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才能提高孩子的思维和心理行为能力

如题所述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9FzfqQzz56hUsVG4DnU6IA

提取码: q3tu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8

怎样阅读,才能提高孩子的思维和心理行为能力?

众所周知,阅读的好处多多,但是到底应该读什么,怎样读?

在阅读之前,请你先思考第一个问题:

一、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关于阅读的三大类型

阅读本身没有好和坏,关键是看你通过阅读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辛辛苦苦读书,结果却与你想达到的目的相反,那么就是“坏”的阅读。

虽然,每个人的阅读方式、内容和阅读习惯都存在差异,但是阅读都有其目的,可分为三大类型:

1、娱乐性阅读

就是用来娱乐、消遣、打发时间、解除寂寞的,所以是爱啥读啥!就像食物一样,如果吃东西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一下嘴巴的口感,当个“美食家”,让自己开心一下,那么当然是爱吃啥就吃啥了。有没有营养无所谓,“口感好”才最重要。这样的“吃”,可以很丰富多样,但是骨子里可能很缺乏营养。

阅读也是一样:我们很多人只知道要读书,但是却不知道该读什么,也不知道怎样读。于是乱读一气,碰到什么读什么。很多人都是盲目受到欲望和环境的影响,而娱乐性地阅读。想了解现在大多数国人的阅读水平和层次是什么?很简单,随便上一个阅读网站,看看上面的“人气读物”是什么就知道了。基本上都是“人气毒物”,但是却可以让人感觉良好。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娱乐性地阅读。

现在很多学生迷恋魔幻小说、新时代奇幻作品等,有新闻报道高中生因为老师不让他看小说就三刀杀死了老师。就像吸毒会上瘾一样,“娱乐性阅读”只求当下快意,不顾长期后果,往往会让人误入歧途、不利于自我成长。

2、提高性阅读

这是我们应该推崇的阅读的真正目的——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全方位的能力。不过很遗憾,通常只有极少数人愿意进入这个阅读阶段。因为这种阅读,不再讲求趣味和可读性,而是特别强调内容的品质和理解的品质,所以往往显得有些无趣乏味。不仅无趣,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因为它会让你发现自己的思维盲区,让你看到自己的毛病愚痴,当然痛苦!(比如当年读《你为什么是穷人》,好好死磕观照了一下自己和家人身上的穷人根性,大为沉重。)但是它指出了你的不足,开拓了你的眼界和理解,那么最终你收获的就会是喜悦和智慧!增强了工作赚钱的能力、两性相处的能力以及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这种阅读最有助于你人生快乐成功,然而往往也最缺乏娱乐价值。这时候,你会如何选择呢?

这时你当然就不能爱啥读啥了,必须得学会仔细认真地挑选阅读对象,否则有可能收不到智慧反受愚昧!这世上,最终总有一些人,会喜欢上这种看起来很“无趣乏味的阅读”,乐此不疲,并通过这种阅读来变得与众不同。而且,一旦习惯了这种高品质阅读的内容后,会对其他“通俗娱乐作品”很不感冒,会觉得喜欢读那些垃圾读物的人简直不可思议,白白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生命,却一无所获。

就如同习惯了高品质高营养的饮食方式后,你会自动远离人们平时喜欢的“美食”和宴饮方式(因为缺乏营养),别人可能还“不理解”。阅读精品书籍的人,很容易理解人们为什么阅读通俗娱乐作品,偶尔也会读几本玩一下。但是反过来,阅读趣味“很低俗娱乐”的人,很难拿几本严肃书籍来“消闲”一下,很多人都已经不会去读,也几乎读不进去真正有价值的书了。很多人家里甚至连书都没有——连面子都不需要了。

在我们生活中,愿意读“营养书”的人与愿意吃“营养餐”的人一样少,这是很可悲的。前段时间网上热传一名印度工程师的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说到中国人不读书,宁愿玩iPad手机、打牌打麻将、唱卡拉OK,这仿佛是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模式,不认为自己“需要提高”,更何况“提高”是一条逆着自己性子走的锤炼之路。

3、教育性阅读

如果想通过阅读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就更不容易了,要求比上面的“提高性阅读”更难。因为你不仅需要考虑营养的问题,还需要考虑消化的问题。就像同样是吃,对于婴幼儿,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恐怕没有父母会光去讲究“味道”、“口感”,有营养就吃的,还要看孩子能否适应和消化,所以要求最高,最认真,可选择的范围也最少。我们很难想象父母自己喜欢吃烧烤和重庆火锅,就让自己的小婴儿也吃火锅烧烤的。在孩子“吃”上都不肯马虎的父母,为什么要在阅读上让孩子“自由选择”阅读内容,比如各种垃圾书,垃圾电视节目,垃圾卡通片呢?实在是不可思议!

