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安全问题有哪些

如题所述

旅游业被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5天工作制的实施、假期的延长和旅游黄金周的出现,旅游热潮席卷全国。然而,我国目前的旅游安全状况令人担忧,许多旅游景点和旅游服务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1. 旅游安全问题的类型及内容
1.1 旅游安全问题的类型主要包括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轻微事故: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轻伤或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下。
(2)一般事故: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重伤或经济损失在1万至10万元(含1万)之间。
(3)重大事故: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残疾或旅游者重伤致残,或经济损失在10万至100万元(含10万)之间。《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处理程序试行办法》补充规定:涉外旅游住宿、交通、游览、餐饮、娱乐、购物场所火灾及其他恶性事故,以及造成海外旅游者人身重伤、死亡的事故均属重大事故。
(4)特大事故: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亡多名,或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
2. 旅游安全的主要问题
1.1 旅游者对自身安全意识淡薄:许多旅游者对自己的旅游活动场所的安全隐患了解不足,在旅游活动中麻痹大意,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盲目活动,冒险行动,导致灾害事故。
1.2 旅游景区安全防范不足:尽管安全工作是景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但许多景区在安全生产投入上不足,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技术落后,安全设施不足,安全设备老化,存在消防、交通、饮食、治安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此外,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机制不完善。
1.3 部门监管不力:一些地区对景区的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力量不足,技术手段落后,导致监管工作不能及时和到位。
1.4 存在法律盲区:随着旅游大众化的到来,旅游景区安全事故和相应的法律纠纷大量出现,许多纠纷解决过程中适用法律不明确,安全责任界定困难。
1.5 旅游中受到的损害: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投诉集中表现为不洁餐饮引起的食物中毒、携带物品在宾馆被盗、旅行社违规操作导致的事故、车船超负荷运作、黑车、黑导游坑害游客、旅行社不履行告知义务擅自转团、未办理旅游意外保险等。
3. 旅游安全的对策
3.1 旅游者要增强安全意识:每位旅游者都要提高自身素质,听从有关服务与管理人员的指挥,本着对自己、对亲人、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规范自己在旅游景区内的行为。
3.2 公安部门要为旅游者的行车安全提供保障:各地公安机关要针对重点旅游地区,加强交通组织和疏导,防止交通拥堵,严厉查纠交通违法行为。
3.3 设立专门的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机构:由社区医院、消防、保险、交通等多部门、多人员组成的联合机动组织,专门解决旅游景区的突发事件。
3.4 完善旅游保险制度:改革旅游保险制度,制定便于各种旅游者投保的险种,旅游意外保险属于强制险种,旅行社可提供其他旅游保险供旅游者自愿购买。
3.5 加强旅游宣传和教育:提高旅游安全意识,确保旅游安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是公众教育,宣传教育要面向旅游者、旅游地社区和旅游从业人员。
3.6 景区加强安全防范: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可能发生的旅游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管理,设置维护游览秩序和治安的机构和专门人员,配备必要装备,加强巡逻和检查,确保国家财产和游客安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