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珊是什么职业

如题所述


金泽珊
金泽珊,男,1972年出生,号知镰、半知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硬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绥化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锦龙堂特聘书法家,北兰亭创始会员。
中文名:金泽珊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朝鲜族
出生地:黑龙江
出生日期:1972年
职业:书法家
毕业院校:中国书画函授大学
主要成就: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
代表作品:知镰庐随笔
获奖:
《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最高奖)
《全国首届手卷书法艺术展》优秀奖(最高奖)
《人民日报社“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画展”》一等奖(最高奖)
《首届“陶人葛杯”“福”字书法大展》一等奖
《“墨如金”全国诗、书、画、印创作大赛》一等奖(最高奖)
《“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大赛》铜奖
《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铜奖
《“中山杯”国际书法篆刻大奖赛》铜奖
《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法展》提名奖
《全国第二届草书展》提名奖
入展:
《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
《全国首届届扇面书法艺术展》
《全国首届行书展》
《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
《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全国千人千作展》
《全国五百人展》
《全国第二届隶书展》
《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二扇面书法艺术展》
《纪念长征胜利展》
《纪念冼夫人大展》
《纪念建党85周年全国书法大展》
《第二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羲之杯”全国书法大奖赛》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高恒杯”全国书法展》
《书圣故里全国名家邀请展》
《书圣故里全国名家邀请展》
《中国书法电视大奖赛》
《纪念虞世南145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
《中国砚都杯全国书法篆刻展》
《四堂杯全国书法大展》
中国书协授予;2011中国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
中国书法杂志授予;当代名家系统工程。中青年提名书家
自述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金泽珊
很早想写写峥钧了,一直未能动笔,总觉得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随时可以,也算是给自己懒惰找了个借口。直到前几天峥钧因患顽疾来哈就医,期间,我与在哈市的几位朋友一直伴其左右,这可能是我来哈以后,和他在近七八年时间里见面最频繁的时光了。我和他聊了很多,他说,这是他记事儿以来,最轻松,最自由的一段经历了。从他疲惫的眼神中,我看到他太多的牵挂和愿望。在住院的十几天里,他接受了一种特殊的治疗,效果还算不错。很快第一期的治疗结束了,他坚持来我家看看我年迈老母,我拒之无果。每次他来会径直钻进我的书房不出来,这次他只在客厅呆了五分钟左右便匆匆离去,我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望着他钻进车里瘦弱的背影,勾起了很多对往事的回忆、、、、、、
峥钧是个倔强、感性,喜怒哀乐如四季一样分明的人。他幼年生长在农村,成年时曾服兵役。艰苦的生活经历塑造出他坚忍不拔的品格。他有着清高的个性,真诚、直率的处事之道。在朋友圈口碑极好。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一见如故,开始是书友,后来成为了无话不谈生活中相互依赖的兄弟。在绥化的那些年,我们几乎天天腻在一起,谈天论地聊书画,兴致一来,你写几笔,我抹几下,互为激赏,常至深夜不愿散去,转眼十年过去了,峥钧的学校慢慢壮大成当地首屈一指的书法教学基地,我也从绥化移居到哈尔滨,都各自忙于己事,见面自然不多了。然情感依旧,相互提及往事历历在目,实不忍赘言。
