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与良率?

如题所述

1. 提升生产效率,需要制度引领。因此,企业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生产制度,以确保生产过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 为了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企业应定期将生产状况反馈给相关部门。通过实施工作结果定期反馈机制,可以确保各项生产计划的准确执行和及时调整。

3. 在管理上,要坚持奖罚分明。正如一句俗话所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于那些生产效率高的员工,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反之,对于那些生产效率低的员工,应适当增加工作任务或调整岗位,以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打击优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 工具与技术的双重优化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工装夹具和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即使是一流的员工,面对缺乏必要的工装夹具和工具的情况,也难以达到高效率。


                                   

5. 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资源。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作为管理者,应该了解员工的本性和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导员工,帮助他们发挥潜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6. 团队的凝聚力是确保团队高效运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凝聚力强的团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并取得成功;相反,如果团队成员之间缺乏相互信任、沟通不畅,就会导致任务无法顺利完成。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措施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往和意见沟通,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和友谊,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7. 建立一个专业化的IE(工业工程)队伍,对工作进行研究和改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约40%。IE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分支之一,它运用系统分析、运筹学和工程学等理论和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寻找最合理的生产方式、工作方法和组织结构,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目标。通过建立专业化的IE队伍,企业可以更好地运用IE理论和方法,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体系,从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3
1、 提高生产,制度先行。首先,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生产制度,以确保生产有章可循。
2、 生产状况,定期反馈于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并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可以通过工作结果定期反馈机制进行保证落实。   
3、 对人对事,奖罚分明。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生产效率高的员工理应获得应有的奖励。在一些公司存在这样的现象,业绩好的员工要承担更多的工作,而业绩差的员工反而承担较少工作或较容易的工作,这样肯定会打击优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 工具与技术,双重优化。为员工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客观条件:工装夹具。即便是一流的员工,面对必要的工装夹具,也难以达到高效率。   
5、 激发员工干劲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只有这个资源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充分挖掘它、利用它,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身为主管,如果你了解了员工的本性,也就知道如何有效激励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你更快走入他们的心灵,领导他们,开发他们。   
6、 增强团队凝聚力团队的凝聚力对于团队行为、团队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有的团队关系融洽,凝聚力强,能顺利完成任务;有的团队成员相互摩擦,关系紧张,凝聚力弱,不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同时要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往和意见沟通,增进相互了解与友谊,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提高团队的战斗力。   
7、建立一支专业化的IE队伍,进行工作研究和方法研究,能提高效率40%左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29
该公司通过不断改进生产设备,实现了多种工艺流程的一体化作业,有效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原材料的利用率及产品良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车间和生产工厂的端到端可见性越清晰、越实时,就越容易确定需要首先改进的优先事项,以提高生产效率、解决紧迫的质量问题、提高良率等。实时生产和过程监控数据是使端到端可见性和控制成为可能的生命线,并且是MES软件的一个组成部分。
改造后利于项目的数字化研发与生产,提高公司的接单能力;数字化生产后设备的故障与待机时间大大减少,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综合测算实现生产效率调高16%以上,运营成本降低12%以上,产品研发周期缩短24%以上,产品良率降低20%以上,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0%以上。
现代MES给了您很好的启示:制造效率(产出、产能、良率、产线平衡等)、制造速率的显著提高和新产品的加速引进都将提高营业收入;随着人工、纸张、库存、废料以及非增值作业的减少或消除,资产利用率提高,生产成本将会减低。现代MES带来的累计作用将会提高公司收益率,创造绝对的竞争优势。这就是收益率,这就是MES系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对于公司来说,生产之所以叫operation,也是一样的道理,生产部并不需要研发产品,也不需要开发机器设备,也不需要开发物料供应商,只要把现成的东西管理好,实现产量、良率的提高,成本和生产周期的降低即可。没有生产经理或者生产总监,工厂也会正常运转,但效率会低,成本会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2-27
现在,随着个性化订单越来越多,制造业老板们渐渐发现,生产计划往往赶不上客户订单变化。
要想生产高效,产品的生产管理过程中,订单下达给车间,要保证对生产顺序、原材料采购、生产人员及设备都安排的井然有序。
其实提升车间整体生产效率不妨尝试智能化排程工具来安排生产任务,提高车间的应变能力。
这类工具通过智能算法计算人、机、料条件,快速发起采购应对需求以及各工序及机台生产安排,输出生产订单执行计划,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预警。提升车间的交付能力,均衡了企业的生产资源,确保订单如期交付。
感兴趣的可以百度搜索:C2P工业云,系统贯通企业产、供、销、人、财、物各项环节,企业可按需定制,自由组合模块,业务专家协同操作,陪伴企业数字化建设。
第4个回答  2021-12-11
建立完善的生产制度,确保生产有章可循;生产状况定期反馈于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并调整生产计划;对人对事,奖罚分明;工具与技术双重优化,为员工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客观条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