12岁以前的孩子,在精神上就相当于婴儿期的孩子,是需要特别保护的,需要父母长辈合适的干预和帮助才行。这个时期如果被不良读物和不良教育“精神污染”了,可能一辈子都缓不过气来。那种以为孩子“只要喜欢读书”就好,就如同以为孩子“只要喜欢吃就好”一样,是很可笑的想法。我们发现孩子们很多的问题,比如愤青、不动脑子、不会思考等毛病,其实就是从读垃圾书带来的“副作用”。

二、教育性阅读的要点:培养良好的思维和心理个性行为。

虽然这是教育性阅读的要点,但是我知道很多家长却根本不知道“培养良好的思维和心理个性行为”这回事,所以当然也就根本没有真正这样做过。而这在西方是再也正常不过的积极提倡的事。西方大学在录取学生时,特别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也特别强调学生的心理个性品质。但是在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多数家长和老师根本不会关心思维提升,也不在乎心理和个性行为塑造。而只会关心应试,一门心思要个好分数。

这导致了我们的孩子普遍都缺失了一项最核心的重要素质——良好的思维和心理个性行为。

1、“思维和心理行为”是人生更重要的根基。

教育为了人生和社会的成长,人生必须要学的东西有三个:

第一位的是价值体系:没有价值体系的人,就是没有底线、没有标准的人;他的行为模式会非常紊乱,会活得很累,也很危险;有人感叹我们“世风日下、百无禁忌”,就是指价值体系已经乱套。“心理个性行为”就属于价值观体系。

第二位的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就是理解和处理一件事情的应对方法策略。思维方式没有对错,可以服务于任何价值体系的人。比如理工科的数理思维,它相当于一把思维的倚天宝剑,掌握了它就有可能顺利地解决很多难题。但缺乏良好思维方式的人,连干坏事都干不好,如马家爵,干的事害人害己。

第三位是知识体系:这是三者中唯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可惜也相对最不重要。如果有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知识会很容易,而且吸收的效率最高。有良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学来的知识才能真正用得上、用得好!更令人惊喜的是:他还可以创造出本来不存在的知识,可以成为任何专业的专家——只要他愿意。如果没有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学来的知识反而是人生的障碍,如很多孔乙己型的书呆子。

拿一本书来比喻的话:一本好书,最大价值是它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其次值得学习的才是文章思维表达的流畅清晰和独特的叙述方式,到最末才是该文章用了什么特别“优美精彩”的文字词句。可我们看得见的却只是词句,思想和思维都得靠“心”去把握。所以,当我们的教育只会围绕“摘抄好词好句”而来阅读写作的时候,就是缺乏思想价值和思维训练的表现。这并不是真正合格的“教育性阅读”训练。

原来,这么多年来,我们的体制包括老师和家长,都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三者之一的“知识体系”教育,全国上下的应试教育都只在知识点的讲解记忆上打转,我们一直都缺失了另外两大块。

而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由于多元种族文化的融合,公立学校不允许教授某种单一价值观,而代之以普世的价值观如法律法规契约、公民公德等,而那些各种各样的宗教种族的价值观则一般都由教会学校或者家庭学校补足。思维方式,是西方传统很注重的、从小就开始训练培养的素质,如《美国语文》就是很好的例证。

2、不懂教育的家长,在怎样破坏孩子的思维和心理行为?

