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头的《辛德勒名单》令人看到希望,它是否能成功带给观众共鸣?

如题所述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执导的《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看了几遍,很受感动,很多人觉得它过誉了,但是我却觉得它是值得推崇的,它是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下面我就简单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从现在世俗的评价体系来看德国商人辛德勒是个纳粹党员,他好女色,会享受,是地方上有名的纳粹中坚分子,这样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但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他确实是一位英雄,《辛德勒的名单》每一个出现在名单上的人都意味着可以继续活着,我们也都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逃过屠杀。这是因为辛德勒的工厂只使用犹太人,因为在被占领的波兰,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辛德勒在战争期间让一部分人活了下来,他利用自己的关系希望救助更多人,也是值得敬佩的,记得影片中辛德勒本人眼睛湿润,几近落泪,这样的人在关键时刻还是靠得住的。很多人也视他为救命恩人。

第二,这部影片的很多细节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其中的运用了大量的对比、隐喻蒙太奇,比如在焚尸场看见已死的红衣小女孩,与之前在人群中活蹦乱跳的她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们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再比如用水枪给闷在车里的犹太人散热解渴,在这样的战争情况下,人的生命是很难得到保障的,再比如焚尸时天上落的灰那么多,再配合那些德国小孩玩闹的片段,像下雪一样。残酷的集中营不知道让多少人失去了生命。两个对比,一个是无忧的德国孩子,一个是惨遭杀戮的犹太人,特别是出现的红衣女孩的尸体,直接跟德国小孩有很强对比。

总的来说,《辛德勒的名单》在今天对处在和平时代的我们来说依然有启迪意义,我们更应该明白战争的残酷,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让我们可以继续幸福的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4

剧情概括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从1939年到1944年,波兰在德国统治下时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德国的其中一个商人辛德勒来到德国统治下的波拉地区开设了一间搪瓷厂,然后他开始雇用的是犹太人工作大发战争财,后来他突然间感悟了,开始贿赂军官帮助犹太人,给犹太人提供了避难所,最后向德国军官开出了1200人的名单,倾家荡产买下来犹太人的性命,感觉真的是非常伟大。

电影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凡救人一命,既拯救全世界”,这是一段如此深刻的历史,多么希望电影能早早结束,但如此一部经典的电影却又不想它早早完结,感动在于我们人类本是善良有良知的,印象深刻的就是永远都是黑白画面其中的唯一的一抹红色,让人的心灵触动太大,不管在任何时代也不管有多么的黑暗仍然会有人性的光辉在闪闪发光,经典的影片也不会因为色彩而让人感觉到沉闷,我觉得对这个电影要给五星好评。

当电影最后的时候辛德勒摘下自己的胸针说自己原本还想再救一个人痛哭失声的时候,我也是哭红了双眼,从电影的任何一个角度都已经达到了直击人心的冲击力,面对人性,面对生命,辛德勒做出了让历史铭记的经典,实在让人无法忘记。

经典对白

有一句话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你从来都不喝醉,那是绝佳的自制力,自制力其实就是权力,是当我们有绝对的理由去杀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却不那样做,那都是古代帝王风范,那才是权力。

第2个回答  2019-10-14


我认为是绝对的巅峰,就历史片来说能达到教科书一般的高度,并且感动无数人,包括摄影技巧和配乐,以及最为重要的精神境界,都是当之无愧的巅峰。单单影片用黑白镜头就是一次重大的尝试,既为影片增加了历史感,又奠定了影片主要的情感基调,全片唯一的色彩,那个红衣的小女孩,代表的意义也是众说纷纭。辛德勒原本并不是犹太人的救世主,他的转变里面蕴含的人性的特点,同样值得深思。

第3个回答  2019-10-14
我想喜欢电影的人,没有几个人看过辛德勒名单。之所以叫观后感而不是影评,是因为没有几个人有资格,对这部伟大的作品,品头论足。毕竟我们对不能对我们不解的事物妄加论轮。尤其是在对大师评分。
我的感受只有四个字形容,不可超越。一部真正伟大的作品,还有是对导演的尊敬,不是以为他拍了一部伟大的作品。而是他对这部作品的态度......
看完《辛德勒的名单》,眼泪又一次不住的落下,尽管不是第一次看,但是仍然有种揪心的感觉。看着喻示犹太人悲惨命运的黑白画面,听着夹杂在犹太儿童清澈无比的圣歌歌声极其不协调的枪声,整个影片默默地展示着那段哀伤的过往。
第4个回答  2019-10-14
人性吧,感觉反思挺深的,人们常说患难见真情,呵呵,患难的时候,人们考虑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安全了,谁还顾得上别人,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