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怎么理解

得到等于失去?

得到了什么,就会失去一样东西,失去了什么,就会得到另一样东西。警世人们不要太执着于一时的得失,不要占有很多东西。

出处:元朝·马钰《满庭芳·赠于瓦罐先生》

原文:

有荣有辱,有利有害。有喜有忧相待。有得有失,自是有成有败。

白话译文:

有荣耀的时候,就会有耻辱的时候,有利益的事,其实也会有危害,有喜事降临的时候,就会后忧虑的事来到,有得到就会有失去,只有失败后才会成功。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满庭芳 赠于瓦罐先生》是元朝著名文学家马钰的代表作品之一。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话桐乡”满庭花“等。以晏几道《满庭芳·南苑吹花》为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另有双调九十五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等变体。

马钰(1123年-1183年),道教支派全真道二代掌教,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世称马丹阳。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道教全真道道士。在出家前,马钰与孙不二是夫妇。

马钰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在山东收下的首位弟子。大定十年(1170年)王重阳逝世后,马钰成为全真道第二任掌教。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他与王重阳另外六位弟子合称为“北七真”。著有《洞玄金玉集》十卷。

马钰,道教支脉全真道祖师,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家富,号“马半州”。弱冠能诗,擅针灸。马丹阳生于金天辅六年(1122年),从小聪明耿直,金天会年间中进士,被派往本军(军为行政设置,相当于市、县)做官,掌管吏、户、礼、兵、刑、工等各项工作。

后因看不惯官场中尔虞我诈的风气,弃官学道,改名钰,自号丹阳,法名玄宝。大定年间师傅王重阳仙逝以后,马丹阳守墓三年,继续闭关修炼。后来道成东归路经福山芝阳山,选中南山一峰下的芝阳洞,四周修筑围墙作为修炼道场,为“北七真”之一。

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69)赠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世称“丹阳真人”。以修炼、传承他的教理、思想为主的门人派别称为全真遇仙派,简称遇仙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得与失,不是努力的结果,是善恶果报。当你的得建立在他人失的基础之上时,就势必种下失的恶因;当你为他人而失时,就种下得的善因。就是这样循环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9
有失必有得,虽然你失去了快乐,但是你得到了苦恼。 ​​​
第3个回答  2006-08-19
你得到某样东西,你就会失去某样东西.
你失去某样东西,你就会得到某样东西.

上帝是公平的,他不会奢要你的东西
第4个回答  2006-08-18
如果类比回报付出,人类总体对回报的不同角度评价或许对立冲突相抵;付出何尝不能这样理解?既然得必有失,为何还要得,这要看每一个人对得失的看中,即心理和社会取向,一块玉就比一块砖贵重吗?我想还是一个社会取向问题,倘若失掉大家比较不认同的砖头而换取玉石,我是乐意的,得失何必计较?满足了心理需求或物质欲望是最重要的,各位说呢,得到怎么会等于失去?失去又怎么会等于得到?嗬嗬