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

如题所述

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如下:

2024年全国考研报名或破500万人数。

理性看待:

1、陈志文指出,考研和就业问题息息相关,其趋势和经济发展情况呈负相关关系的,即当经济增长特别快、就业机会多的时候,考研报名人数增长是趋缓,甚至下降的,反之,考研报名人数增长就会出现拉升。

2、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表示,除了通过考研来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外,不少人也会因为就业压力大、机会少,而选择通过考研来暂缓就业。“是考研还是就业,要结合自身及家庭情况分析,但要更加理性和全面地的考虑,不能一味地逃避和挑剔。”

3、目前来看,衡量人才的尺子也变了。陈志文表示,“高等教育普及化意味着,几乎人人都是大学生。现在人才稀缺度变了,好的文凭并不直接和好的工作画划等号。”

4、此外,有两项矛盾是一直存在,一是学生的期望值和自己实际能力是错位的;二是学生的质量和就业单位的需求是错位的。“所以,大学生们需要更清楚地的认知到这个现状,以及对自己能力更合理的定位。”陈志文说。

5、熊丙奇表示,无论从社会的学历需求看,还是高校办学看,接下来我国研究生教育都不可避免会扩招。但必须注意,高质量教育不是高学历教育,在当前考研“高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很可能会刺激考研热,加剧学历内卷。

6、要结合社会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从培养高质量研究生出发,确定研究生教育规模,并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以及用人单位的人才评价改革。日前,北京市教委发布数据,今年北京高校硕博毕业生预计约为16.08万人,本科毕业生预计约为13.61万人。

7、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相差近2.5万人。但从全国范围看,我国的硕博毕业生人数还远低于本科毕业生人数,根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当年毕业研究生77.28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7.20万人,毕业硕士生70.07万人,而本科毕业生428.10万人。

8、虽然有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的录取率低了,但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考研报名的增长率也创下近八8年新低,同比仅增长3.72%。陈志文指出,往以后走,考研一定会有所降温,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唯学历论松动的时候,也会出现各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