峥钧书法类其人,单纯、质朴,绝无庞杂之江湖时弊。他早年以楷书见长,曾沉醉于褚遂良的细劲宽博,赵孟_的温婉丰腴。他不缺乏造型能力,临摹自然驾轻就熟,寒来暑往,可谓小有所成。“变”,是艺术的灵魂所在,也是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易经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学习的过程一旦出现重复的时候,就意味着需要新的营养来提高。峥钧的选择是北魏的碑刻和晋唐的写经。就此,我们有过沟通。他是想追溯一下楷书的源头,想找出楷书最本真的东西,也可能不是表面的,但终究是有的。唐宋的成熟楷书久习易熟,熟则生巧。巧之则俗。峥钧深谙此道,他想从北魏的碑刻中挖掘那种原始,古朴,生拙的本色精神出来。人生亦是如此,有人说过;“人生就是在演戏,本色演出是最高境界,但多数做不到”。大概峥钧是想努力寻求一种人书统一皆本色的境界吧。他学晋唐写经是为了化解过多技法带来的羁绊,从而获取一种书写性,一种无意作书的高境界。苏轼说过;“楷书难于飞扬”。想必乃介于此。峥钧近几年习古隶,钟情于一些秦代简帛,这可能是峥钧对文字本身意义探求的一个苗头,他想让自己的字法更加多变高古,傅山说过;“作楷不知篆隶之变,即写至妙计亦乃俗格”。峥钧正是在一步步验证这些论断。也是在笔墨之间探求人生真理,
总体来说,峥钧的字,情感多于笔墨,造境高于造型。在他的字中,强调文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固然是他的显著特征,不过他的笔墨语言似乎并不复杂,倒是他那看似简单的结字,恰恰展现了其内在的丰富性,这一点非常含蓄、高明。
我对书法有想法
金泽珊
近几年我在书写状6态中寻求一种释放,真正意义上的释放。从心灵深处打开,先贤有欲书先散怀抱之说,此言一语中的。我甚至开始讨厌“创作”这个词儿了,觉得带有经营成分。我想摆脱所有与自然书写无关的因素,甚至可以忽略一些美术化的元素,从而获取一种自由。因为在太多的时候写出的东西打动不了自己,更无法把自己最本质的东西与笔墨融合。我曾放下毛笔理智的去分析古人的经典作品,发现每一件经典作品都是无意中产生的,既是无意必从容自由,弱化了载体本身,删繁就简的同时注入了浓重的文化含量,无论是内与外都带有极强的随机性和不可复制性,起笔便是单纯质朴的书写状态,直抒胸臆,不计工拙,笔尖时而流露出的修养是看不到,但是能感受到的,那是自然的人文气息。就好比我手腕上这串凤眼菩提,颜色由浅到深,低调无语,不经意间老去、、、、、、
当代人学书多有催肥之嫌,经常不遗余力地在前人果实上做文章,很少问及栽培的过程和果实产生的原因。我们经常能看到功力精湛,纸张考究,形式新奇,法度森严的当代书法作品,然而却久品无味,从套路和完成的质量上看几乎没有毛病,经营的缜密周到,但什么都想到了就很难有意想不到,缺少对缺陷的包容,就好比品茗,承受不了苦涩怎么会对比出那一点点甘甜呢?这样会陷入局部小趣味的营造,显得斤斤计较,是缺少文化支撑空泛的表现,表达内容过于浅薄单一,专注点不大气,没有了人文的味道,究其原因,是修养不足所致。是为了创作示人而创作的。简单地说;一种常吃的野菜,长在山上和长在塑料棚里冷眼看没什么区别,细品是不可能一样的。
中国书法元代以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创作,中国的书法史以及中国美术史是由文人创造的,不是艺术家,这和西方不同。因此,古代书法与当代的书法有着创作目的的不同,当代书法多以展示为目的,表现性强,古代书法多以文人余事形态出现,自娱性、随机性强。说道这里让我想起了与书法同为四艺之一的围棋,本是文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吴清源先生就曾经提出过围棋根本是“和谐”。棋如知音博弈,虽然也有输赢,但并不重要。而人们通常认知的围棋,是一个竞技体育项目,大杀大砍,以治对方死地为唯一目标,与西方拳击无异,只是没有肢体接触,这还是四艺中的围棋吗?现在只要有高低之分的都会被晒在阳光下选出个第一或第二。若以此推断,书写也有观赏性,也有高低之分,若干年后,书法会不会也归为体育项目呢?
书法是一面镜子,今人多曲解为通俗意义下载体外形的美与丑。如果真的这么简单和机械的话,不可能有书法艺术的存在,在自然书写状态下,从不经意中可以看到人的修养,审美取向,立志追求,是愉是抑,是喜是悲等等,这些才是构成一件具有高洁人品墨迹百看不厌的根本原因。当然学习需要过程,学养需要积累,站在不同的高度景色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的积淀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见仁见智,虽然雅和俗在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永远不可能共赏。
2013、7、6
知镰庐随笔
金泽珊
苏子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惜乎!东坡先生妙语,字字金针。然格高境深,非饱学之士难为之。若对灵玉,则指弹声隆。若对劣石,则重锤无音。今人多谬,拔苗者甚众,如空舟一叶,岂载物焉?病从口入。深忧皮囊者甚恐,大有对五谷色变者矣,悲呼!昔有书学前辈,学识渊博,苦于作品难抒心境,自喻:“饱学者缚也”。想来是为食古不化而烦躁不安,心乱也。试想,右军饱学乎?东坡饱学乎?不解!“书为心画”,此语出自西汉扬雄的《法言.问神》。流水出自高山,笔墨发自心海,锋颖到处,自然生发成趣。故君子不器,修养性情,乃学书首务也。
书以平和萧散胜者。心平则气平,萧散即简远,如春风化雨,酝酿无迹之境也。若反求霸气,此仅系于笔墨技巧哗众取宠耳。故流于表象,火气外露,于是粗头乱服,狼藉不堪以惊俗目,则不免流于下品,须知平中出奇,是为真奇也。中医有云:“不通则痛”。余以为万物皆此理,矛盾存在于任何事物,贵在“化”字。某日,与犬子对弈,自知不是其对手,为避其锋芒,有意求变,故不在边疆激战,见吾随手在中路挂了一子,便诧异问我为何此般?吾得意道;“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其听罢一脸不屑,随口而出;“鸿鹄焉知燕雀之志”!
