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谁,这部作品曾被什么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如题所述

《史记》。作者司马迁,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扩展资料:

《史记》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1、奠定了中国史学的独立地位

先秦史籍是中国史学的童年,其特点多为资料汇编,内容庞杂,文字疏简,记事粗略,较少有历史过程的记述与研究。

《史记》问世,改变了这一状况,它让中国史学从童年走向成熟。司马迁创作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三千年的中国通史,不仅把历史撰述从一个狭小的天地引向广阔无垠的大千世界,而且以人为主体,建立了崭新的历史观认知体系,这是前无古人的。

司马迁之后,史籍得以蓬勃发展,两汉以后,史籍独立成部,蔚为大观。东晋李充著《晋元帝四部书目》,史籍已在经、史、子、集四部目录中位居第二。

2、其二,规范了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3、其三,创立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其四,树立了中国史学的进步历史观。这一点尤其重要,司马迁建立的大一统历史观,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史记》是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治国宝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30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28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3个回答  2009-07-03
《史记》,作者司马迁
鲁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