。
第2个回答  2009-06-23
这个是简答还是论述?

我看论述的材料差不多了,我来给你简答一下吧:

优点:

1,文艺心理学可以深层探讨文艺家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发掘艺术的潜在内涵;
2,文艺心理学可以将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的过程细致分析,从而将文学创作的微妙过程展示出来,有助于后人的学习;
3,文艺心理学研究情感、抽象思维与想象活动的关系,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艺术家创作的想象来源,更深的理解作品;

缺点:

1,过于强调精神意识的作用,有形而上学的危险,常会导致唯心或不可知论的想法;
2,流派较多,且观点不一,容易误导观者的意识;
3,忽略作品本身而过多的关注作者有可能导致主体意向的偏离;

先写这几条,你自己可以视卷子留白情况再做增减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