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第463条内容

民事诉讼法第463条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百六十三条内容如下:
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权利义务主体明确;
2、给付内容明确。 法律文书确定继续履行合同的,应当明确继续履行的具体内容。
民事诉讼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第六条 具体如下:
(一)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二)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三)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四)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五)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六)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9
你问得是不是民诉法司法解释463条,关于执行的?
四百六十三条
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权利义务主体明确; (二)给付内容明确。 法律文书确定继续履行合同的,应当明确继续履行的具体内容。
第2个回答  2017-04-20
第一百零七条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的;(二)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人败诉的,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先予执行遭受的财产损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