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预防病虫害很重要,应该如何预防小麦条锈病?
条锈病发病初期,在下部叶片、叶鞘形成褪绿黄斑,不久产生鲜黄色或红褐色粉疱,似铁锈一般,即夏孢子堆。一叶有数行病斑不等。如果气候适宜,在3~7天内能迅速扩展至全株、全丛乃至全田,发病率达80%以上。感病麦株,若经人或物体碰触,粉孢就会破裂,会有大量鲜黄色夏孢子散落或粘附在人或物体上。
a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典型的远距离气流传播病害,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其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及春季流行四个环节。越夏区产生的夏孢子经风吹到麦区,成为秋苗的初浸染源。病菌可以随发病麦苗越冬。春季在越冬病麦苗上产生夏孢子,可扩散造成再侵染。
小麦感病后,由于养料被病菌夺取,叶绿素遭受破坏,光合作用面积减少,叶片表皮破裂,水分蒸腾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强,至使麦株生长发育受阻。感病轻的,麦粒不饱满,影响产量,出粉率差;感病重的,麦粒不能灌浆,造成大幅度减产。
b
合理施肥,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合理灌溉,土壤湿度大或雨后注意开沟排水,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损失。
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减轻小麦的发病程度。
c
防治条锈病可每亩用20%三唑酮50克或12.5%烯唑醇40克,兑水50公斤,常规喷雾连片防治,间隔7天,再喷1次;防治地下害虫可采用药剂灌根,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0毫升加水750公斤,顺行浇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