书不师古,如夜行无火。书为抽象者已为共识,食寝皆难觅其踪,唯世传法帖耳,如弃临池则无路可走。学古如攀峰,峰有主次,主峰者一览众山小,次峰者井中观天。
书以天资胜者,多藏取巧心智,必寡于勤朴,因善于因时而转,必能惑世骇俗,或可博早誉于时人,然终落房前竹笋之诮耳。激情易于销钝,久之必至于熟,久熟必至于习,终至于空洞乏味,一无是处也。“今人但说无古法,不知古人师何法”。朱若极此言一出,多为慵懒浮躁者用,于是拟作拒古之理,任由自我。哀哉!余以为古法非一人之力,乃历代先贤实践,历经数千春秋,去误存真,得今日胜景。若吾等可贪世三五千载,不师古法有何不可?
日记
知镰庐日记一
今日又要出行了,时间还早,躺在床上翻阅一位画家的画集。平时我很少这么耐心地看今人作品集,不是人家画的不好,而是如今的作品集多以商业性质出版,里面粉饰太多,编辑形式也无外乎作者的明星照,象征着光辉伟大成就的简历,几十件穿着正装的作品,看着冰冷,紧张。甚至为作者担心,怕哪个环节出现错误而影响了出版的目的。今天这位画家的作品集让我耳目一新,已经拜读有几天了,今天出门特意带在身上,有空就翻翻。比起他的作品我更喜欢读他的日记和创作随笔,游历的感受等。不一定说有多大感动,起码让我能全方位了解这个人和他的内心所想,比较真实。里面有这样一段内容:“有时候是出于参加展览,有时是出于应酬,有时候是为了卖作品,假设这些都是构成我们日常生活内容的话,通常是不自觉地就用了好几个艺术概念在对付不同的艺术创作:参加展览,卖的,应酬的。这样就变成了一个以艺术为生的人了。以艺术为生是可悲的。所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善于做读书笔记(艺术)的读书人。”
偶尔读到一些与自己观点暗合的内容,心里一阵窃喜——自己所思所想竟有知音,诚不谬也。忽而一想,又觉可悔,恨自己平时读书记录太少,积蓄不够,不求甚解,泛泛的多,精细的少,看过就丢,没有系统,终不成事。读书无法,艺焉能成?
知镰庐日记二
琴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古琴这个神秘的乐器也走出了书斋,堂而皇之地进入那些器乐考级的行列,正在逐渐向喜闻乐见的乐器过度,呈现出所谓的“繁荣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繁荣带动了古琴斫制产业的发展,从曾经斫制一张琴没人能叫出这种琴的名字,到一张好琴重金难求,表明有更多的人喜欢古琴演奏,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件好事。然而作为以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为依托的古琴,有罗浮山梅花的气质与品格,本就是江湖隐士书斋遣怀,自娱自乐的乐器。但令人不解的是一位良工斫制的琴,价格惊人,冠以王鹏,马维衡等名家亲斫字样,动辄十几万起价,上至百万,千万。试问,真的值吗?如果值的话,那是文人弹的吗?买得起这琴的是什么人呢?据我所知,这些琴大多是被一些附庸风雅的老板企业家大量买走收藏,或是被一些贩卖者大量囤积炒作。可怜啊!殊不知宝刀佩英雄,能让它到该去的地方去,才是对神_最大的尊重。我们可以看看博物馆里面展出的祖先用过的琴,它的价值不是谁斫的琴,而是谁弹过琴。古琴最终要以声音来断高低优劣,在产生声音的环节里,它是由人来控制的,换句话说,你买一千万一张的琴,也未必就会弹出好声音,也许一辈子也弹不出来。因为你人的格调决定了这张琴的命运。我觉得,琴作为一个演奏乐器,有一个最低的质量标准,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剩下的就看谁来弹了。而这最基本的标准就是最有尊严,最真实的价值,就像书画家用的毛笔一样,是完成艺术创作的工具。别把斫琴的捧上天,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也别叫什么名家,我认为叫“良工”是对斫制者最大的尊重。也希望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里,琴人能淡化琴的本身,注重对琴理的感悟提升。文人雅玩、遣怀,别太把工具当回事,更不要本末倒置。