第一,家长会买不少《小学生作文》《中学生作文》《楚材杯》之类的垃圾弱智的教辅书让孩子读,可是这些文化垃圾会破坏孩子的正常思维水准。比如让孩子养成“标准答案”思维,破坏正常的质疑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二,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学习很辛苦,所以想让他“娱乐”一下,让他自己去选一些“好玩”的娱乐读物回家。但是,这些读物会对孩子的思维和心理行为造成什么影响,家长想过吗?事实上,由于我国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日益低下,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迎合各种低级思维的所谓“通俗流行作品”,其思维方式和文字表达语言都是特别简化、粗俗、甚至脱离基本逻辑思维的幻想之作,实际上是完全的文化垃圾,但是却特别受孩子们欢迎。

孩子的鉴别力有限,但是家长必须明白的是:通俗作品的天生任务,绝不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思维品质的提高,而仅仅是通过迎合孩子的趣味和低下的思维能力来吸引“顾客”,从而来让自己成名获利的。他们并不是有责任的教育家,也根本不懂教育;家长怎么能把自己孩子精神世界的引导权交给这种人呢?要知道,一旦习惯了阅读思维层次低俗、文字简单粗糙的文字后,孩子们往往无法、也不愿意再进行深度的阅读和思考,结果就是造成目前全民性的思维简单化、肤浅化。许锡良教授说,“中国人的思维需要重新训练”就是这个道理。“孩子在中国受教育越深,思维就越迟钝,创造力就越差,思考能力越弱,孩子们正常的思维能力受到的破坏就越严重。”

第三,家长还会偷懒地找个办法,那就是听从“专家”的推荐、“其他家长”的推荐,来为自己的孩子购买读物。那么,请你想一下:书店里出书人写的广告词就一定是“真理”吗?他们推荐你“应该买给孩子”的“优秀儿童读物”,是真正关心“教育培养下一代”,还是更关心出版人的利润?现在市面上很多“语文专家”、“权威机构”推荐的书单,以及很多“儿童教育产品”,往往背后都隐藏着商业和利润,与“教育”关系不大。所以,家长有必要尽快提升基本的思考和鉴别力,从而建立自己的判断体系。

首先,建议你从以下这些问题开始思考:

    思维方式有哪些?

    思维如何培养?

    什么内容的书是什么级别的思维方式?如何让孩子吸收?

    你希望孩子需要拥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

    什么是好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好在哪里?

    如何通过阅读来帮助你实现需要的这个类型和方向的教育?

其次,我们可以来做一个简单的初次训练:

    你让孩子看一本童话书,想一想:这本童话书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它的价值观是什么?它的心理行为反应是什么?比如,“小红帽”和“狮子王”在思维模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孩子看他们,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心理行为反应?“奥特曼”、“蜡笔小新”反应了哪些思维特点?这些东西孩子看后会形成怎样的心理行为和思维反应模式?(比如无厘头思维、混乱的心理和激烈的情绪表现)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一些古怪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低级弱智的思维方式,那么是否和他阅读的书籍有关系?

    你的孩子读书之后,是更会做人做事会感恩?还是更怪异粗俗无厘头、心理不健康、行为不良、习惯更坏?

三、思维模式的培养——你追求哪一种思维模式?

如果以上这些问题你都基本没有想过,或想不通的话,那就证明了你的思维模式也是混乱的。你还没有具备通过基础教育就应该获得的,最基本的人类思维能力:一元思维模式!一元思维模式是最基本的思维模式,拥有一元思维意味着“拥有常识、拥有理性思考和判断力”。这种思维模式相当于稳定踏实的“大地”,它是一切人生行为的基础。缺乏大地支撑的其他“花样”注定是失败的。但是并非人一生下来就拥有这种思维模式。人生下来的思维是“混沌”的,是没有方向的。一元思维模式就是建立一套有序的方向和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模式,需要正常的基础教育才能培养起来。

中国目前的教育,基本都没有培养这种思维模式。所以大多数人的思维模式是“元都不元”的混乱型思维。所以往往很多人批评中国人“思维混乱、没有常识、不讲道理”,其实就是指中国人缺乏思维的教育。

一元思维是一条完整的、环环相扣的因果链思维模式。它可以一环扣一环推导出看不见的环节,推测过去,也可以指引未来,有助于理性抉择。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逻辑清晰,它是人类认知外在世界的重要武器和手段,是人类面向和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思维模式。

二元思维模式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种可以完全融合对立一元思维的思维模式。这就是为什么“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为什么当你说“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二元思维的女生为了维护跟你的关系,虽然惊讶,仍然会说对啊;而一元思维的理科男则会跟你辩论“太阳是从东边出来的”。这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模式,这是人文科学要解决的问题。二元思维必须建立在一元思维模式上,没有一元基础的所谓二元思维模式,是假的二元思维,本质上是混乱的思维模式。

