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则认为马尾神经损伤属于中医“经筋”范畴,主要是脾胃不和、肝肾亏损、髓枯筋痿、经髓阻滞是发病机制,《黄帝内经》中《素问痿论》说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到:“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痹论》说到:“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素问长刺节篇》说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等。也就是说,经筋主要对关节屈伸和肌肉运动起作用,故其证候主要表现在运动功能障碍:如局部或全身肌肉拘急抽搐、强直以及弛缓、瘫痪等。
据历代医家总结遵从《黄帝内经》提出的“治痿独取阳明”原则,认为“独取阳明”重在调理脾胃,脾胃虚者益其损,脾胃实者调其气,以强阳明之脉,达到补后天脾胃之本 ,充气血生化之源,以润养筋肉。阳明又有宗筋之长,宗筋主束筋骨而利机关。
因此,“治痿独取阳明”是治疗痿证的重要治疗原则。在痿证的各个治疗阶段都应顾及脾胃,切不可伤及脾胃。脾胃功能健旺,饮食得增,胃津得复,脏腑气血功能旺盛,筋脉得以濡养。“治痿独取阳明 ”的原则。充分说明了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过程中保护脾胃的重要性。
再者从滋肝补肾、温阳化瘀、益气活血、疏经通络来使肝血充盈,则筋得濡养;本病患者多由正气不足导致,寒湿之邪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而发。在络脉瘀阻的情况下温阳化瘀使其肢体麻木、疼痛、发凉等临床症状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