知镰庐日记三
前天胡兄来寒舍(知镰庐)喝茶聊天,知我腿疾,为我带来云南白药喷雾剂数瓶,算解我一时之需了,感激了!胡兄,大学老师,从事文史研究,喜书画,善酒茶。老朋友见面不需更多寒暄,烧水,泡茶。无独有偶,这时候门铃响起,艺友李兄前来造访,我即起身相迎,我打开房门见到李兄朴实的笑脸,身后还有一位陌生的朋友,我连忙拿拖鞋,招呼两位与胡兄一起落座,相互引荐过程中得知这位朋友是北京的,是李兄北京进修书法时的同学,姓潘。因胡兄和李兄与我相对比较熟儿,出于礼貌,我就主要和这位京城来的潘聊天,李兄钻进我的书房不出来,胡兄坐着一边翻书一边听我和潘聊天。倒是京城来的,见过世面啊,着实让我等贫地边陲之人领教一番.。此兄言谈放达激进,犹如授课演讲一般。三两句必言及其师,其师乃当今书坛鼎鼎大名的人物xxx。我知老胡的性格,他是最看不惯这种人,动不动先把老师抬出来,这是极度心虚的表现,我怕引起胡兄不满,我极力转移话题,可这位潘兄好像除了这个就没别的可聊,又把他老师如何的厉害,如何的有钱等等说起没完,本来我对他的老师过去还很仰慕,见到他这个学生,我真的给这个老师画了个问号,教出个这样的学生。就好比西游记里猪八戒,见人就说:“我大师兄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他越说越兴奋,拿出了他的作品集分我与胡兄各一本,看出来胡兄早就反感了,有意教训他一下,接过斜眼翻了两页。慢条斯理地说:“难怪啊,写的这么差,原来你是他的学生”。
这让我想起不久前我追问一位琴家的学艺渊源,这位琴家绝口不提其老师是谁,后来才对我说是怕学艺不精,有辱师门。如此尊师,令人肃然起敬。其实,当今艺术界拜师成风,俨然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做为有个性,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收几个有才情的学生,把其毕生所学发扬光大,是件好事,问题是收多少合适,收了你能负起责任吗?有的老师可能都叫不出学生的名字,授艺就更无从谈起。做为学生来讲,真心求教,以学艺术修身为目的,自然精神可嘉,但要以此成为炫耀的资本,只图个师徒的虚名,那就危险了,虽然“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有时候也会遭雷劈。
知镰庐日记四
“你馋不馋糖?”一张笑眯眯的脸,手里举着一块洁白晶莹的大米糖对着我说。这与我们海聊胡侃毫不相干的举动,让我为之一愣!随口回答了一句;“我不馋。”于是闻者释然,大嚼细品起来——我平时很少吃零食,水果也只有那么几种还可以,大米糖更是随处可见的传统休闲食品,当然不会馋了。但是,对方举着大米糖的一刹那,我却真的很想吃上那么一口。可见当时我是言不由衷的。我突然觉得这很虚伪,很可悲——那是一种“占有欲”。瞬间掠过,刺激并麻痹了我的味觉。我不再去想喜欢不喜欢,好吃不好吃的问题。而是首先置于主动地位来取舍。可怕的欲望会在瞬间让人软弱。欲望是与生俱来的。贵在知其本,感其理。在欲和度的把握中顺其自然。正如有人为了满腹经纶的目的而去强迫自己读万卷书,陷入经营之中。我可不是反对读书。而是如何正确面对读书的问题。如果所读不能塑造一个人的品格,即使破了万卷,对其而言也只能是“工具书”罢了。还不如直接去说;“我馋你的大米糖”。大米糖流传至今自然有其生存的理由,如果觉得好吃,那就尽情的吃吧,一块不行,就来两块,你终究有吃不下去的时候,因为皮囊是有限的,如果你想占有大米糖,有多少都满足不了。因为,欲望是无限的。希望有一天能够由衷说一句“我不馋糖”!
2013年4月金泽珊于哈尔滨
作品欣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