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方式是强制性的

如题所述

道德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方式是强制性的,是错误的。

道德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方式:

1、通过道德舆论的褒扬和贬斥来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

联系各种传媒手段和社会舆论即可,社会舆论是流行于社会成员之间的对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和议论。

2、通过传统习惯的力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比如孝敬老人)。

传统习惯是一定社会、一定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习以为常的社会行为习惯和道德行为方式。
3、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比如见义勇为)。

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规范的正义性、正确性的认定以及对实现相应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

道德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贯串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

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30

社会道德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出现较为突出的问题,这就为非道德主义在一定范围的流行提供了土壤。

认清非道德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找到克服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理路和对策,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非道德主义”是一种否定道德事实和道德价值的客观性,否定道德认识和道德真理的可能性,否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要求和道德范畴能动性的伦理理论、思想、思维方式或行为模式。其最基本的理论形态有道德绝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等。

其理论性质是唯心史观或“庸俗唯物主义”。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伦理转型问题的集中反映,也是历史上的非道德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风潮式回音。其道德价值取向是非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其思维方式是绝对主义、相对主义或怀疑主义;其理论品质是消极颓废主义。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中国道德生活的影响是消极的、否定性的、破坏性的。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夸大了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强制性”、“前提性”的相对性特征,因此而陷入了非确定主义、非普遍主义和非整体主义及其必然导致的逻辑和价值论上的自我反对、自我消解的困境,也就是伦理主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困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