三元思维模式是立体思维,也叫做“多元思维模式”。能从更多的思维角度来看待世间万物,甚至超脱人心思维和判断。高明的哲学和艺术,就是三元思维的东西,古代中国的禅宗也是。这不是教得出来的,只能等待“水到渠成”,需要个人的深度“体悟”才行。

这里拿一篇文章或者一篇书籍来比喻,你就更容易明白了。

在市面上大部分的书籍,很多都存在思维混乱的现象。特别是很多无厘头、虚幻的文学作品,存在文字粗制滥造、不合逻辑、违背常识、不能自圆其说等诸多错漏。读这样的书,只会把人的脑子搞乱,让你常常理不清思路,自己纠结、干些自相矛盾的事。而遇到拥有一元思维的书籍,你会觉得这本书论证严谨、条条有理、逻辑能力超强。你会清楚地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该怎样做?”,学会了让你做起事情来非常清晰干练,可以实事求是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的书籍文章,虽然可能不能满足人浪漫的想法,但是确实是一元思维的可靠训练。比如专业的医学教材。

而二元思维层次的书籍,让你从另一个更新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事物,会很容易看出一元思维的漏洞,会补充一元思维的想法。比如文学作品,陈述人生的多样性,绝非说一不二。用在管理上,一元思维的人会很愿意跟从二元思维的人,二元思维的人具有很好的领导和管理才能,而一元思维的人可以是优秀的打工仔、工程师等。而断线思维的人是很不好管理的低级打工仔,他需要领导不断的关注和命令,只要事情稍稍复杂一点就会把事情办砸了。如果能遇见三元立体思维的人,就更了不起了。会觉得对方莫测高深,好像什么都知道似的,跟他在一起总会发现自己很多漏洞不完善。中国古代《易经》《老子》《庄子》《五灯会元》等很多经典都是三元思维层次的书籍。

四、如何培养一元思维模式?

首先,一元思维模式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和工作行为来学习,建立正常的“因果链”方式来培养。这就是很多会做事的人,虽然读书不多,但是脑子很清楚的原因。这是很重要的一环。其次,本来读书使人明理。可为什么有些人越读书越晕乎、越不明理?还不如没读过书的人?按道理,读书越多应该越会做事,能力越强。可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读的越多,越不会做事?现在的企业家如果听书生专家的话,99%要垮掉!原来读书固然可以帮人明理,但是必须读正确的书。

现在应试教育这套东西,基本上都是越读越傻的,因为里面缺乏思维教育,还破坏孩子基本的思考力。前几年,针对语文教材反人性、反常识、反逻辑的大批判活动就曾热烈开展过。那么,该给孩子读怎样的书呢?

    在小学阶段,学习和阅读的内容最好主要是科学类、自然类的内容。在内容选择上,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最好采用各种科学和自然类的读物,有利于培养“一元思维”。因为“自然”和“世界”,就是依据严格的因果链条来运行的。这是人生的基础思维,也是我们适应真实世界的基本武器。要选择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介绍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的阅读,是让孩子越来越能够面对真实生活和真实世界,养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个性品行的,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最踏实的人来。

    12岁以后,再开始培养二元思维,但也不用文学作品,而多用历史和文化典籍。
    二元思维模式的培养,要依靠“人文教育”。同时还必须是懂得思维训练的老师来教授,否则就又会沦为知识点讲解。因为小孩子小时候尚未具备良好的线性一元思维的时候,就拿人文思维这种二元的思维模式给他们,就只会搞乱孩子们的思维模式。他们不仅无法吸收,还会伤害身体。让孩子从小背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林黛玉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样的豪气和哀怨,对他们形成有序和理性的思维有害无益。这种话学多了、玩弄文字,很容易把人培养成一群非理性而情绪动荡,只会说漂亮话、空话、假话的梦幻型疯子。

    在高中或者大学之后,再去读文学不迟。
    文学最好在基础教育阶段离孩子远一点。而在高中以上,选取文学作品的注意事项是:
    第一,要选择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作为教材。这样的书籍,来源于生活,真实而深刻地反应生活。这样的作品,可以让我们见识人生,增长阅历,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为我所用。不需要自己亲自用生命去体验别人人生的各种苦难、过错和艰险,从而利用别人的经验来让我们成长。这是聪明的人用最低成本成就自己智慧人生的方式。难道看了别人婚姻失败的经历、叛逆少年混黑社会的经历、历史国家衰亡的经历,我们还要自己去重演吗?这就是,读书使人智慧。不能选择虚幻文学,比如琼瑶类言情小说和玄幻小说等,不然就是让孩子沉浸在虚幻中,不愿意面对事实。
    第二,选择那些作者能够深刻洞察人性,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的作品。作者能用平实而细腻的语言叙述人物的语言行为和事件的发展,让人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人物的心理状态和鲜明完整的性格特征,从而培养孩子理解真实的人生和真正的人性。

这样一步一步地来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心理分析和思维训练。

第2个回答  2020-04-03
培养阅读兴趣,需要选择一些优秀的、可以让儿童循序渐进去读的虚构类作品。
根据认知科学的一些研究,虚构类作品,如小说、戏剧、诗歌,也是思维训练的极佳工具。《高教纪事报评论》2013年末发表了肯塔基大学英文系教授丽莎・桑杉(Lisa Zunshine)的一篇题为《小说更胜一等》( Why Fiction Does It Better)的文章,称读小说更容易培育青少年的“思维理论能力,亦即定位自己和他人思维模式——包括思想、信念、欲望——的能力”。人若无法知道对方一个说法的来龙去脉,又如何能够进行合理判断?如今网络上消息流传极快,而微博上140字的限制,让观点能传播,但又不能充分展开。聪明人遇到一些说法还据量掂量,蠢人看到什么信什么,或者是走入另外一个极端:看到什么也不信。在这种背下,培养年轻人形成精细思维的能力至关要,各国都在强调“批判性思锥”,这种“批判性思维”,离不开我们对于自己和他人所持观念的背景、假设和内在逻的判断相评估,这种能力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训练出来。
在学校教育的层面,如何培养这种思维能力是个很大问题。这几年美国有一个很不好的倾向:学校为了培养“高端思维能力”(如分析、应用、评估),采取急功近利的方法,脱离内容,直接去教这些“能力”,比如强调在阅读材料中植入和这些思维有关的词汇,“思考”,“了解”、“记忆”及“探索”,借此提高学生的复杂思维能力。好在这只是教育专家或决策者一厢情愿的倡导,私下里各个家庭还是让孩子看很多小说的。在阅读的选材上,家庭的角色比学校还重要。很多课外读材料,几乎完全是家长引导孩子去选的。
教育政策如果强调认知词汇和学术词汇,则自然而然让学校强调非虚构类的作品。而虚构类作品,则可能在不用“判断”这个词汇的情况下,训练读者的判断力。桑杉教授引述了一项认知科学研究,该研究将两组儿童进行了对比,一组儿童阅读材料中认知词汇比较多,另外一组比较少,结果却发现,认知词汇比较少的那一组儿童的思维能力更强。
这一点不难理解。小说中,很多人物性格、关系和心理,作者述而不议,需要读者自己揣摩,这对于思维的强度要求更高。《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读者可借此想象此人的样子和性格。如果仅依靠他人总结,思维则难以摆脱标签式的描述,比如“强干”、“泼辣”。通过标签去认知一个人物,认知则会狭隘化。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心思想”总结(本文反映了……批判了……)的做法,更为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培育复杂思维的能力。
小说中还有各种认知错位、冲突、“戏中戏”,可训练看问题采用不同视角的能力,培育人穿越到他人心态的“同理心”。《喧与骚动》中,福克纳迫使读者用至少四种视角,去看一个家族发生的故事。读者甚至要通过一个白痴的眼光,去客观观察外在事件。读好的小说有时候远比读心灵鸡汤式非虚构作品费劲。在阅读小说过程当中,读者必须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判断,最终对于被描述的事件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
这种思维训练,不只是文学小圈子的游戏。我们为人处事,何处不需要我们复杂的思辨能力?企事业单位经营中遇到的复杂关系,思维简单的人是无法有效应对的。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无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呢?标签式的能力描述已经无法帮助筛选者准确定位一个人的强弱之处。美国一些名校的录取,开始设置一些非常搞怪的情境,把申请者用出他们预先准备的说辞轨道。芝加哥大学的面试考题就包括:“如果你可以选择被机器人、恐龙或者外星人抚养成人,你会选择哪一个?”而企业招聘的时候,“领导力”、“沟通”这类能力也无法从简历自我陈述的标签式描述中判断。越来越多的招聘官员,开始通过“情境”( scenario),让应聘的人去想象特定故事背景下,自己如何去行动。而不怎么读小说的人,这些穿越和想象的能力,又怎能去培养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